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飛鴿傳書是否存在?信鴿是怎麼知道送信位置的呢?

現代社會信息傳遞非常方便快捷,手機電話及各種通訊工具能保證信息的即時傳達。但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相隔兩地的人們想要說上幾句話難如登天,只能用飛鴿傳書。這一方法在古裝劇中屢見不鮮,但筆者相信,許多朋友對飛鴿傳書都存在著一個疑問,鴿子是怎麼知道送信的地址呢?下面,筆者就來為大家揭秘。

古代的飛鴿傳書是否存在?信鴿是怎麼知道送信位置的呢?

其實飛鴿傳書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神秘,飛鴿傳書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程傳信”,另一種是“往返傳信”。其中,單程傳信在古代更為常用,因為其使用方法最簡單。

單程傳信:

鴿子具有歸巢的天性,鴿子在某個地方長大,日後不管帶它走到了多遠,它都會飛回去。所以古代養信鴿的人就抓住了這一個特點。一般會在某個固定的地方建一個巢穴,平時再對鴿子進行專門的訓練。比如先放飛50米,然後再放飛100米,慢慢加大訓練距離,鴿子會自己尋找參照物。下次主人有事出遠門的時候,隨身帶幾隻鴿子,有要事的時候再將書信綁在鴿子身上讓鴿子飛回去。

古代的飛鴿傳書是否存在?信鴿是怎麼知道送信位置的呢?

往返傳信:

其訓練方式更為複雜,而且條件限制很大,一般這種方式僅適合於固定地點短程傳信。訓練方法為,在A、B兩地分別建一個信鴿巢穴,白天讓信鴿在A地進食,晚上再把信鴿帶回B點休息。長此以往,便會讓信鴿養成白A晚B的習慣,從而也就可以往返傳信了。

古代的飛鴿傳書是否存在?信鴿是怎麼知道送信位置的呢?

以上就是飛鴿傳書的奧秘,當然,若逢需要傳遞極其重要的信息,一般都會用比較保險的信息傳遞方式,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信鴿在途中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