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大門就必有“大牆”,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們一直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他體現在哪裡呢?我們的歷史太過於厚重,很多的發明創造都湮沒於歷史的風塵中,後世的人民只能從故紙堆和博物館中去窺得一二...讓人惋惜,但是其實我們還有一個途徑去了解,那就是保留至今的建築,都說建築是凝固了的藝術,他能夠直觀的體現當時的文明水平。

在古代有大門就必有“大牆”,你知道為什麼嗎?

不需要諸如故宮般皇家氣派的恢宏建築、不需要蘇州園林般秀氣婉約的建築,普通人家裡的民宅保留至今,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們文化的痕跡!太大的我們不講,今天說說如今已經是不常見的照牆了。

在古代有大門就必有“大牆”,你知道為什麼嗎?

那什麼是照牆?

它又稱照壁、影壁、影牆。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用於遮擋視線的牆壁。有磚砌和木製,也有少數琉璃和石造的。設置在院門內或面對院門和宮門之外,用作擋風、障蔽之屏,其上常有雕塑。在古代基本上是大戶人家中才會有的東西,我們在古代影視劇中也可以看到。

在古代有大門就必有“大牆”,你知道為什麼嗎?

在古代有大門就必有“大牆”,你知道為什麼嗎?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很久遠,甚至於春秋戰國之前。而現在你如果去到北京故宮參觀就會發現它大量的存在。他有琉璃、石雕材質的,上面的紋飾多為花草走獸。例如:北京故宮養心殿心門外有仿木結構五彩琉璃鴛鴦戲水和華麗的寶相花影壁;景仁宮和永壽宮雕刻有誇張的蹲獸,或稱"蟲八、蟲夏",代替抱鼓,四周鑲以漢白玉邊框,邊框上飾以浮雕福相花、卷草等花卉大理石影壁和九龍壁等,北海公園還有元代鐵影壁。

那他的作用是什麼?

兩個字"遮擋"。其中還體現了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中庸、藏拙。中國自古就是比較推崇"內秀"風格,處事相較於委婉和中庸。所以直到現在,中國人還是比較委婉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直來直去。

在古代有大門就必有“大牆”,你知道為什麼嗎?

照牆就是基於這樣的思想出現了,在古代顯得一戶人家有地位,那門一定非常注重"大門"。"大門"一定要"大"才會有氣勢。但是吧你門是大了,大門一開裡面的情況也就被人看的一清二楚了,加之封建禮教的年代,女眷是不能輕易出門的,何況還被人從大門中窺視呢?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就出先了照牆。而照牆的位置在門後和門前都可以,門後的叫內照牆也就內影壁,門外的同理叫做外影壁。

衍生意義

我們一直比較講究"天人合一"。非常注重環境對人的影響,環境好你才能住的舒服。你想啊,要是門前沒有塊牆擋著,你在家中坐著,懷裡抱著小妾,和友人一起邊看侍女舞蹈,邊品嚐美味佳餚。這時候要是天氣大變,驟然狂風起,一陣妖風"哐"的一聲吹開你家大門,直逼你而來,打翻美酒,貪圖佳人,還把你吹了個狗吃屎,你還談了什麼風流名仕的姿態?保證你第二天就在士人中出了名。倘若有個照牆所在,風經過被強行分開成兩股,並呈現"S"型路線過來。到你面前已經是強弩之末,這時候你只會感覺到春風拂面,侍女裙襬搖曳多姿,歌照唱、舞照跳、酒照喝,好不快活~

在古代有大門就必有“大牆”,你知道為什麼嗎?

風水意義:

這個屬於題外話,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辯證吸收,我就引用下,不展開論述,各位看官讀者瞭解下就好,畢竟現在憑農村建房的政策,你也沒土地面積可建照牆,但是土豪大佬請隨意:

《水龍經》中有"直來直去損人丁"之說,所以氣流不能直衝廳堂或臥室,否則不吉。而且,氣流直衝,還主不聚財。而影壁、照壁可以阻擋氣流,使衝煞氣流放緩,從而協調住宅內外之氣;照壁、影壁還可遮蔽視線,保持氣暢,這點又與"曲則有情"的風水原理相吻合,而且有助於錢財的積聚。現在的很多戶型中有門衝、穿堂煞的情形,對家人的健康、財運形成不利影響,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照壁影壁有化解風水避煞的作用。

在古代有大門就必有“大牆”,你知道為什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