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警示職場人:飯局上的贏家,都明白這三個潛規則

人生處處都是飯局,除了在參加飯局之前要做好準備,那麼在飯局中也要機警聰明,反應敏捷。面對別人的質問或者逼問,切忌反唇相譏,否則不但有失風度,還有可能在非左”即“右的選擇中落入對方的圈套。

“煮酒論英雄”警示職場人:飯局上的贏家,都明白這三個潛規則

我國著名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中就講述了“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曹操和劉備兩個職場老手,在一個只有兩人的宴席中進行了一次關乎生死存亡的心理博弈。在“誰是英雄”這個話題中,兩人一問一答,曹操步步緊逼,試探劉備是否有稱雄之心,劉備卻矢口否認自己是英雄。劉備不但機敏過人還韜光養晦,不斷的顧左右而言他。雖然如履薄冰但是卻化險為夷。不管在這次酒局中曹操是怎麼盤算的,總之,劉備算是躲過了一劫。

令曹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青梅煮酒8年之後,劉備得諸葛亮相助,鹹魚翻身了,劉備不但有了自己的地盤,而且地盤越來越大,最後和曹操、孫權形成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面。

“煮酒論英雄”警示職場人:飯局上的贏家,都明白這三個潛規則

從這次飯局中我們看出劉備藉助打雷故意扔掉筷子,偽裝懦弱麻痺曹操,最後成功脫險,可見他是一個心思縝密,機智聰明的人物,把英明一世的曹操都忽悠了。

“煮酒論英雄”這場飯局,對我們有何啟示?無論我們在職場,商場,官場,情場,能不能在飯局上獲得成功,並非取決於你實力有多強,而是取決於你能否洞察人心,深諳飯局潛規則。

那麼自己處於弱勢的時候,如何在飯局中成為贏家?如何利用飯局保護自己?如何識破飯局中暗藏的玄機?我認為應該在飯局中學會三個潛規則。

“煮酒論英雄”警示職場人:飯局上的贏家,都明白這三個潛規則

第一個潛規則:敬強

強者為尊,不敬則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在現實生活中,強者需要尊敬,並且強者也樂於別人尊敬。如果不尊敬強者,那麼就會遭殃。這是自然規律,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存法則,作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必須清楚的明白這個生存道理。

在煮酒論英雄這個飯局中,曹操就是強者,當時劉備只是一個寄人籬下的弱者。劉備作為一個志存高遠滿腹韜略的英雄,但是在曹操面前他卻從不敢承認自己是英雄,他這樣做表面是敬重曹操,實際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智慧,如果他敢承認自己是英雄,那麼最後就會遭殃。

因此這場飯局告訴我們,作為一個職場人,要學會敬強。這裡說的“敬強”並非是敬重自己的上司或者領導,而是敬重所有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強的人,例如公司那個銷售冠軍,公司那個最美的女士,或者公司那個最魁梧的人,這些看似與職場工作不相干,但是深諳“敬強”之道的人,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反而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還能得到援助。

“煮酒論英雄”警示職場人:飯局上的贏家,都明白這三個潛規則

第二個潛規則:守卑

寵不樹敵,絕焉。陋不論道,暴焉。堪親者非貴,遠之不辱也。

人在職場,當你得意的時候,不要持功自傲,這樣很容易樹敵。當你地位低微的時候,也不要講什麼大道理,應該明白“人微言輕,人貴言重”的道理,真正值得你親近的並非是權貴,真正的權貴不需要你去攀附,他們需要的是強強聯手。如果你非要這麼做,那麼最後受辱的就是自己。

曹操和劉備的這場飯局中,劉備雖然很弱,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攀附曹操的樣子,劉備的起家,也不是靠攀附權貴,而是結交和自己一樣懷才不遇的關羽和張飛。

在職場當中,為什麼要深諳守卑的潛規則呢?道理非常簡單,那就是強和弱不在一個層次,無論表面說的如何天花亂墜,事實上強者對你都是居高臨下的玩弄。就像曹操對劉備這樣,如果劉備不能卑微的自保,最後不但受辱,而且可能不會有後來的蜀漢王朝。

“煮酒論英雄”警示職場人:飯局上的贏家,都明白這三個潛規則

第三個潛規則:示缺

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長。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

真正的聰明人,都會故意隱藏自己的優勢,故意展示自己的缺點和弱點,愚蠢的人卻善於玩弄小聰明而掩蓋自己的缺點。

在三國,劉備寄居在曹操帳下,實際上就是想借雞生蛋,劉備的真正長處是籠絡人心,但是他在曹操這裡卻故意隱藏了自己的這個長處,反而整天把自己關在院子裡種菜。劉備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優點隱藏而故意展示自己的缺點呢?表面上是為了麻痺曹操,實際本質是他在曹操這裡根本籠絡不到人,當他察覺到曹操對他起殺心的時候,不顧一切的逃命了。

在職場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和劉備同樣的困境,當你在一個企業中沒有上升空間,也得不到實惠的東西,那麼就要隱藏自己的優勢,故意展示自己的缺點,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一個沒有上升空間的企業,你的優勢再強也是免費勞動力,不能等價交換所需利益,展示缺點雖不能帶來榮耀,但是卻可以保護自己既得利益。

官場,商場,名利場,從請託辦事到聯絡感情,從商場搏殺到官場陰謀,凡有人處就有飯局,凡有飯局就有輸贏! 在中國,真正能體現交際手段的便是這飯局,幾乎所有事情都是通過飯局來解決。 飯桌上談笑風生,暗地裡卻是笑裡藏刀。 成功,就是先弄懂人情世故!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