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凶:意義感的匱乏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公眾號:夢冰的森林(mengbingdesenlin)

韓國女星崔雪莉的自殺,再一次把心理健康這個命題推向大眾。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她在慶祝出道14週年的時候,曾經發出一封手寫信:

我最近忙得甚至忘了什麼時候出道,一點精神也沒有,就只是看著前方前進。

但是因為沒有忘記這些還為我祝賀的大家,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過去的生活和今後的計劃真心地支持。想成為能給大家帶來溫暖的人 。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從2010年至今,自殺率已經降低了9.8%。即便如此,每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身亡。

01 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就能生存

教育學家石中英討論“自殺”這個現象時說:“不管引發自殺者採取自殺行為的具體事件是什麼,也不管自殺者屬於哪種人格類型。真正直接引發自殺者在某一時刻下定決心結束自己生命的,是人生意義的匱乏。

相反,當我們充滿意義感,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能夠被安撫、所有的苦難都可以度過。

心理學家Viktor Frankl是二戰期間的猶太人,原本他獲得了美國的國籍,可以逃離納粹德國。但是因為父母兄弟不能同行,他決定和妻子留在德國,他和家人還是不幸地被抓進奧斯維辛集中營。三年的時間,他輾轉4個集中營、受盡折磨九死一生。而他的父親、母親、哥哥和妻子,相繼還是死在了集中營毒氣實驗當中。

和他一樣被關進集中營的人都說,如果不活著走出集中營,他們承受的痛苦將毫無意義。他卻覺得,

如果集中營所有的苦難是沒有意義的,那麼就不值得承受。他為自己設置了一個意義,做一個監獄心理學的研究者。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他把自己定義為監獄心理學的研究者,想象著自己在出獄後進行演講的場景。每當覺得痛苦難忍的時候,他就開啟自己的“意義模式”,把自己同時當做“實驗體”和“研究員”,分析自己心理狀態的變化。囚徒都質疑“為什麼活著”、難以承受生命之苦的時候,他成為奧斯維辛集中營存活時間最久的人。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戰後,他從集中營裡面被救出來,他只花了9天的時間,就完成了著作《追尋生命的意義》。這本書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他繼續關於“人生意義”的研究,開創了和弗洛伊德、阿德勒齊名的維也納心理學第三流派——意義療法和存在主義分析。

02 怎樣尋找人生的意義?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課題,就是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然而應該怎樣尋找呢?Frankl認為,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途徑來發現生命的意義:

(1)通過創造一種工作或者做一件實事;

(2)通過體驗某件事或遇見某個人;

(3)通過對不可避免的痛苦,保持勇敢的態度。

(0)先決條件:接受自己的不一樣

找自己人生意義的第一步,是承認自己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是獨一無二,如果不能承認自己的“異樣”,即使把人生意義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不敢去追求。

日本有一本小說《人間便利店》獲得了芥川文學獎,並引發日本社會對“人生意義”大範圍的探討。

故事裡面,惠子從小缺乏共情的能力,表現出社交能力的極度愚鈍,使所有的人都忍不住疏遠她。不知道該怎樣生活的惠子,活得迷失而惶恐,渴望一本人生說明書。人生沒有說明書,但是便利店有。她去便利店兼職,看到其他人都討厭的冗長服務規章時,她忽然從中找到了安全感。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然而18年只在便利店兼職、不交男朋友、不擴展自己的社交圈,一切都讓惠子覺得安心,卻使周圍的人覺得“不正常”。為了安撫他們的不安,惠子假裝自己其實有病,不能夠全職工作,後來乾脆辭掉了便利店工作;和一個廢宅協議同居,她出錢養著廢宅白羽先生,讓他假裝自己的男朋友。這樣的人生,讓周圍的人覺得“正常”了,卻讓她重新陷入意義感缺失的恐慌中。

好在,故事的結尾,當一家便利店的門鈴聲響起,惠子覺得自己彷彿受到了“召喚”,不自覺地走進去調整標籤、擺放貨物、和顧客打招呼。直到此刻她才明白:“哪怕我是個異樣的人、哪怕吃不飽暴屍荒野,我也沒辦法逃離這個事實:我是為便利店而生。” 她甩開白羽先生的手,不再去“假裝正常”,決定接受自己的不一樣、坦然接受自己的道路。

小說雖然是虛構,情節也十分戲劇化,但傳達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異類。我們身上總有一些東西,是沒辦法納入其他人的價值體系裡的。人們相互批判,相互規勸,然而,人生什麼時候變成了一條既定的路?

每一個人的人生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無所謂大小。能夠接受自己的不一樣,才能有實現意義的機會。

(1)通過創造一種工作或者做一件實事

康拉德在小說《黑暗之心》當中說:“我不喜歡工作,但是我喜歡工作的內涵——一個發現自我的機會。”

工作不僅僅是賺錢的方式,也是我們收拾自己內心的機會。在工作當中,我們被迫要和不同想法的人,共同完成同一個目標。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更容易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完成什麼目的。更不要說,“成就感”本身就是很強的幸福感來源。

至於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巨人的工具》當中提供了一個建議:可以在有辦法挽回的情況下,嘗試三四個月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很有可能,我們真正開始做了,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

(2)通過體驗某件事或遇見某個人

某一個人,某一個瞬間,都會讓我們覺得人生充滿意義。Frankl實際上是在離開集中營之後才知道妻子也過世了。他的妻子是Frankl能夠堅持下來的重要原因。

在所有的文化當中,人與人之間的愛都被頌揚。日本文化更是不厭其煩一遍一遍重複“守護自己最珍重的人”。二次元大火的《海賊王》《火影忍者》等等,無一不是於“羈絆和夢想”兩大主題的故事。

十年前,韓國有個綜藝節目,讓一位丈夫給患了絕症的妻子穿上白色婚紗。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丈夫掩面而泣。妻子問在哭什麼,他說:“因為你太美了,我竟然不知道你這麼美。”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妻子並沒有能如大家所願,最終離開人世。十年後,節目組再次找到這位丈夫。這位丈夫接受採訪時,顯得十分平靜。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人與人的羈絆,幫助我們尋找到意義感。珍重身邊每一個值得珍重的人,學會不求回報的守候。

(3)承認自己有選擇勇敢的權力

我們預言的恐懼會成真;我們過分的渴望反而會得不到。所以,Frankl才會讓他的受訪者們主動去除他們害怕的東西。

Frankl的意義療法有個核心思想——“意志的自由”。他認為,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當中,都具有選擇人生態度的自由。正如他自己的遭遇,他雖然沒有辦法逃避納粹的折磨,但是他能夠選擇自己面對這段經歷的態度。

美國有個著名的女性權益法——艾琳法(Elin's Law),這個法案被美國31個州認可通過,並得到奧巴馬任期聯邦層面的簽署支持。

而這個法案得以通過,離不開一位艾琳的努力。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艾琳在未成年時,遭遇了來自親人和鄰居長達6年的性侵犯。這給她帶來了極具毀滅性的心理壓力,她說,她在高中的時候面臨兩個選項:一個是任由自己沉淪,讓不幸的回憶充斥自己一生;而另一個選擇,正面做出選擇,讓其他人不必和自己有一樣的經歷。

最終,她決定讓給自己帶來創傷的事情,轉化成一份使命。她倡導了預防兒童性侵法案“艾琳法”,讓未成年人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

在一次採訪當中,有記者問霍金,“你不覺得生活讓你失去太多東西了嗎?” 霍金回答說:“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每40秒謀殺一個人的元兇:意義感的匱乏

每一個的人生,痛苦的經歷在所難免。人生具有選擇權,承認自己面對痛苦具有選擇權,停止抱怨、接受挑戰,生命才可能有意義。

最後的最後,引用周國平在《人與永恆》當中的一句話:“尋求生命的意義,所貴者不在意義本身,而在尋求。”

--------------------------------

關注我們,及時看到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分享!

用生命影響生命,和你一起變為有趣的靈魂!

公眾號:夢冰的森林(ID:mengbingdesenl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