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以後,你願意陪我一起吃苦嗎?” “我不願意”

人家姑娘本來在平坦的大路上走得好好的,憑什麼要被你拉下泥潭?

柚子大學畢業後,在一線城市工作。去年認識了現在的男友,在同一個城市工作,談了一年多,前段時間在考慮結婚的事。

“結婚以後,你願意陪我一起吃苦嗎?” “我不願意”

在戀愛期間,她幾乎從不過問男友經濟方面的事情,覺得既然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年薪十幾萬,算是有經濟來源的,這方面應該不成問題。

可在倆人商量結婚的時候,柚子才瞭解到,工作十幾年,男友幾乎沒有存款。男友平時花錢也不是特別大方,兩個人住在一起,柚子不分你的我的,也拿出自己的工資作為兩個人日常生活的開支。

那他工資哪兒去了?為什麼存不下錢?

“結婚以後,你願意陪我一起吃苦嗎?” “我不願意”

柚子的男友據實以告,他來自十八線小城的小村,父母老實巴交,靠打零工供他上大學。所以在工作幾年之後,他拿出所有的積蓄,以父母的名字給他們在小城的城區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

小城的房價不高,柚子的男友是全款買的。“我爸媽這麼多年不容易,我買套房子給他們養老是應該的。”他對柚子說。

男友還有一個弟弟,上學時成績不好,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後來有人說媒,一拍即合,當即訂婚。

當時,未過門的弟媳婦就要求,婚後不願意跟公婆住在一起,要求他家再買房。

柚子男友的父母又把期盼的眼神投在了大兒子的身上:

“你弟弟沒什麼本事,賺得都是血汗錢,好不容易說門親事,不能黃了,你是哥哥,工資那麼高,你得幫你弟弟一把。”

看著老淚縱橫的父母,柚子的男友咬咬牙,以弟弟的名字貸款在小城又買了一套三居室,毫無疑問,貸款又是他在還。

“結婚以後,你願意陪我一起吃苦嗎?” “我不願意”

婚事操辦,柚子的男友出錢出力。弟弟結婚之後,先是生了個女兒,再生了個兒子,他們小夫妻在一家工廠做工,倆孩子父母帶著,平日小夫妻還去父母那裡蹭飯。

“你弟弟他們工資不高,兩個孩子撫養起來吃力,你是哥哥,還沒結婚,用錢的地方不多,你能幫襯點就幫襯點。”

於是,柚子的男友又幫襯了,除去貸款,每個月再打給父母幾千塊錢作為生活費。

柚子的男友是在他向柚子求婚後坦白這一切的,柚子當時就愣住了。

“結婚以後,你願意陪我一起吃苦嗎?” “我不願意”

柚子問他:“你把一切都給了別人,你拿什麼跟我結婚?”

想不到,男友一聽這話就火了:“他們是我的父母,是我的弟弟,都是我的家人,不是別人!我對他們好是應該的!”男友理直氣壯。

“假如結婚的話,你家出多少彩禮?我們在哪裡結婚?房子怎麼辦?”這些都是現實問題,柚子不得不問。

“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還要彩禮?那是賣女兒!咱倆不搞這一套!”

“結婚也簡單,咱們暫時先租房子結婚,等我把家裡的貸款還掉了,我們就一起存錢買房子,我們倆的工資加起來,沒有幾年也就能存夠首付了,好嗎?”

“柚子,我是真心愛你的。結婚以後,你願意陪我一起吃苦嗎?”

“結婚以後,你願意陪我一起吃苦嗎?” “我不願意”

柚子心亂如麻,一方面確實對男友有感情,一方面又覺得未來沒什麼希望。

柚子跟男友提出,能不能讓他爸媽把他們那套房子賣了,幾年下來也升值了不少,加上柚子爸媽的全力支持和自己的積蓄,在深圳付一套小居室的首付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想不到,不僅男友不同意,男友的父母和弟弟也跳出來表示反對。

柚子把這事兒告訴了自己的爸媽,爸媽態度很堅決,要求柚子跟男友分手,不同意這門親事。柚子便跟男友提出分手。男友冷笑道:“哼,我算是看出來了,你跟別的女人沒什麼兩樣,還不是物質、拜金?還不是嫌貧愛富怕吃苦?”

有這麼一種歪理——在感情裡,一旦因為錢而導致兩人的情感有了波動,出了裂痕,那就是女人的錯,是女人的貪婪虛榮,是女人的物質,是應該被鄙視的。

事實上,婚姻是兩個人的結合,應該是讓兩個人都過得更好,而不是讓人過得越來越差,越來越潦倒,不然還不如單著。

當一個男人理直氣壯地問你:“結婚以後,你願意陪我一起吃苦嗎?”

請你們告訴他:“我不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