瑞幸事件之最不幸:騙子和為騙局叫好的人都是可恥的

1

瑞幸事件,讓我痛心疾首。

我發了條微博:

那些以為瑞幸是花美國股民的錢請中國老百姓喝咖啡的人是有多無知?如果這樣的爛企業叫民族之光,這個民族就失去了希望。人心有時候真是比病毒還可怕,原來有些人良知的標價是1.8折的優惠券。這其實是一杯巨貴無比的咖啡,而且將由所有的中國人買單。

有人評論說:

瑞幸事件之最不幸:骗子和为骗局叫好的人都是可耻的

而且,持這種看法的人,為數不少。

瑞幸造假帶來的嚴重後果,這些人是看不到或者是故意忽視的,對於他們來講,一杯便宜的咖啡更加重要,這是自己可以到手的利益。為了喝到這杯便宜咖啡,為了這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利益,他們甚至跳出來為瑞幸辯解。這樣的人連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都不是,他們是粗暴的利己主義者。

也有些人認為,瑞幸根本就不是中國企業,註冊在開曼群島,在納斯達克上市,代表不了中國,對中概股不會有影響。

瑞幸事件之最不幸:骗子和为骗局叫好的人都是可耻的

這種想法,天真而且一廂情願,好像只要自己這樣認為,就可以成為事實。

我問了一位有多年投資經驗的朋友,他說,瑞幸事件在心理影響上是非常巨大的,因為是這麼大規模的作假。這肯定導致國外投資機構對中概股信任度上會動搖。從長遠來看,再加上種種其他因素,特別是美國跟中國的矛盾,中概股在國外可能會有一些問題。

所以瑞幸真的只是割了資本主義的韭菜?

還有人讚美瑞幸在資本上的動作是完美的:從開始就沒打算靠實業賺錢,從神州租車開始,資本運作就日趨熟練,瑞幸的整體操作駕輕就熟,創始人賺得盆滿缽滿,全身而退。

在他們眼裡,對於瑞幸創始人,充滿了豔羨,只恨自己沒有這樣的機會。

瑞幸自爆作假後,瑞幸官微在4月3日發佈微博說:今天更要元氣滿滿!

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在朋友圈說:今天更要元氣滿滿!

真•元氣滿滿的無恥!

新浪財經報道中,援引北京至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李聖的看法,他認為:“瑞幸這種捏造財務的惡意欺詐行為,無疑給投資者‘挖坑’,投資者一系列的維權行為,美國證券監管部門調查,可能引起社會的廣泛質疑,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赴美上市的中資公司股價下跌是大概率事件,至少目前已經降低投資人對中概股的信心。此次瑞幸造假事件,從時間跨度、涉及金額等方面都比較嚴重,這將在相當長時間成為投資者心裡的一個‘梗’。”

而京東零售CEO徐雷表示,“瑞幸財務的作假是對中國企業形象的影響是破壞性的,對中國創業企業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經過此事,全社會很多經濟成本會提高,因為信任已經被破壞了,而信任是最昂貴的。”

2

梳理一下瑞幸事件時間線:

2020年2月1日,渾水發佈twitter,公佈了一份長達89頁的揭露瑞幸財務造假和銷售虛增問題、同時還對瑞幸的商業模式產生質疑的匿名報告,渾水認為這篇報告內容可信,聲稱已經做空瑞幸。

《做空瑞幸報告:欺詐+基本崩潰的業務》值得反覆閱讀,從中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2月3日,瑞幸公開否認報告內容,說不屬實,但並未給出辯護證據,隨即董事會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進行徹查。

4月2日,瑞幸調查小組自曝,承認了銷售虛增的事實。公告發布後,瑞幸股價跌幅75.6%,市值蒸發近48億美元(合計人民幣340.5億元)。

這份匿名信源報告,迄今為止沒有人出來認領,我反覆看了三遍報告,是非常專業的盡調,這項調查總共派了92個全職和1418個兼職調查人員,對瑞幸全國範圍內的門店進行了11260個小時的視頻監控,還實拍了25830張消費小票,並且混跡到店長群觀察訂單號的打亂機制(為了防止外部觀察真實的銷售數量)。

這份報告不僅送到了渾水,也送到了另一家做空機構香椽,但香椽並未採信。

除了這份報告是個巨大的疑點外,瑞幸自爆作假的三天之前,有人提前做空了瑞幸,獲利高達15倍。

希望後續這個謎團也能揭開。

瑞幸事件中,誰賺到了錢?

無冕財經報道,瑞幸實控人、投資人陸正耀此前對瑞幸咖啡的大部分投資均以借款名義收回。

瑞幸咖啡管理層通過股票質押兌現了49%的股票持有量。

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前五大股東中大鉦資本減持3840萬股,套現2.3億美元。

關於那個提前做空,雪球報道,“3月31日,瑞幸咖啡突然成交2.2萬份5月15日到期行權價是15美元的做空。該看空期權成本價為0.7美元,2.2萬份合計150萬美元。瑞幸閃崩後,該期權價值大概9美元,合計淨賺1.3億元。”

瑞幸事件中,誰蒙受損失?

瑞幸的投資者,包括投資機構和散戶

國內中小加盟商

無法收到貨款的中國供應商

無法領到工資的瑞幸員工和上下游公司的員工

無法收回貸款的國內銀行

在全球範圍內信譽受損的全體中國人

還有一個不確定的,瑞幸咖啡在赴美上市前投保了董責險,平安、人保、太保等十逾家險企參與承保,這個情況就比較複雜,需要證券監管機構介入調查後才能最終定性是“過失”還是“故意”,如被認定為“故意’甚至‘犯罪”,保險公司對董責險恐難理賠,否則的話,這些保險公司將面臨鉅額損失。

3

瑞幸的騙局,我最反感的,除了參與騙局的人外,還包括騙局拆穿後把瑞幸稱為“民族之光”的人。

真是大型魔幻主義現場。

一個項目,商業模式是否成立?是誰賺到了錢?這些錢花在哪兒?它們發揮了什麼實質性的價值?對於人類和社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這些問題,不要覺得和自己沒有關係。

商業需要健康的未來,而不是一味為了逐利,內外都沾染了血和骯髒的東西。如果這個社會變成了交叉割韭菜的大型現場,這不僅僅是商業的悲哀,也是人類社會的悲哀。

人類不應該成為只知道賺錢的機器。

人也不應該一味推崇賺到錢的人,要看這錢是否來自正道。

在商業社會里真正受到尊重的人,不應該是隻會賺錢的人,特別是賺取不義之財的人,而應該是創造了新的價值,為產業和人類作出貢獻的人。

比如孫正義,他作為一個投資者不斷地投入新的領域,發掘有前途的前品,扶持新科技的成長,這樣的人對人類社會是有貢獻的。瑞幸的確是讓很多人喝了優惠咖啡,但因為這種優惠,就可以忽略掉其不正義的一面嗎?

瑞幸向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好故事,這個故事之所以取信於投資者,並不完全是瑞幸自己的力量,如果說這是一個騙局,瑞幸是其中的核心騙子,周圍還有一批騙子,大家合夥作局,去坑騙最後接棒的投資者。

誠然,故事的確重要,現在幾乎連小孩都知道,要講好故事。好的故事會吸引消費者和投資者,但是故事不應該只有一張皮,應該以產品和價值鏈為依託,如果只有好的故事而包裹的是一團虛無,是偽造出來的數據,和表面上呈現的價值並不相符,那麼這不是故事,而是一個被故事包裝出來的巨大騙局。

如果我們滿足於這樣的故事不斷湧現,那麼商業社會將會成為被白蟻蛀空的大堤,而一旦決堤,洪水襲來,商業倫理將蕩然無存。

我想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如果像瑞幸這樣的行為被讚頌,也將激勵更多的人去做類似的騙局。那麼,一方面投資機構將越來越謹慎,寧可殺錯不可放過,即使是好的項目也難以獲得支持,而在另外一方面,更多的人將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講故事上面,而不是放在產品本身。因為對他們來說,讓自己獲利的,是故事而不是產品。

但在商業倫理層面,這是本末倒置。

有些人只看到了一杯免費或者是1.8折的咖啡,作為受益者,他們希望瑞幸的騙局持續下去。

但是如果他們處身在瑞幸鏈環上,被瑞幸影響而失業,他們還會這樣想嗎?或者他們享受著一杯瑞幸咖啡,而他們的親人因此而失業,他們還會這麼想嗎?至於說無數的陌生人受到不良影響,他們是一定不會關心的,因為那和他們無關。

在一個巨大的商業鏈上,影響多少人、會有多大影響,也真不好說。那些貪圖瑞幸咖啡,並且認為瑞幸是國貨之光的人們的親戚朋友會不會也受到不良的影響?我們對其並不會幸災樂禍,對於一切受到牽連的人們,包括受到瑞幸影響上市進程和表現但一直兢兢業業的企業,都表示同情和悲憫。

4

有人說,難道你沒喝過瑞幸咖啡嗎?你這樣譴責瑞幸,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我承認,我喝過瑞幸的幾杯咖啡,第一杯免費,後面的幾杯低到1.8折,但也就是這幾杯而已,瑞幸不合我的口味,家裡的咖啡也喝不完,我對這個模式也感覺疑惑,雖然外面吹得天花亂墜,所以,不喝咖啡,也不再向朋友推薦。

如果因為喝了這幾杯咖啡就算利益相關者,我承認。

但並不會因為這幾杯咖啡,就埋沒了良知。

我對瑞幸騙局的憤慨,對吹捧瑞幸的人們的憤怒,不是作為一個個體,而是作為一個公民發聲。

今天晚上,和做投資的朋友通了近一個小時的電話,我有悲觀情緒,他安慰我要儘量往好處看。我雖然悲觀,但也還是要行動,並不會因此陷入消沉,自暴自棄。

身為社會公民,我有責任維護正常的商業環境,人微言輕,但也要發聲。不因為事不關己,就高高掛起,誠信、良知和尊嚴是始終都在堅持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始終都要正確傳遞的。

瑞幸事件之最不幸:骗子和为骗局叫好的人都是可耻的

最後,讓我以里爾克的詩作為結尾吧,對這個世界,我永不能做到置身事外,在每一個“此刻”,我都感受到有人在“哭我”、“笑我”、“走向我”、“望著我”。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而如果人人都對惡、無底線的自私持放任的態度,雪崩的時刻,終會到來,那時,無人倖免——

此刻,

有誰在世上的某處哭,

無緣無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此刻,

有誰在夜裡的某處笑,

無緣無故地在夜裡笑,

笑我。

此刻,

有誰在世上的某處走,

無緣無故地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

有誰在世上的某處死,

無緣無故地在世上死,

望著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