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區九保村駐村:村裡有個“智囊團”

 用汗水澆灌鄉村蛻變,用腳印承載殷殷期望……宣州區九保村駐村工作隊組建以來,紮根基層、深耕細作,想方設法為村民致富找方子、為鄉村發展謀路子,充分發揮了“鄉村振興智囊團”的作用,得到當地幹群的高度評價。

  貼心幫扶促增收

  眼下正是青蝦上市的時節,朱橋鄉九保村村民李家榮格外忙碌。冒著高溫在40畝青蝦塘裡勞作,雖然辛苦,但李家榮的心裡卻很有奔頭。“能掙著錢,再苦再累也願意。”李家榮說。

  李家榮原先在村裡流轉了70多畝田地種植水稻,近年來,受價格等因素影響,種植效益日下,最低時每畝田一年的效益只有200元。去年開始,李家榮在工作隊的幫扶下嘗試進行青蝦養殖,15畝蝦塘每畝年收入實現2000多元。嚐到甜頭後,李家榮今年又將蝦塘擴大到40畝,青蝦養殖搞得紅紅火火。

  從莊稼漢到養殖戶,除了自己的學習和摸索,最少不了的就是駐村工作隊的幫扶。李家榮介紹,開展青蝦養殖後,工作隊提高了到訪頻率,及時瞭解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並予以解決。今年,工作隊又積極為李家榮申報“致富帶頭人”稱號,為其青蝦養殖事業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李家榮是九保村脫貧致富的典型,也是該村駐村工作隊開展幫扶的一個縮影。“九保村外出務工人員多,剩餘農村勞動力思維較為保守,在傳統糧食種植效益偏低的現實下,我們希望樹立養殖戶典型,來帶動其他村民開展養殖或改善種植結構,從而提高收入。”九保村駐村專幹陳偉林說。

  正是在工作隊的倡導下和養殖戶的帶動下,更多的村民通過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實現增收。如今在九保村,開展生豬養殖、生雞養殖、牛蛙養殖、青蝦養殖的村民大有人在,駐村工作隊也竭盡所能,為他們提供技術、政策、資源上的支持。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才能沉澱真情。工作隊駐村以來,隊員們跑遍全村18個村民組,詳細瞭解村民們所需所求,並想盡一切辦法為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機耕路不暢通,工作隊找到道路工程公司,要來石碴進行鋪墊;農田灌溉電路改造,工作組積極外聯,要來了100根電線杆;工作組不僅將每年3萬元的工作經費捐給村部,還向幫扶單位爭取資金8萬元,用於改善村部辦公設施。有人笑言“工作隊是在為村裡化緣”,但工作隊每個隊員都有這樣一個信念:一定要為村民多做實事。

  創新形式助“扶志”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九保村已於2016年實現貧困戶全部脫貧、2017年貧困村出列摘帽。但扶貧過程中出現的等、靠、要的現象還存在,相對於物質上的貧窮,治癒‘精神貧窮’依舊迫切。”九保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吳曉東認為,相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扶貧來說,道德和志氣成了精準扶貧工作中最難幫扶的“角落”,因此,“扶志”也成為九保村駐村隊工作的又一重點。在實際工作中,工作隊堅持物質與精神雙管齊下,創造性實施“以德扶貧”新路徑,通過扶德、扶志、扶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這其中,愛心超市是駐村工作“扶志”工作的一大亮點。

  4月25日,九保村愛心超市掛牌成立,成為全市首家愛心超市。愛心超內市物品主要包括農資、生活用品,資金來源依靠社會捐助、幫扶單位捐助和扶貧資產收益。超市會員由各村民組民主評議產生,幫扶幹部、包村幹部、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兩委”成員、黨小組長等組成集體評議組,結合積極發展產業、主動配合幫扶等6項目標準進行量化考核並公示,考核結果彙總產生超市購物積分,在愛心超市進行消費。目前,愛心超市共有會員105人,今年6月12日開展第一次積分兌付活動,共兌付價值8900元的愛心商品。

  “超市會員由村民自主評議選出,積分考核也有明明白白的標準,誰享受?村民自己說了算;享受多少?也得要靠村民自己實打實地幹。”九保村村委鍾峻峰認為,除了解決以往捐助物資分配糾紛外,愛心超市的開辦和運行,更大的作用是充分調動立卡戶和困難戶們的發展積極性,激發每一位貧困村民自身脫貧的信心,讓“比著幹”成為常態,讓脫貧成為共識,讓他們自覺、積極、愉快地參與到脫貧攻堅行動是最為關鍵的一項工作,讓“扶志”真正落到實處。

  當好發展“智囊團”

  “駐村工作隊隊員日常工作中,接觸有效信息更多、對鄉村發展也有著較深的思考,所以工作隊要把信息、資源往村裡引,為村子為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在吳曉東看來,除了幫扶村民脫貧致富,工作隊另一重要任務就是要當好鄉村發展的智囊團。

  為了當好這個智囊團,工作隊積極走訪黨員幹部、致富能人,與村民一起探討脫貧致富的新路子。調研後,工作隊釐定了“農業結構調整促增收”的改革方向,並對此進行了有益探索。工作隊與農業企業密切溝通,引進蔬菜生產與加工項目,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幫扶農民實現增收。目前,公司已在九保村陶村組流轉土地20畝,建立蔬菜實驗示範基地,根據計劃,2-3年內實現蔬菜種植4-5千畝。此外,通過工作隊的積極外聯,又一食用菌栽培項目將在九保村落戶。通過改善種植,農田效益有望實現數倍增長。

  除了種植結構的調整,工作隊還建議,充分利用九保村“城郊”區位優勢發展休閒旅遊觀光。為此,工作隊還聯繫到高校團隊,為九保村發展制定規劃。接下來,該村將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為後期發展鋪好路子。

  “現在村裡有扶貧車間、有光伏發電項目,工作隊現在又為我們爭取了蔬菜和食用菌的種植加工項目,將來咱們還要打造旅遊觀光項目,村民不但實現了脫貧,更要朝著致富努力。”如今,說到九保村的未來,村民們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