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過去大家多從服務的方面去解讀胖東來,關於胖東來的服務細節想必網上的傳播或多或少都讓你有所瞭解,太多的細緻服務體現,是文字都難以描述的。

但是,商品其實排名在服務之前,不應只講服務,不談商品。於東來說過:每一件商品都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有價值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尊重它,要愛它,把對顧客的愛、對自己的愛融入到商品中去,這樣的商品才是有靈魂的商品,才能更好的服務於顧客,服務於社會。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下面說胖東來超市:

顧客到超市,對油鹽醬醋、水果、蔬菜等商品的需求,是其第一原因和最主要的動機。人員服務的友善和環境的優美,只能往後排。顧客只不過是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順便體驗了停車場、衛生間等環境以及人員的服務。這個時候,胖東來的真本事就體現出來了。

首先,超市是胖東來自營的。

這就區別了國內大多數的shopping mall。比如萬達廣場,其引入的是華潤萬家、家樂福、歐尚等第三方品牌,並非萬達自營。敢於挑戰超市自營,是需要極大的決心和魄力的,因為太難了。從工廠源頭的挑選、物流、倉儲,到定價、銷售,再加上整個過程的損耗,任何一個環節控制不好,就沒有什麼利潤了。

所以超市這個行當的毛利率是極低的,刀片一樣薄。對團隊經營能力的挑戰是極高的。這就不難理解最近兩年家樂福、沃爾瑪等巨頭在大陸多個城市敗走,因為這本來就很難。

胖東來

是怎麼做的呢?

01、巨量採購,降低進價

要想壓低進價,沒有什麼秘訣,就是靠一條,多買。德國阿爾迪超市(在德國,阿爾迪幾乎虐死沃爾瑪),就是靠海量採購來降低進價。以汰漬洗衣粉為例,別家的超市一次進貨可能只有幾十噸,阿爾迪是直接買空你的倉庫。作為汰漬工廠,自然給阿爾迪最低的價格。

1995年,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經營的店面只有100多平方,但進貨已經開始用車皮計算了。飲料一車皮是六千件,吞吐量可想而知。增大購貨量,直接源頭採購,降低了進貨成本,產品的進貨價比家樂福有明顯優勢,甚至比批發市場還要更低。

而現在的中小型商業企業,因為自身的銷售量不足和管理採購團隊薄弱,不具備產地和源頭採購。因此,在為顧客提供優質的、差異化的商品和與其他中大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缺乏優勢。

02、精選商品,杜絕濫貨

在胖東來超市,可以買到膳魔師、虎牌保溫杯。可能上海、北京的朋友會說,這不很正常嗎?這要看在哪裡了,是一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即使連鎖做的很好的大潤發、歐尚超市,他們三四線城市的門店中,依然買不到膳魔師、虎牌。但是偏偏在新鄉的胖東來超市,可以買到。

再比如,在胖東來超市,你可以買到鵝蛋、鴿子蛋等並不常見的商品。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這就不難解釋顧客為什麼都要去胖東來了,因為只有胖東來能提供他們想要的商品,其他家沒有。說到底,還是商品驅動。

03、關於商品說明

現在家庭不粘鍋的使用越來越多,與之配套使用的鍋鏟不可以是鐵鏟或不鏽鋼的,因為會損壞不粘鍋的塗層,必須是硅膠製品。但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懂得硅膠鍋鏟的正確用法的,下圖就是胖東來超市的說明。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新買來的碗,不可以直接使用,要先煮沸消毒的,說明見下圖。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產婦生完小孩,需要恢復體力,紅糖是很有幫助的食品。但現在有不良商家,偷換概念,聲稱赤砂糖更好,以忽悠消費者。事實到底如何呢?胖東來超市給出了說明。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一桶食用油快吃完了,不少家庭會與新的一桶合併。冬天可以,但夏天不行。因為夏天溫度高,暴露在空氣中的食用油,可能會變質腐壞。一旦合併,新的一桶也被汙染了,提示見下圖。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買了食用油,如何煎出來一個黃亮好看的雞蛋呢?熱油中撒點麵粉,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做法見下圖。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保溫杯買回去以後,使用之前是要開水燙洗消毒的。提示見下圖。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果凍,是很多小孩子喜歡的食品,也是超市高毛利的商品。一般的超市,是鼓勵顧客購買的,而且越是雜牌子,利潤越高。但這就有了一個矛盾,雜牌子的果凍,很可能是香精和色素勾兌出來的,要不然沒有這麼高的利潤。但這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是有害的。胖東來超市,沒有想著掙這個黑心錢,而是提醒顧客注意食品健康與安全的問題。他沒有侮辱新鄉市民的智商和判斷力,而是切實的尊重了這個城市。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柿子,空腹是不能吃的。並且柿子皮也不能吃,更不能與螃蟹、蝦同食。胖東來的說明見下圖。這些個標籤很貴嗎?貼上這些標籤很難嗎?都不是。

關鍵在於,其他的企業不屑於做,或者懶得做。就是這樣的點滴,讓顧客喜歡到胖東來,不僅是可以滿足購物的需求,同時也是生活知識的學習,並且這個學習的過程,自然、輕鬆、有趣。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不誇張,實事求是。我們說零售,就是和顧客建立兩種聯繫:高信賴+強關係。胖東來就是靠著這樣的認真,逐步贏得新鄉這個城市的信賴。

04、商品陳列

胖東來超市的蔬菜是怎麼陳列的?

見下圖。一般的超市,為了追求利潤,恨不得將爛菜葉子也一併打包賣給顧客。但胖東來是站在顧客的角度,將枯葉修剪掉。價格是比同城其他超市高了一些,但是顧客依舊願意買。因為,顧客可以感受到這背後體現的一種尊重。對這種尊重,顧客願意買單,願意回報。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水果區的柚子,皮提前剝開,見下圖。這樣顧客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購買,不用擔心質量。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商品陳列,不是要的徒有其表的美,而是切實有效。何謂有效?就是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顧客的需求。

標價籤是超市與顧客交互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商品陳列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胖東來的標價籤,很是醒目。哪一種葡萄酒有優惠,是第二瓶半價,還是買一贈一,能不能兌獎,清清楚楚,非常方便顧客選購。這就是有效的陳列,方便讓顧客做出判斷。不要搞花花綠綠的繁複設計,顧客反而看不懂。零售工作,有效必須是第一位的。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一般的超市,會單列一個進口食品區。通常很小,不容易找到。胖東來超市,將進口餅乾置於整個餅乾區,這樣就方便了顧客挑選,不必再單獨去找進口區。這就是顧客思維,是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商品的陳列與佈局。而不是按照管理者的視角。管理者的視角誰都會,難的是顧客視角,從這點看,零售不是誰都可以做好的。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05、零售,最怕聽不到顧客的聲音

零售,從來不是單向的,不是我進什麼貨,你就得買什麼。應該是瞭解這個城市的需求,填補市場空白。即使是針頭線腦,也要有備貨。這是為了建立和這個城市顧客的信賴,只要你來,就不會讓你有買不到的失望。

有些商品,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建立和顧客之間的信賴關係。胖東來超市,在每一排貨架上,都放置了一個《缺貨登記表》,以統計顧客的需求。但筆者建議,是不是可以調整為一個二維碼,顧客掃碼登記。這樣顧客的記錄,在系統後臺可以完整保存,沒有遺漏,不必人工再整理。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胖東來超市的商品,都是精選過的,品質是其門檻,沒有濫貨。其商品定價並非新鄉最便宜的,反而是高於平均水平,但也並非暴利級別。這不難理解。只有一定的毛利保證,才有可持續的未來發展。零售,最終還是要接受利潤的檢驗。可以暫時的虧損,最終還是要盈利。

筆者不相信物美價廉這個說法,這很有可能是中國人的自欺欺人,因為這不符合常識。好的東西,必然有相應的成本在裡面。高級的零售,應該是要站著掙錢,要光明正大的掙錢。我就是明碼實價的告訴你,我就是賣的比別人貴。但我依舊有這個本事,讓你來我家買。即使貴,也讓顧客買的心甘情願。這才是高級的零售,這才是零售人應有的尊嚴。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06、人,是這背後的根本原因

不論是商品的說明,還是商品的陳列,要學會並不難。但為什麼胖東來只有一個呢?其員工激勵的最直接體現是高工資。作為一個四線城市,河南許昌當地的基本月工資較低,胖東來員工的收入絕對領先同行,基層員工都能拿到3000元左右(包括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

此外,所有員工到年底還可以拿到一筆分紅,這筆錢來自公司的淨利潤再分配,所以哪怕是胖東來的一名保潔員,年收入也高達四五萬元。

於東來主張把財富分配給員工,一直堅持從公司的淨利潤中拿出50%對員工進行財富再分配,多賺多分,少賺少分;從2000年開始於東來決定把公司股份分給員工,現在他只保留了10%的股份。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明白了為什麼胖東來的成功難以複製。於東來是企業的創始人,他才有如此之魄力。也只有企業的所有者能做到。若是於東來只是一名職業經理人,還能做到這一切嗎?老闆肯定不允許。

胖東來的成功,不只是靠服務,還有這些......

07、如何對待人,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把人當做麻煩和負擔。領導若是如此看待下屬,就會百般折磨,見不得下屬閒下來一分鐘,更談不上培養下屬,因為怕被替代。這樣的團隊,是不會有什麼生產力的,有的只是宮鬥和陷害。應該是把人當做資源和財富。看看名詞解釋,HR為什麼叫人力資源,就是如此。

企業,其實是一所學校,要把對人的訓練和培養當做最終的目的,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順便做成了一件件的事,交付了一件件的成果。對於胖東來,我們容易陷於表象,對其背後的人力資源方針鮮有深刻的研究。

於東來曾經說過:想把你的團隊做得非常優秀,最起碼要有方法。很簡單,假如現在一年掙一千萬,你能拿五百萬給大家分了,相信一年比一年好,做企業最低的標準要把百分之五十給你創造團隊的人分享”。企業,依靠員工獲得商業成就,最終一定要反哺員工。畫餅最多一年,一年以後,終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不能畫餅,那是對人智商的侮辱。

在這個城市的厚重與滄桑面前,任何企業都是過眼雲煙。城市一旦不認可不接納,最終企業只能灰溜溜的滾蛋,你所謂聲稱的強勢,不值一毛錢。做零售,不要高估了自己,要懂得感恩,懂得敬畏市場,敬畏顧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