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光伏扶貧“三優化”

光伏扶貧是精準扶貧的一種新途徑,更是讓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貧困戶持續穩步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新田縣103個貧困村100%建立了光伏電站,全縣電站容量規模為10.36MW。今年以來,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部署,堅持把光伏扶貧作為推進產業扶貧的重要路徑,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復工復產,全力克服困難,堅持光伏扶貧“三優化”,充分發揮光伏扶貧效益。

一是優化收益管理。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新田縣出臺了《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管理辦法》等文件。明確要求:光伏扶貧電站的發電量、收益、土地租金、維護費用、收益分配等重要事項向村民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村級光伏電站發電收入歸村集體收入,由村集體統籌安排使用;村級光伏電站收入除去電站運維、土地流轉租金及繳納稅金後,用於村級公益事業、公益崗位和資助無勞動能力等深度貧困戶,每村要向當地政府、扶貧辦上報光伏收益資金使用計劃並公示,年終上報光伏收益資金使用公告。

二是優化利益分配。光伏收益專款專用,要突出精準幫扶、重點幫扶,避免以往的“大水漫灌”的扶貧方式,不搞“普惠制”和平均主義,在確保貧困村有一定收入的情況下,對無勞動能力、因病致貧、因學致貧、返貧戶等這些關鍵貧困戶實行重點幫扶。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公益性崗位(衛生監督員或保潔員)勞務補貼、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獎補、發展村級小型公益性事業、深度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愛心幫扶幾個方面進行分配,所得收益既提高了貧困戶的收入,又為其提供了公益性崗位,還發展了村級集體經濟。

三是優化“疫”後對策。今年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推遲,根據上級部門的指示精神,如何確保貧困戶不因疫情而返貧,商討優化貧困戶“疫”後增加收入的對策。明確80%的光伏發電收益將用於貧困勞動力公益崗位工資,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外出誤工受影響的對象摸底,支持鼓勵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對因疫情暫時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農戶,設置防疫消殺、巡查值守、宣傳疏導等臨時性崗位實現增收,保障貧困戶不因疫情影響而返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