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只打“甜蜜區”的球

古典老師在暢銷書《躍遷》裡介紹了棒球手泰德的成功秘訣:“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擊球手,你必須等待一個好球。如果我總是去擊打甜蜜區以外的球,那我根本不可能入選棒球名人堂”。而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成功秘訣也和泰德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在2017年的紀錄片中,他說:“投資領域,我在一個永不停止的棒球場上,在這裡你能選擇最好的生意”。其實兩個成功人士都告訴了我們成功的必要因素:專注。這也是高手之所以成為高手的秘訣。

我們曾經聽過“木桶原理”,也就是一個水桶無論多高,它盛水的多少取決於最短的那塊;然而我們也可以換個思維方式,那就是將木桶斜過來,這個時候想要木桶裝滿更多的水,就是取決於最高的那塊。

這個原理告訴我們有時候應該把精力放在自己的長處,而不要花太多時間彌補短處。

電影《社交網絡》揭示了扎克伯格創建Facebook的全過程,他是一個技術天才。然而在女朋友眼裡,扎克伯格自閉、抑鬱、張狂、沉默,說話毫無邏輯,傲慢、自私、不通人情,然而這並不會妨礙他成為一個影響世界的企業家。如果他花更多時間在完善自己的缺點而不是培養優點上,那我們怎麼會看到一個有影響力的社交網站的誕生呢?

著名教育學家Robinson在TED做的一個演講中指出有一個小女孩上課時無法集中精力,所以學習成績不好。因此老師告訴家長這個女孩有學習障礙症。女孩媽媽趕緊帶孩子看醫生,醫生詢問了一些情況,就對女孩說:“你媽媽跟我說了很多,現在我們想單獨談談。你在這兒等一下。”

醫生故意打開收音機後,便和媽媽走到另一個房間,想看看女孩自己在房間裡會做什麼。沒想動,她竟然跟著音樂跳起舞來。醫生看了幾分鐘對女孩媽媽說:“你的女兒是個舞蹈天才。她應該去的是舞蹈學校。”

這位女孩後來將精力放在了舞蹈訓練上,經過努力,她也成為了百老匯享譽世界的音樂劇《貓》和《歌劇魅影》的舞蹈編劇。

正是因為媽媽看到了孩子的優勢,而且也集中精力發揚了優勢,所以她才能夠如此成功。假設媽媽還是繼續逼迫她學習她不擅長的科目,那麼世界上也會少了一位天才呢。

其實我們會發現生活當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優勢,看到什麼賺錢就想學什麼,導致最後什麼都不精,這種方式是不正確的。

而更多的精英階層的教育重心放在保證孩子的優勢強項能夠得到充分培養,因為弱勢每個人都有,但是我們很少發現有人靠彌補弱勢而成功的。

這些讓我反思了自己的學習習慣。

剛開始寫作,我並不知道自己擅長於哪種類型的文章,我所知道的文章分為記敘文、議論文、人物稿、情感稿、個人成長故事、書評、拆書稿、軟文等多種類型,到底應該從哪方面下手呢?而看到了《躍遷》裡的這個建議,我決定讓自己把重心放在個人成長類和書評類型上,放棄了嘗試每種不同類型的文章。通過這段時間的訓練,我慢慢地發現自己的寫作能力在提升,狀態由最初開始的不知道如何下筆到現在有話可說,這就是“專注”帶來的效果。如果當初選擇各種類型的文章都嘗試的話,可能進步不會這麼大。而在閱讀方面,我也只選擇了自己喜愛的類型:學習方法和個人成長。通過集中、深入的學習,自己再這方面積累了較多的知識。雖然是讀書也需要博覽,但是沒有目的、範圍的閱覽,對技能的提升是沒有效果的。所以對於看書和寫作來說,都需要有方向和目的的深耕。

以後,關於寫作和閱讀,我會繼續採取同樣的方式、專注於某一領域,而不會採取東一槍西一棒的模式,不斷磨練閱讀和寫作技能。

在自己的甜蜜區裡打球,才會旗開得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