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貓奴的日常:月收入四千,儘量不委屈貓


底層貓奴的日常:月收入四千,儘量不委屈貓

#只有貓,永遠是貓#

文 | 曹諾匹


今年暑假,我因實習緣故,暫時借住於初中同學李梅的房子。許久不聯繫了,也不知道她在廣州生活得怎麼樣。畢竟,從偶爾的交流中,她似乎還不斷原地踏步。

沒想到,她給我的最大驚喜是,讓我有幸見證了一位貓奴的日常。

住桑拿般的房子,養貓

7月1日下午5點,我按照她給的地址,來到了廣州白雲區的一處城中村。李梅還沒下班,她委託她的室友詠華來公交站接我。

李梅和詠華是讀大專時認識的同學,之後兩人便一直是室友,合租房子,以減少房租壓力。

跟著詠華,我們進入了城中村。在那裡,有東北烤冷麵,有重慶酸辣粉,有武漢熱乾麵,有湖南米粉,還有福州餛飩,卻幾乎找不到廣州本土特色美食。

在那裡,粵語才是外來語。

我們進入一個小巷子,走幾步就到了所租房子的樓下。在6樓,沒有電梯,樓道的燈也是壞的。終於爬到了6樓,進入房子一看,不到15平方米,兩房一廳,即使在白天,關上燈後還是一片漆黑。無Wifi,無電視、無冰箱等任何家電。

當時正值夏天,待在房子裡與蒸桑拿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為了能在夏天活下來,李梅和室友同住在一間房,掏錢安上了空調。而另一房間,只有一個風扇,那是我準備入住的。基於以上種種,加上前任租客不講衛生,在地板上留下一層厚重的油漬,兩人大戰房東,從原本的1500元,砍到了1000元,水電另算。

不過,為了去除地板上的油漬,李梅還特意請了一位鐘點工阿姨,三人合力刷了一整天的地板,才大功告成。

目前,她的工作是銷售,賣中藥的,每個月基礎工資是3000元,朝九晚六,再加上提成,一般一個月能有4000元收入。不過,沒有五險一金,也沒有餐補。

李梅說,每天下班回來,她就順道在樓下的菜市場買上菜,儘量控制在20元以內。不過,在那段豬肉價格飛漲的日子裡,“儘量”顯得特別無能為力,能不超過30元已經很不錯了。

做好飯後,分為兩份,一份是晚餐,另一份用飯盒裝好,放在自己買的迷你小冰箱裡,第二天帶到公司去吃,當做午餐。儘管李梅喜歡吃豆腐,但她的午餐裡從未有過豆腐,因為那個小冰箱的最低溫度是20℃。

一個月下來,水電往往達到500元,算上房租、伙食費和每天上下班的車費,兩人分攤,各自至少需要花1200元,還沒算上必須得買的日常用品,如衛生巾、護膚品、洗漱用品和衣服等。為了省錢,李梅用的是洗衣粉,她室友用的是洗衣皂。

可就在這樣的生活水平下,她們倆還養了只貓。

底層貓奴的日常:月收入四千,儘量不委屈貓


目標是賺月薪上萬元

李梅是我初中同學,也是三年的舍友。那時候初中是寄宿制,週五放學,週日返校上晚自習。

從初二開始,李梅就在學校靠賣零食賺錢了。

週末在家,她到批發市場購買一大箱零食,搬到宿舍。有各種各樣的辣條,比學校小賣部的還有豐富多彩。靠我們舍友的口口相傳,顧客很快遍及同層宿舍。再靠顧客的口口相傳,李梅的生意版圖擴展到整棟女生宿舍樓。為此,她還加大進貨量,改為每週賣兩大箱。

經過李梅的苦心經營,零食往往在週二前就告罄。

仗著舍友情誼,我們曾嘗試向她討價還價,但磨破了嘴皮子,撒了各種嬌,她不但不為所動,反而還向我們哭訴賺錢的艱難,自己是如何從大老遠搬回來的,而且賣的價格跟小賣部一樣,沒有坐地起價,已經很有良心了。

為此,李梅榮獲“鐵公雞”稱號。

李梅和室友的學歷不高,初中畢業後就去了中專,兩年後又去了大專學配藥,一週上兩天課,學費9000元。嫌沒學到什麼,讀了一年就放棄了。

出來工作幾年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文員。李梅每份工作都做不長,理由很簡單:工資太少了。上一份工作,工資3000元,李梅只做了兩個月就辭職了。

每年過年回家,我們都聚一聚,談談彼此的生活。

她不止一次向我抱怨,工作這麼多年了,也沒能存到一分錢。廣州物價又高,實在過不下去了,還得向家裡人要。“賺的夠生活費,我就滿足了,能存到錢簡直是做夢。”她說。

我建議她留在家鄉工作,物價比較低,又沒有租房壓力,可以住在家裡,還能和爸媽每天見面,不像在廣州,過年了才能待上半個月。

“在家裡沒有發展空間,最多也是3000元,沒有上漲的可能性,在廣州還可以,說不定以後可以賺大錢呢。”李梅的目標是,一個月賺上萬元。

我開玩笑說,“要不你嫁個土豪吧,當上闊太太了,就把一萬元當做小目標。”

“這個比我賺錢還難,哈哈。”母胎Solo的她苦笑道。


我已經很委屈貓了

她們上個月才領養了咪咪,李梅給貓取的名字。本來,李梅打算領養狗,可狗被領養完了,得等一個月可能才有狗。李梅等不及了,就領養了貓。

每天早上八點,李梅和詠華準時起床,逗一下在爬架睡著的咪咪,然後去洗漱。然後,詠華負責鏟屎,換上新的貓砂,李梅負責給咪咪換好一天要喝的水,用貓糧填滿它的自動餵食器。

底層貓奴的日常:月收入四千,儘量不委屈貓

圖:咪咪

注意到咪咪有點髒了,詠華問李梅,“你什麼時候放假?得帶咪咪去洗澡了。”

“我週日應該有假吧。”

“還是去原來那間寵物店洗嗎?”

“不去了,80元洗一次,太貴了,剪指甲按貓指頭算,我也是服了。”

“那得趕緊找家新的,不然太髒了,我怕咪咪會生病。”

我問她們為什麼不自己洗,李梅說,“這次貓太髒了,她跑到外面去玩了,我們自己洗,會洗不乾淨的。”

在洗手間裡,咪咪的洗澡用品都是專用,有殺菌除蚤的,有專用香波。在桌子上,放著貓糧、貓指甲鉗、洗耳液、梳毛刷等。

我問李梅這些總共花了多少錢?

李梅說,清潔用品加起來是120元左右,貓砂是18元一包,爬架是100元,貓糧是45元,砂盤是36元,自動餵食器是20元。“我已經很委屈咪咪了,儘量挑便宜的,但又不能太便宜,便宜沒好貨。”

她說,上一包貓糧才30元,沒有魚仔,咪咪不愛吃,每次都吃得少,這次換了有三文魚的,才稍微多吃了一點。

為了給咪咪解悶,李梅還在網上買了一根逗貓棒。每次咪咪鑽進床底下不出來時,搖著逗貓棒,咪咪聞聲就會出來。

天熱,咪咪熱的受不了,整天發春似的叫,聽起來十分悽慘。李梅和詠華就把咪咪抱進房間,一起享受空調。可憐我這個人,只能在風扇的呼呼聲中入睡。


別擔心,打過疫苗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咪咪又該洗澡了,這一次,我和李梅幫咪咪洗。我沒有洗過貓,不知道該怎麼辦,李梅說,“你負責抓住咪咪就行。”

李梅事先拿出咪咪的毛巾,在水桶裡放好熱水,調配好溫度。我抓著咪咪的四肢,李梅把咪咪淋溼,先用殺菌除蚤的沐浴露給咪咪洗一遍,然後在用香波露過了一遍。

咪咪很抗拒洗澡,四肢不斷扭動著,掙脫著,放開嗓子大叫。我怕弄傷了李梅的寶貝貓咪,不敢太用力抓,讓咪咪乘機而入,用力甩開了我的左手,還順帶用左前肢抓了我左手背一下。

突如其來的痛感讓我本能鬆開雙手,我看了看手背,留下了三道紅色抓痕。

李梅看我一臉擔心,便趕緊解釋說,“別擔心,咪咪打過疫苗了,不會有事的。”

洗完澡,用毛巾給咪咪擦過身子後,又用吹風機準備給它吹乾。

我以為會有貓專用的吹風機,結果李梅拿的是吹頭髮的吹風機,“這麼熱的天,咪咪很快就會幹了,吹風機太熱了。”

“貓咪專用的有點貴,我離遠一點吹就好,不吹的話,容易著涼,你繼續幫我按著。”

“這是夏天,呆一會室內,馬上就烘乾了。”我反駁道。

“毛巾擦不幹,咪咪身上的水滴答滴答的,毛髮又多,吹乾比較好,別廢話。”

我畢竟沒養過貓,憑的都是常識,而且還“寄人籬下”,我乖乖地閉上嘴,抓好咪咪。

一切完事後,我衣服沾滿了貓毛。我向李梅抗議,她白了我一眼,抱著咪咪去享受空調了。


它讓我感覺好點

我不止一次調侃李梅,為什麼天天喊窮,還要養貓?

她說,“因為貓讓我感覺好點。”

確實,每天下班,擠完公交,打開門一看,咪咪一定是臉向著門口,坐在地上,睜著大眼睛,歡迎李梅和室友回來。而我,因借住時間長了,也有機會享受到這一福利。


底層貓奴的日常:月收入四千,儘量不委屈貓

李梅和室友出來廣州打拼幾年了,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使上班,也只是坐在那裡閒著。自從幹了銷售之後,李梅在晚上才有顧客談,畢竟,顧客白天也有自己的工作,只有晚上才能勻出時間。她經常吐槽:“白天在公司悶得要發黴了,晚上回來忙得像條狗。”

何況,李梅從來沒有談過戀愛,單身久了也難免感到孤獨。

李梅本身就生活在底層,哪怕拼盡了全力,咪咪也只能跟著她過底層的生活,李梅開玩笑地說,“有了咪咪,我向上萬元月薪前進的動力又多了一份。”

像李梅一樣,為孤獨、為慰藉買單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據前瞻網數據,2018年中國養寵用戶達到9978萬戶,比例攀升至22%。其中,寵物貓數量為6700萬隻,單隻貓的花費平均達3117元。

底層貓奴的日常:月收入四千,儘量不委屈貓

正如李梅所說,放在中國來看,她真的很委屈貓了。

最近看她朋友圈,她又領養了一隻貓,黃毛的。

底層貓奴的日常:月收入四千,儘量不委屈貓

圖:新領養的貓

但願,她也能對自己好點。


年輕不應該只有一種,每一種態度都值得尊重,關注微信公眾號:某一種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