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秘境保障 | 探險戶外 | 徒步路線設計 | 獨家定製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自從開放景區後,多個景區被人擠爆的消息頻上熱搜。從2月的斷橋、到3月的洛陽、再到4月初的黃山,出行的遊客從千人、到萬人,到人擠人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2月23日,#超5000人昨日湧向西湖斷橋#衝上了熱搜第一。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3月8日,河南洛陽一公園超5萬人湧入賞花。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4月4日,黃山景區又被遊客擠爆,兩小時移動1公里,摩肩接踵。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隨著全國景區的不斷開放,人們長久宅在家之後,想要出去看看的心情被釋放。遇上春光明媚的日子,便帶上老人、兒童全家出遊放風。

但這樣景區扎堆的狀態也不禁讓剛剛經歷了新冠疫情的我們心中一緊,疫情還沒有完全收尾,很多輸入性病例、無症狀感染者還真實的存在於這片土地上,此時在全國各地出現這樣人擠人、臉對臉的狀況,即使帶著口罩,但是不是也會對控制疫情埋下不利隱患。

一邊是疫情防控,我國醫療體系在加緊努力研製疫苗,但預估時間以年計算;

一邊是經濟民生,長久的景區停業和宅家都不太現實;

那麼是否存在既能做到社交距離的有效控制,又能滿足人們出行願望的旅行方式?

還真有,那就是“無人區徒步”。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人均耕地1.49畝,可供大規模、高強度開發的國土只有180萬平方千米。在960萬平方千米的總數之上,除去這些必須的耕地和生態建設用地,我們還有大量無法被利用的土地。

2015年年末,全國有未利用地27940萬公頃,其中56%以上是沙地、裸岩石礫地、冰川及永久積雪等難利用土地,且大多分佈於交通不便、水資源匱乏和生態環境脆弱的邊遠地區。這些地區因其地域特點,導致人口稀少,所以也被統稱為“無人區”。

但也是因為它們“藏在深山人未識”,才擁有了成為“戶外勝地”的機會。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玉龍雪山藍月谷。圖片來源:Pixabay。

許許多多的戶外探險者們,用雙腳跨過大山、穿過莽林、用“徒步”的方式,踩踏土壤征服大大小小的山峰,然後用人類科技的智慧將所見拍攝下來,隱藏的美景才被人們知曉,自那以後,“逃離城市”“走向荒野”的概念開始興起。

中國古代的玄奘、孔子早就踐行了徒步世界的憧憬,中國人的基因裡就帶著征服自然的元素,就帶著喜愛自然的本色。

李洪波教授在《2010休閒綠皮書——中國休閒發展報告》中總結梳理前人的學術角度和討論後認為,戶外運動應界定為:以休閒為目的,以鄉野空間(環境)和荒野空間(環境)為主要活動場所,以非競技性的運動形式和運動內容而進行的活動。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雖然有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開始挑戰極限運動,但“徒步”始終是5-65歲年齡段,初次接觸戶外運動的第一個選項。據《2019年中國戶外運動大數據報告》數據得知,徒步這一方式正在被1億人踐行,這一方式被74%的人所喜愛。


由此可見,“無人區”和“徒步”都已擁有較為成熟的發展基礎,是能夠滿足人們出行願望的旅行方式。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無人區徒步”為什麼能有效控制社交距離,並且有效抑制疫情?

以氫氮探險(沒錯就是我們)的騰格裡沙漠活動為例:


1、參與活動7天前,會有專業領隊帶領隊員健身,做長距離徒步適應性訓練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徒步出行需要對體力有一定要求,每個人也會在徒步過程中做到全身鍛鍊,提前的適應性訓練,不僅能夠幫助參與活動的隊員,對徒步距離擁有實質性認知,也能夠避免突然運動對於身體的損傷和酸疲狀態。

對於一些身體肥胖的人來說,經常徒步不但能達到減肥健身的目的,身體強壯了,免疫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2、活動開始前5天,領隊對隊員進行裝備講解和戶外基礎知識培訓

增長基礎戶外知識

無人區,不同於開發成熟的景區,幾乎沒有人為干擾建設的經濟體,所有的保障要依賴執行團隊的操作水平。優秀的執行團隊,在無人區環境就是一個移動的家庭艙,能夠最大程度解決隊員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衣食住行問題。

所以一定要讓每位隊員清楚將要面對的環境、狀態、突發情況,這樣對於自身情緒調節、處理問題具有幫助,當然也不會對野生動物有非分之想。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3、活動開始前一天,針對隊員進行相關理論知識考試

(我們很嚴格)

4、大交通抵達銀川,報備相關航班、車次、體溫等健康情況

5、抵達銀川后,酒店登記入住,記錄隊員健康情況

6、進軍沙漠,所有車輛消毒,上車前所有人測量體溫、戴口罩,車內通風循環

7、抵達沙漠,空曠地帶,每個人間距一米及以上,開始徒步

呼吸新鮮空氣

騰格裡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面積約4.27萬平方公里。長年乾燥、綿延的風將這裡刮的乾乾淨淨,可以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又因偏遠,疫情不曾蔓延到這裡。騰格裡沙漠地域廣闊,同時進入200人的沙漠,也能夠保證每個人之間間距一米以上。

所以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隊員可以摘掉口罩玩耍,但其實進入沙漠之後,為了防風沙,也會讓每個人戴上魔術頭巾,遮掩面部口鼻。

目前階段,已經有許多有條件的人帶著三三兩兩的親戚朋友,走到沙漠邊緣玩耍,而我們會帶隊員走向沙漠腹地,最大程度遠離未知健康狀態的人群。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增進胸肺呼吸系統

外出旅行、徒步走路是一個大量運動的過程,運動可以增加肺活量,增進呼吸系統的功能。特別是擁有一定海拔,全身運動的上沙山、下沙山的項目。一路呼吸的都是新鮮空氣,可以是胸肺功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讓人身心愉悅

遊覽沙漠壯闊美景的愉悅,可以讓人們放下不開心的事情,忘掉一些煩惱,緩解平時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和緊張情緒。

《黃帝內經》有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的記載。快樂的心情會讓身體更加健康。即使是生病期間,只要心情愉悅,疾病痊癒的速度也比正常快。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青海湖景觀。圖片來源:青海湖景區官網。

8、以同樣的標準返程,確定每個人體溫正常後,坐車抵達銀川,活動解散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如果不喜歡沙漠的蒼涼雄厚,5月之後的草原,會是非常完美的選擇。

內蒙、烏拉蓋草原:

青青的草地上長出新綠,遍地的小野花、潔白的羊群、6月燦爛的油菜花田、清澈的湖水、飄著綵帶的蒙古包,目之所及如地毯般的舒適、大口呼吸新鮮空氣,溼潤潔淨的空氣潤肺潤心。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新疆、喀拉峻草原:

大片的杏花、薰衣草花田、白雪皚皚的山腳下、倔強的格桑花。高山草原的魅力,是更冷冽的空氣,高低起伏的峽谷,像動畫片裡面一樣的大自然。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氫氮探險,讓人人皆可行走世界。


景區被擠爆!但其實有一種旅行,人再多也可以保持一米

氫奢探險,氮行無疆

END


/


丨關 於 本 文 其 他 信 息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