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把老员工当作“宝”吗?

经常听到一些企业的老板自豪地说,我们公司都是老员工跟随企业多年,是公司宝贵的财富,也是公司稳定发展的标志和见证,而且很多老员工经过多年的历练,走上了管理岗位,整个企业不仅是中高层人员稳定,而且管理结构也很牢固。也有的老板抱怨,我们公司都是一大帮老员工,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拖累了公司的发展。

那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老员工究竟是“宝贝”还是“负债“呢?

企业把老员工当作“宝”吗?


老员工的优势

一、稳定性强

一般在企业至少五年以上的员工称为老员工,也就是说他们在公司稳定地工作了五年,甚至十几年了。无论企业处在那个阶段,这些员工都与企业一起经历了,反过来来说,也正是这些员工稳定地工作,才使得企业走到了今天。在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老员工就像是桥梁的支柱,坚挺而默默地承受着压力和痛苦,静静地分享着企业带给他们的成就和快乐,慢慢地积累了他们的知识、经验、技能。不经意间改变着公司面貌和他们自己的未来。

二、示范性足

老员工在企业多年,了解企业所属行业,熟知企业的战略、文化、制度、业务、流程等。面对新员工他们就是师傅,是老师,更是兄长,在他们的“传、帮、带”下,一批又一批新员工走上了工作岗位,部分也成了老员工。在新员工的观念和行为上,或多或少留下老员工的影响。老员工在员工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起着示范作用。当然,也有负面作用的示范。

三、忠诚度高

历经多年的波折,老员工熬过了苦难,接受了现实,身心都与公司的起伏牵连,彼此建立起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公司不别再信任检验方面投入成本,员工也不再对公司的改变或者困境产生怀疑,只要是公司符合公司发展的决策和制度,老员工会服从和执行。对于破坏公司形象,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他们也会挺身而出。基于老员工较高的忠诚度,对公司抵御挫折的能力就相对较高。没有什么都可以,大不了重头再来,但是没有团队,没有追随者,那就什么也不会有了。因为在困境中、在逆境里,只有忠诚度高的人才会和你一起面对。公司能有一批这样的老员工是企业经营者最大的幸运,也是宝贵的财富。企业东山再起,或者乘胜追击,他们是企业坚实的后盾。


企业把老员工当作“宝”吗?


老员工的劣势

一、观念固化

企业经过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更久时间的发展,由一个小企业变成了稳定发展的企业,大部分变成了颇具规模的企业。在企业的过程中,所有员工的努力坚守共同的信念,铸就了企业文化,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了稳定的业务模式,建立了系统性的流程。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都有老员工的贡献,同时也给老员工带来观念上的固化。

企业现有的一切,都是经过优胜略汰、去伪存真留下来的,被公司领导和老员工认为是正确的,应该且必须坚持遵守的,打破或者改变这些规则的想法和行为都会被老员工反对。老员工讲故事般的说法证明他们之前就是用这件武器打败敌人的,没去想之前的敌人已经不是今天的敌人,那时的敌人拿着大刀,今天面对的敌人扛着狙击枪,幻想着一招吃遍天下是他们反对改变的底气。

二、知识老化

在老员工最辉煌的时候,也是他们知识和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他们积累的经验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充满自信。尤其是走上管理岗位的老员工,脱离了具体事情的操作,大部分精力用在了人员管理、工作协调、业务规划等方面,同时惯性化的思维让他们逐渐忽略了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认为这么多年的经验和人脉,足可以应付这一切。把经验当作了知识,把员工下属的知识看作自己知识的衍生。掌握一定核心技能的老员工,总是居功自傲,对新知识不屑一顾,一旦新技术替代了老技能,这些老员工就面临失业的局面。这时候悔之晚也。

知识的老化也限制了老员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新业务模式不断出现,新技术不断替代老技术、新员工从外面带来了新理念,年轻人有了新的价值观,如此种种快速的变化,老员工的适应性明显处于被动状态。而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也必须迎接这样的挑战。没有更新知识体系,没有主动迎接变革的老员工势必退出舞台。

三、精力退化

随着工龄的增加,老员工的年龄也变大。年龄变大精力变小是自然规律,无论男女员工都无法抗拒。公司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要求所有员工都能适应公司的变化,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工作对年龄是巨大的考验。很多岗位对年龄的要求很明确,比如长时间的出差、派驻项目现场等工作,对年龄大的老员工就不再适合,即使在能力上绰绰有余,也没有机会可以去施展。

年龄对思维敏捷度和决断力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商场如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是无法在残酷的竞争中取胜的。快人一步,占尽先机,稳操胜券。慢人一毫,便前功尽弃。适合的时机出手,事半功倍,优柔寡断,错失战机。企业的发展是靠每次胜仗积累起来的,总是落败对手,企业也就不复存在了。

四、行为惯性化

习惯是坚持的结果,正是因为坚持也就形成惯性。人的习惯性行为是不自觉的行为,也是最舒服的行为,因为经过了被逼的阶段。在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下,老员工的工作行为,甚至是生活行为都深深地烙上公司规范的痕迹。习惯形成后随着企业各方面的变化,有些习惯行为不再适应公司的变化,面临着要改变一些习惯性行为。这对老员工也讲也是极大的挑战。我们都知道,习惯形成后要改变是十分痛苦的,以至于有人即使知道是不好的习惯也一辈子都拒绝改变。老员工身上的工作行为习惯曾经是符合公司要求的,也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他本人的成长贡献了不少力量,因此老员工认为这就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公司老员工的资本,如果改变或者放弃这些习惯,他们内心很失落、或者抵触,有被抛弃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老员工的负面情绪会给公司的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企业把老员工当作“宝”吗?


老员工是企业财富还是负担,我们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出发去看待和行动。公司老员工是贯穿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忽视老员工的价值和个人发展的观念将会导致公司人力资源建设的断层。充分认识老员工的价值,时刻关注老员工的成长,提前做好老员工的职业规划,从观念更新、知识补充、行为改变等方面给老员工更多的培训,也要有更多的耐心,引导老员工始终在积极正向的方向上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如果从相反的方向看待老员工,只看到老员工的劣势,甚至为他们做淘汰规划,可能付出的成本会比较昂贵。

老员工成就公司的同时成就了他们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