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電力員工的“茶馬古道”

4月8日上午9時,衛輝市獅豹頭鄉的太行山脈被白色的大霧籠罩著。但此時,一輛電力搶修車在盤山公路上艱難前行。這是一條剛剛鋪設的道路,護欄還沒有安裝,路的一邊是山體一邊是懸崖,車燈在大霧中也只發出一點微弱的光,車只能一點點緩慢前行。

“這幾天晚上總下雨,天氣潮的狠,這大霧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散?”劉愛國一邊小心翼翼駕著車一邊說道。他是國網衛輝市供電公司獅豹頭供電所的一名員工,由於他就在這片大山裡長大,每當遇到惡劣天氣,他總是自告奮勇為大家開車。

太行山上,電力員工的“茶馬古道”

“沒事,咱們慢慢開!安全第一,只要你握著方向盤,我們就放心!不過,這路真夠險的!”副所長張桂成一邊看著前方的道路一邊說道。

“這好歹還是個路,一會過了這段,可都是‘茶馬古道’了。”

太行山上,電力員工的“茶馬古道”

都說八百里太行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可最險峻的道路也留給了河南。由於山區人員分佈較散,很多地方只有人和馬車才能勉強到達,走的多了,就形成了一個個山間小道,山民們就把這些道路戲稱為“茶馬古道”。後來由於很多山民們都搬下了山,大部分道路也就成了電力員工的專屬。

“哎呦,得虧早上沒吃飯,要不都給顛出來了。這路車能過嗎?”走過半個小時的盤山公路,搶修車進入了“茶馬古道”。

太行山上,電力員工的“茶馬古道”

道路上鋪滿了大大小小的碎石讓車好像進入了一片波濤洶湧的海洋,車裡的人也隨著車輛的起伏而顛簸,只是耳邊沒有大海的波濤聲,只有路邊叢生的荊棘劃過車體發出陣陣刺耳的聲音。

“終於到了,再不到我就散架了!”經過近40分鐘的顛簸,他們來到了今天的工作現場紅嶺溝二道莊。

“恁可算來了,俺尋思著這大霧天,你們就不來了!”貧困戶李家玉大爺看見車來了趕忙上前。李家玉大爺從小視力弱,腿腳也不方便,一輩子無兒無女,跟著同樣身有殘疾的侄子生活。由於他的房子年久失修,鄉政府便積極為他爭取了資金,要為他蓋一座新房。這次幾位供電員工來就是為了蓋房來裝接臨時用電設施的。

太行山上,電力員工的“茶馬古道”

“大爺你在家好好坐著就成,我們能找到地方,你眼睛不方便,咋還跑村口了?”

“怕恁找不到俺,恁看看這哪有信號?”

紅嶺溝二道莊在獅豹頭鄉的深山裡,四面環山,手機信號到這裡就被一座座高山隔斷了。

太行山上,電力員工的“茶馬古道”

“好了,大爺,您踏踏實實回去休息!我們開始工作,等我們工作完,政府安排的施工隊就可以給你蓋房子了。”

說是輕鬆,可最近的線杆一個坡度近70度的山坡上,電工師傅們一點點清除著山坡上的灌木,才開闢出一條線路通道,經過近四十分鐘的作用,設施全部安裝完畢。

太行山上,電力員工的“茶馬古道”

“大爺,弄好了,我們一會兒就跟施工隊聯繫,你很快就能住新房啦!”

“真是太謝謝恁了,別走了,在這吃完飯再走!”

“不了大爺,我們還有其他工作呢,得趕緊回去!”

作別了李大爺,他們又踏上了那條“茶馬古道”,與來時不同的是,除了顛簸與噪音,還留下了一串串歡笑。

(張泓傑 張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