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三十四)

臨財不苟 臨難不苟

“臨財不苟”這一成語,指面對錢財不隨便求取,廉潔自好。“臨難不苟”這一成語,意思是遇到危難不要隨意逃避,苟且偷生。

典故出自西漢經學家、禮學家商丘人戴聖編著的《禮記·曲禮上》:“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這段話的意思是:《曲禮》上說,一個有地位的人,心中時刻都要有一個“敬”字,外表要端莊,像是儼然若有所思的樣子,說話要態度安詳,句句在理。做到這三點,才會使人們安寧啊!傲慢之心不可產生,慾望不可放縱無拘,志氣不可自滿,享樂不可無度。對於道德、才能勝於自己者,要親近和尊敬他,畏服並愛戴他。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人,不可只知其優點,而不知其缺點;對於自己所憎惡的人,不可只知其缺點,而不知其優點。自己的財物有了積蓄,要分給貧窮的人。居安思危,能夠及時改變處境。面對財物,不可苟且據有;面對危急,不可苟且逃避。在小事上爭訟,不可求勝;分配財物,不可求多。對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裝懂,對自己已經搞懂的東西,回答別人時,要歸功於師友,不可據為自己的發明。

《禮記》告誡做人要“毋不敬”,就是要時常有敬畏之心,警惕之心。特別是“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可以說是至理忠言。

古代的君子是懂得這一道理的。《莊子·雜篇·讓王》記載了列子的一則故事,說:“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邪!’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這個故事說的是:列子先生很窮,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餓得面有菜色。當時鄭國的宰相子陽的門客給子陽出主意說:“列子先生是個有道之人,這樣的人在您的國家裡卻過著窮日子,您不是要落得個不禮賢下士的壞名聲嗎?”子陽覺得有理,立刻派人給列子先生送去米麵。可是列子先生卻再三推辭不受。子陽派的人回去後,列子的妻子捶胸頓足地埋怨列子說:“我可是聽說那些有道之人,他們的妻子兒女過得安逸快活。可咱們飢一頓飽一頓。好不容易宰相賞識你,送來了吃的,你卻不要。我的命咋這麼苦呢!”列子先生笑著對妻子說:“這中間的道理你不明白。並不是宰相本人瞭解我,而是他聽了別人說了我的好話,才送糧食給我的。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一天別人說了我的壞話,他也會聽信壞話並且加罪於我的,所以我不能收下他送的東西。”果不其然,最後,鄭國百姓造反了,宰相子陽在這次風波中被殺,列子沒受連累。

如果不是列子“臨財不苟”,說不定會遭什麼樣的大禍。

“臨難勿苟”是對人更大的考驗。沒做壞事的人,面對災禍能夠不退縮,敢於擔當,不出賣同事,自己想辦法去化解災難,這需要心中有堅定的原則和巨大的勇氣才能做到。否則,苟且偷安也許能得到一時的好過,但遺患無窮。只求自己能苟且躲避就放棄了做人的底線,即使能度過災難,其內心的齧咬也是讓他日夜難安的;同時也可能因此鑄成更大的災難,等到“秋後算賬”的時候,就更難受了,還不如當時咬牙挺受一時之痛更好些。這方面的先例舉不勝舉。如唐朝的哥舒翰,在安祿山沒叛亂時,和安祿山同為唐朝大將,哥舒翰不知止傲,經常與安祿山斗氣。安祿山造反後他被捉。安祿山說:“你常輕看我,今日如何?”哥舒翰伏地求饒說:“我肉眼不識陛下,才至於此。”投降了安祿山,安祿山給了他一個司空的官,他覺得自己得福了,為了立功,還寫信招降其他唐軍將帥,被辱罵為不能死節。安祿山覺得這樣的人將來遇到危難時豈不會背叛我?要這樣的人有什麼用?於是便殺了他。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財和禍,福和禍,看來是相反的,其實是相連的。真正的君子,平時要有臨事勿苟的品德修養。只有這樣,關鍵時刻才能不為利所誘,保住自己的節操,也保住自己不因“福”招禍。

“臨財不苟”和“臨難不苟”這兩個成語,便是由《禮記》中的“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而來的。

例句:“孰發顯廉?臨財不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氣義》)“有若仲由之結纓,鉏麑之觸樹,紀信之蹈火,豫讓之斬衣,此所謂殺身成仁,臨難不苟者也。”(《舊唐書·忠義傳序》) (2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