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庫通航:“無人機”產業鏈條日趨完善

東北新聞網訊“2019年,我們通航產業基地開展無人機飛手培訓100人次,實施無人機飛防聯合作業30萬畝,落地開工的無人機項目10餘個,無人機產業鏈條已經趨向完善。”1月5日,法庫通航產業基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無人機領域發展迅猛,根據市場需求,憑藉自身發展優勢,法庫縣把目光盯準了無人機產業這一新興領域。2017年11月全國首個“低空安全示範基地”揭牌儀式在法庫通航產業基地舉行,這是繼法庫獲得國家第一批低空空域改革實驗區,國內第一個低空空域航空服務站試點之後,又一次獲得針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領域的首批國家試點單位。自此法庫肩負起了為全國民用無人機行業探索合法合規運行模式的任務。

依託無人機空域開放基地優勢,法庫全力建設無人機產業園。2017年12月,在法庫通航產業基地無人機產業園,涉及航空飛行俱樂部運營及無人機生產製造與銷售等多個領域的9個無人機項目集中籤約,不但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無人機領域產業項目發展步伐,同時也填補了我國無人機領域相關產業項目空白。

經過兩年發展,法庫無人機產業園區已成為公安部警用無人機培訓基地、全國首個低空安全示範基地,並被授權建設國家級無人駕駛航空器檢測基地、無人駕駛航空器實訓基地。而今,園區內產業鏈條日趨完善,聖宏科技植保無人機項目正式投產,2019年無人機植保團隊在瀋陽、鐵嶺等地完成植保面積2萬多畝。此外,金豐春高科之翼等10個無人機項目落地開工,軍研科工智能製造研發中心及大型無人機產業化等15個項目簽署框架協議;“遼寧省無人機非金屬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在法庫通航產業基地正式揭牌。

未來3-5年,法庫將依託產業區位優勢,緊抓東北振興契機,充分利用現有的成熟航空資源,大力發展無人機這一航空產業新興業態,從無人駕駛航空器領域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入手,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無人機試驗試飛基地、無人機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和無人機物流示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