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方式助力“高考”優異成績

“傳統的中國互聯網教育產品,工具類不能完全解決學生提高的需求;而1對1收費又太高,把很多工薪階層拒之門外”,在曾遠道看來, “中國互聯網教育產品在用戶體驗上做的還不夠。首先,教學方式上,碎片化課程並沒有系統性解決孩子的難題;其次,教學效果上,由於只是簡單的將線下搬到線上,教育的本質問題並未從根本上解決。”

由於高中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內容更容易形成標準化體系,而且對企業來說極易複製,容易形成規模化;加之,理科內容在掌握學習方法及思維邏輯後,教學效果很容易有大幅提升,故而,曾道遠選擇了高考衝刺課程這一賽道。

在具體的課程研發上,道遠團隊將數、理、化、生及英語這五科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挖掘並提煉學習方法,將之濃縮為25-30小時視頻課程,從而達到讓學生做200道經典例題遠超做2000道題的效果。

北大尖子特製筆記則是根據視頻課程精編而成,主要由知識內核+空白批註兩部分組成。曾道遠表示,“其獨特之處在於為學生提供了批註功能,而不是簡單的查閱和背誦。當學生根據名師提供的學習方法進行記錄時,這就是一個知識內化的自學工具。不過目前來說,仍然存在學生筆記記錄不完善、知識未能真正內化的問題,所以在下一期的產品中會有更多的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