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大氣,少一些脾氣多一分和氣,才能聚得起人氣,留得住福氣

脾氣人人都有。

發脾氣不過是本能,管得住脾氣那才叫本事。

脾氣來了,福氣就走了。要想留住福氣,先要管住脾氣。

1

每次動怒前,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為什麼想要發脾氣?

這件事值得發脾氣嗎?

發脾氣能解決問題嗎?

或許有人會說,正在氣頭上,誰顧得上想這些!

需知“怒”字拆開來看,上半邊是奴,下半邊是心。這就說明,一個連自己脾氣都無法掌控的人,註定會淪為心靈的奴隸。

奧裡森·馬登在《一生的資本》中寫道:“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內心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沒有人生來就懂得控制脾氣。但真正有教養的人,會盡量避免讓自己沉浸在不良情緒中,更不會讓自己壞脾氣影響到其他人。

宋慶齡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夫人,為婦女兒童福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樣一位地位尊崇,同時又有著偉大成就的女性,哪怕是在處境最艱難的時刻,也始終保持著溫和有禮的好脾氣。

孫中山先生逝世,蔣介石前來弔唁,為了繼承丈夫遺志,年輕的宋慶齡難掩悲痛,卻依然展現出應有的威儀。

時局動亂,位於上海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地慘遭挖掘。已近暮年的宋慶齡強忍怒火,只為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穩定。

曾有記者這樣形容她:“這位女子寬厚仁慈、善解人意,就像一條深邃寬廣的河,清楚自己的航道,不會衝出堤岸,把她全部的希望和目標都輸送給大海。”

老話講: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成大事者往往內心成熟,懂得剋制自己的脾氣,因為他們非常清楚: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問題。

你要是做錯了,有什麼資格發脾氣?你要是沒有錯,又何必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2生活總是瑣碎摞著瑣碎,日子總是問題疊著問題。

正所謂一帆風順,人生無味。在生活中,時刻收斂自己的脾氣,遇事不要著急,待人多些耐心。

別總揪著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這樣做只會給摯友親朋添麻煩,也給自己找彆扭。

別總為了自己在意的人和事生氣,這樣做並不會讓事情有所好轉,反而會因為憤怒時的口不擇言,傷害到那些同樣在乎著你的人。

愉快不愉快,關鍵看心態。日子過得不順心,大多數時間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在這裡投下一小塊陰影,必會在不遠的地方撒下一大片陽光。

我們決定不了別人,但至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只要努力去改變,哪怕是最微小的進步,也比困在原地,只知道抱怨和憤怒要好。

脾氣就像一匹野馬,若不懂得駕馭約束,任由它隨意衝撞,勢必會踐踏自己內心的平靜。

須得小心為它戴上籠頭,韁繩時刻緊握在手中,切莫讓野馬脫韁,化作四處傷人的猛獸。

無論是暴跳如雷的怒氣、獨自委屈的悶氣,還是滿腹牢騷的怨氣,都不應該積攢在心裡。

心態放寬了,格局自然打開了;脾氣收斂了,日子也就順遂了。

做人要大氣,少一些脾氣,多一分和氣,才能聚得起人氣,留得住福氣。

做人要大氣,少一些脾氣多一分和氣,才能聚得起人氣,留得住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