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星能力哪国强?

韩国造星能力有多强?

今天,说到哪个国家造星能力强?韩国必占一席之地。从韩剧、电影到韩国偶像天团,韩国的造星能力从来不会被低估也不应被低估。

韩国的娱乐产业发展异常繁荣,不仅在韩国国内赚得盆满钵满,同时通过韩国娱乐产业的不断输出进入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断输出其明星偶像与文化娱乐产品。

在中国,韩流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自1993年第一部韩剧《嫉妒》由中央电视台引进之后,韩流对中国的影响就开始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嫉妒》之后引进一系列韩剧在中国大地上掀起收视狂潮。上世纪90年代的年轻女性谁没有看过《蓝色生死恋》?那时代年轻女孩的集体记忆不就是一边流泪一边看《蓝色生死恋》吗?

时间再往后一点。《大长今》《悲伤恋歌》《天国的阶梯》《人鱼小姐》《我叫金三顺》等电视剧将一众韩国明星带入到国内观众的视野之中,更不用说《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在中国的热播,这两部剧在微博上的话题量和讨论量刷新历史纪录。

全民追剧的结果是这些剧中的演员无一例外地在中国拥有众多粉丝。

《大长今》让我们认识了李英爱;《悲伤恋歌》让我们认识了权相佑、金喜善;《天国的阶梯》让我们认识了崔智友。而《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让新人金秀贤和宋仲基爆红,同时也让两位韩国女演员全智贤和宋慧乔再次迎来事业新高峰。

韩国的造星能力并不仅仅存在于韩剧中,韩国的电影同样造星能力惊人,而韩国的偶像天团更是如此。

有人说,韩国的电影和韩剧是非常不一样的存在,如果说韩剧的核心是俊男美女,爱恨情仇,那么韩国的电影的核心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揭露。无论是由李俊益执导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素媛》,还是由黄东赫执导同样根据现实改编的《熔炉》都直指性侵这一社会问题,奉俊昊的最新电影《寄生虫》探讨的是社会阶层背后的权力关系。这些电影在受到好评的同时,导演和演员也成为粉丝追逐的偶像。

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输出的还有韩国的偶像天团。从上世纪90年代由文熙俊、张佑赫、安胜浩、安七炫、李在元组成的H.O.T,到由朴正洙(利特)、金希澈、韩庚、金钟云(艺声)、金永云(强仁)、申东熙(神童)、李晟敏、李赫宰(银赫)、崔始源、李东海、金厉旭、金起范、曺圭贤13名成员组成 Super Junior等,在韩国掀起粉丝浪潮的同时,也在中国席卷了众多粉丝的眼球。

韩流对中国的影响从慢慢渗入到快速发展,从全民追韩剧到韩国明星偶像的风吹草动便能让微博瘫痪,韩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谓成功,也因此导致了“韩国娱乐圈一出手,中国微博抖三抖”的奇特现象。就像前一段时间,无论是郑容和、权志龙退伍,还是宋慧乔与宋仲基离婚、具慧善与安宰贤离婚,又或者韩国艺人自杀的消息都会让微博沸腾,都会让中国网友疯狂一样地去搜寻相关信息。不得不让人感叹韩流对中国的影响之深。

造星能力哪国强?

造星能力哪国强?

韩国造星能力为何强?

韩流如此强劲是韩国娱乐产业繁荣发达的重要表现,韩国娱乐产业繁荣的主要原因在于:

(1)韩国娱乐产业的繁荣离不开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上世纪90年代,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钟在外部经济环境衰退的背景之下果断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决定将文化产业作为韩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加以扶持,也因此奠定了娱乐产业发展的基础。从金大钟到卢武铉,到李明博、朴朴槿惠,再到文在寅,尽管韩国总统人选一再变化,但国家对娱乐产业的支持态度一直未变,不仅有专门的娱乐产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管理,更有相应的政策利好与税收优惠,成为韩国娱乐产业得以繁荣发展的最坚实的保障。

(2)韩国娱乐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积累。

经过多年来的市场化运作,韩国娱乐产业已形成自身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不仅打通产业链条,同时也将娱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效应发挥到极致。以韩剧为例,早年进入中国的韩剧一般被称为偶像剧,这些剧中一般以俊男美女为男女主角,以爱情为核心主题。如《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等剧无一例外地使用这一叙事主题与模式。近几年来《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同样使用这些路数,并同样获得巨大成功,在看似容易成功的背后其实是韩国娱乐产业多年市场化运作的经验作为支撑。

(3)韩国娱乐产业的创新能力强。以韩国综艺节目为例,如果说早期的韩国综艺节目以日本为榜样进行学习,那么现在的韩国综艺节目则是完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今天中国国内看到的大多数综艺节目都是从韩国引进的版权,如《爸爸去哪儿》《花样姐姐》《花样爷爷》《奔跑吧》等。这些综艺节目在韩国国内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便通过版权输出的方式向其他国家出口,而中国是向韩国进口综艺节目版权最多的国家之一。

综上,可以看出,尽管韩国娱乐产业的繁荣发展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政策支持、产业化运作的经验积累以及创新能力的强大是其中重要原因。

造星能力哪国强?

造星能力哪国强?

造星能力哪国强?

造星能力哪国强?

韩国明星偶像让韩国文化走向世界

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而言,它不是强迫他国服从的能力,而是对他国进行潜移默化的能力,是润物细无声的能力。今天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维度。

如果说美国的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好莱坞电影、众多传媒机构、期刊报纸等,日本的文化软实力体现动漫产业与游戏产业,印度的文化软实力体现在软件产业与宝莱坞电影,那么韩国的文化软实力则体现在其不断推出的电视剧、电影、偶像天团中,其文化软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今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美,又或是在日本与印度,又或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都会有韩国明星偶像的众多粉丝,不要说李胜利等在中国掀起了巨大波澜,在其他国家,想必一定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韩国娱乐产业起步较早,有政策的支持、资本的加持、成功的市场化运营经验的支撑、国内市场繁荣的基础,所以韩国的娱乐产业一定会继续发展下去,并且仍然会持续不断地输出“韩流”,输出其文化软实力。

造星能力哪国强?

造星能力哪国强?

造星能力哪国强?

“华流”也在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

韩国的娱乐产业的强大有目共睹,而中国的娱乐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呈现出一片令人欣喜的图景。

对于中国来说,要输出文化软实力,毋容置疑的需要通过影视剧、明星偶像或其他传媒产品来进行。

上世纪90年代,由赵薇、林心如、范冰冰、苏有朋、周杰等演员出演的《还珠格格》已进入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而近年来的一些热播剧如孙俪、陈建斌、蔡少芬、蒋欣等共同出演的《甄嬛传》在日本受到网友好评,被称为多年未见的好剧。

观众的选择非常简单,那就是,好作品自然是受欢迎的。这也能从最近几年的国产片中得到鲜明体现。无论是《战狼》,还是前段时间被网友誉为国产动画之光的《哪扎》都实现了国内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相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也必将进入更多国家和地区,输出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明星偶像们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在不断推出自己的偶像,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以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为代表的港台偶像,还是那英、王菲等内地音乐天后,还是在影视行业影响力极深的一些中年演员如胡歌、张译、王宝强、孙俪、邓超等,还是近年来风头正劲的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王一博、肖战、朱一龙等,除了在中国拥有众多粉丝,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同样拥有众多粉丝。

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曾先后三次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亮相,而易烊千玺也曾以中国健康特使的身份参加联合国亚太地区分会并做主题发言,王俊凯作为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做主题发言,他们代表了中国新生代演员,并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与社会责任。

随着中国娱乐产业越来越快速的发展,中国通过影视作品或其他文化产品必将更好地向世界各国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能够在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中胜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