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剧透推荐——“人性”与“兽性”之争,它和《三体》站在一边

《三体》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不剧透推荐——“人性”与“兽性”之争,它和《三体》站在一边

这句话曾引起广泛的讨论,网络上“人性”与“兽性”之辩的激烈程度,甚至有点不输当年狮城世纪之辩“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恰好符合了这其中一方的观点。

希望没看过的朋友,可以一些思考去看,看过的朋友,可以带着一些回味去想一想。

《雪国列车》这部电影的导演叫做奉俊昊,这个人最近可谓风光无限,《寄生虫》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奉俊昊连同《寄生虫》一起,都是注定要写入韩国电影史的。

他早期的电影《杀人回忆》、《汉江怪物》、无一不是既好看又深刻的高分之作。这部《雪国列车》也很好的兼容了“好看”与“深刻”。


不剧透推荐——“人性”与“兽性”之争,它和《三体》站在一边

导演 奉俊昊

《雪国列车》改编自获得1986年昂格莱姆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同名科幻漫画原著。影片于2013年8月1日在韩国公映,首日观众60万997人次,刷新了韩国平日单片最高票房纪录。

影片获2013年第56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美术奖、2014年第3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导演奖。

故事讲述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异变让地球上大部分人类灭亡,在一列没有终点、沿着铁轨一直行驶下去的列车上,载着地球上最后幸存的人们,“雪国列车”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归宿、最后的信仰也是最后的牢笼,在这里,受尽压迫的末节车厢反抗者为了生存与尊严向列车上的权利阶层展开斗争。

故事本身的脑洞设计在漫画诞生的年代可谓想象力无限,但放在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2013年,就显得比较一般了。

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谁都别想出老千?我们脱光了玩!《老千》三部曲)中,就聊过,漫改电影,有一些独有的优势,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那么除了情节设置、漫改优势之外,导演还从哪些地方,让这部《雪国列车》成为了韩国爆款呢?

不剧透推荐——“人性”与“兽性”之争,它和《三体》站在一边

这就不得不说导演奉俊昊的特色了:颠覆性价值观

在《杀人回忆》中,杀人凶手始终没有被抓住,抓住的又因缺乏证据给放了。

空留遗憾的只有两个尽职尽责的警察。

而在《寄生虫》中,这种颠覆性价值观更是明显,穷人与富人的对立,无关好与坏,对与错,结局在残酷中还有一丝的温暖。

这种颠覆性的价值观不但被他合理地讲述,更能讲入了西方世界的人心。

在此之前,中国只有李安导演能做到这一点,张艺谋和陈凯哥,以及整个第五代中国导演,在我个人看来都还略差火候,虽然他们有《红高粱》,有《霸王别姬》。(一家之言)


不剧透推荐——“人性”与“兽性”之争,它和《三体》站在一边

《雪国列车》的结尾是颠覆性的,从见到终极BOSS维尔福德开始,到最后那只代表着“兽性”的北极熊。

我仿佛看到了三体人说:“毁灭你,与你何干。”

我仿佛看到了章北海说:“没事,都一样的。”

我仿佛看到了质子说:“生存本来就需要争取,什么时候成了理所当然?”

我仿佛看到了维德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有趣的是,很多自媒体,视频UP主,制作《三体》速读类视频,都将电影中终极BOSS维尔福德的扮演者埃德·哈里斯,制作成了《三体》中的维德的形象。

维尔福德,维德,很像的两个名字。

他们都抛下了一部分人,拯救了一部分人,为了生存,更为了延续……


不剧透推荐——“人性”与“兽性”之争,它和《三体》站在一边

如果你喜欢《三体》,千万不要错过这部电影。

如果你喜欢《三体》中的维德和章北海,那你应该会和我一样喜爱这部《雪国列车》。


以上!

喜欢可以关注一下,定期推荐一些特色鲜明电影电视。

如果看完后,你觉得时间花的值得,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