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營銷“陷阱”越來越多,上當受騙如何維權呢?

微信營銷“陷阱”越來越多,上當受騙如何維權呢?

一、在微信朋友圈交易時,一是要了解清楚賣家的真實身份信息;二是要保留相關的聊天記錄,大件物品最好籤訂書面的買賣協議;三是要保留銀行、支付寶等匯款、支付憑據,一般接受匯款的賬戶同賣方身份要相符。

二、購買到不符合質量的產品,可以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三、知假售假的代購、朋友圈商家的一些行為很可能觸犯了《刑法》。如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四、針對對方商家的:

1.消費者投訴熱線:12315(異地投訴加撥區號)

2.中國電子商務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www.100ec.cn/zt/315/

3.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微信公共賬號:DSWQ315(網購投訴平臺)

4.中國消費網:http://www.ccn.com.cn/

牢記維權電話,出現問題可向當地消費者委員會求助,必要時可向警方求助,經協商調解無效後,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針對個人私下交易:

微信購物多屬於個人私下交易,不受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但如果微商在銷售過程中,有違法或侵權行為,則可按照相關民事法律處理,如《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要求對方承擔違約或侵權責任。

2、當地派出所報案,以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需瞭解對方身份信息,如有身份證複印件、身份證號碼等方可起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