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我們終於活成了父母想要我們活成的樣子

在1400年前隋煬帝創辦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這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人才選拔方式。而在今天卻成了一個讓家長痛苦,讓孩子痛苦,讓老師痛苦,讓社會痛苦,以及讓所有人都不會好過的中國式教育。

就拿我自己來舉個例子吧,從小我就被教育要聽話,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不聽話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自己小時候比較調皮搗蛋,然後我媽就說你看那誰誰誰(隔壁家小孩)怎麼怎麼樣.所以我一直有個敵人叫做隔壁家的小孩。

小時候我們每個人大概都聽過一句話:“你要好好讀書,讀好書將來才會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這句話放在不同的年代,判斷的方式也不同。如果放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那個知識改變命運的年代,那個這句話是被人多接納的。但是放在現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這句話在本質上有了很大的出入。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大家沒有太多讀書的機會,於是他們把希望寄託給了下一代,這也是繼承了前人的思想,而不是教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怎樣生存。

現在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認知就是老師佈置作業,背誦答案,應付考試。從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很多學生成為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中國的高考,被譽為現在最為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可是真的就那麼公平嗎?

中國式教育,我們終於活成了父母想要我們活成的樣子

北京大學各省市錄取比


在北京每190個考生裡就有一人可以考上北大,而在安徽每7826個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學生考進北大的幾率是安徽學生的41倍,是廣東的37倍,是貴州的35倍,河南的28倍。而在上海,上海考生靠近復旦的機會是全國的53倍,是山東的274倍,是內蒙古的288倍,所以正真決定高考的不是成績,而是戶籍。

中國試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家長有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你考到全班第一名,暑假就帶你出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學,我就給你買最好的電腦。這樣的獎勵方式,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的愛是有償的。家長還總是限制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情,父母總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當孩子對一件事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家長視而不見。把孩子的愛好和夢想扼殺在搖籃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現在家長共有的思想,但是大多數家長都是一味的追求分數,施加壓力,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學會接受一個人本來的樣子。每個家庭需要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是個孩子成長的土壤,這個土壤真正的意義在於,孩子在這個土壤裡充分的去滋養自己,發展自己。孩子也會成長,他有自己的成長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