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正房唾骂小三无耻,却管不住自家男人的裤腰带。

小三一脸无辜,若你风情万种,他怎么会爬上我的床呢?

渣男更是理直气壮,反而觉得自己两头为难,受尽了苦头。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出轨寻爱的戏码,在屏幕上出演的太过频繁,以至于有些许视觉疲劳。

当大部分影片还聚焦于男欢女爱的撕扯中时,《谁先爱上他的》将同性恋群体的面临的社会窘境搬上荧屏。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作为2018年屈指可数的同性恋题材影片,撇开影片的拍摄手法、叙事结构、表达技巧等艺术层面的东西不说,这部影片在选题上做了大胆的尝试。

可就是这部尝试解开同性恋面纱的电影,却被观众大呼“三观不正”,近乎流产。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这部影片的脉络其实有两条。

一是借心理医生将整个故事串起来。

影片巧妙的将儿子宋呈希、女主刘三莲、同性恋宋正远和高裕杰通过心理医生这个纽扣串联起来,从而形成前后照应的完整故事。

二是借刘三莲(谢盈萱 饰)的感情线表达影片诉求。

从最初的歇斯底里,到后来的无可奈何,再到影片结束的接受现实,选择原谅,刘三莲的感情变化将影片的主题推了出来。

丈夫宋正远,突然有一天跟刘三莲说,他喜欢的是男人。

更不解的是宋正远决定在喜欢同性这件事上搞些事情,而不是选择安然度日。

后来宋正远因病去世,唯一留下来的保险金,受益人却是那个“小三”,而她跟儿子没有分文。

刘三莲本能的选择四处撒泼,为自己争取利益,为儿子讨说法。

那个时候的她像极了一头发疯的野狗,被人抛弃,逮谁咬谁。

儿子讨厌她,众人鄙夷她,只有她自己明白心中的苦。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刘三莲需要通过夸张的举动来平复,就像越自卑的人在人群中越要做些古怪事,以求安慰。

在度过了最初的躁动期后,刘三莲明白,丈夫的确是同性恋,而自己也确实被骗婚多年。

儿子是亲生的,但并不是爱情的结晶,只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存在罢了。

婚姻是真实的,但并不是幸福的归宿,只是完成长辈所谓的传承罢了。

连婚姻的组成都是虚假的,何况是爱情呢?

刘三莲痛彻心扉,找到为儿子疏导心理的心理医生,迫不及待的倾诉长此以来的压抑。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跟我讲实话,他在骗我”。

“那我还真的笨,我被他骗了一辈子”。

“从来,从头到尾,十几年了,没有一句实话”。

“全部都是假的吗?就没有一点点爱吗?就……一点点……”。

刘三莲问心理医生,其实她心里比谁都清楚。

对于同性恋丈夫来说,此前的耳病厮磨无非是逢场作戏罢了。

如果是出轨,最起码有曾经相爱的佐证,而丈夫告诉她的是,他是同性恋,他喜欢男的。

十几年间关于爱情的所有信念瞬间土崩瓦解,所有美好的生活幻想终究还是要被现实蹂躏。

这是刘三莲在整部影片中哭的最真的一次。

在这之前的哭喊、流泪、折腾都是在表演给别人看,让别人知道她的痛苦和不容易,而只有此时的失声,才是她内心真正到达了绝望边缘。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影片的情绪被刘三莲成功带动到了高潮,而后又返璞归真。

刘三莲再怎么痛苦还是要回归生活的,就像我们一样,前一夜醉的哭天喊地诉伤悲,第二天还不得起床挣干粮?

但真正的哭过就是哭过了。

自此刘三莲开始接受丈夫骗婚的事实,逐步走进了解丈夫的身前生活。

她看到,一个同性恋患者的挣扎和无助,她看到,丈夫临死之前所爱的阿杰的痛苦和伤悲。

在宋正远去世百天的时候,阿杰拖着断了的腿撑着把舞台剧演完,不为别的,只为爱情。

阿杰爱宋正远,爱的比刘三莲还要早,比刘三莲还要真。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他为了给宋正远看病,从地下钱庄借钱给他治病,他在宋正远最后的日子里日夜陪伴,从未离开。

而那个时候,刘三莲正生活在悲痛和愤怒中不得自拔。

随着舞台剧的落幕,刘三莲选择接受现实,选择原谅。

而此刻与整个世界和解的她,也显示出母性特有的母爱光环。

母子和解,回归平静。


骗婚,这个在同性恋世界里绕不开的话题,终究是被搬上屏幕了。

在这个骗局里,谁也没有尝到甜头。

骗婚者,违背初衷,选择屈从于整个世俗,而被骗着浑然不知,待到如梦初醒,撕心裂肺,余生是痛。

相比那些出轨事件,骗婚可耻又可悲。

当你发现打败你们婚姻的不是柴米油盐,也不是妖艳无比的小年轻,而是来自异性和托付终身的另一半之间的勾搭,你是不是觉得挺可耻?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当你仔细思考,才发觉世上还有人连选择爱同性还是爱异性都要挣扎,但却最终不得不向世俗低头,掩人耳目时,是不是又觉得非常可悲?

骗婚,骗过的是世俗的眼光,却是往双方心间戳到子,一刀比一刀深。

“小三”!

“我不是小三,我是小王”!

这期间到底藏着多少的无可奈何和破碎不堪的勇气呢?

-End-

《谁先爱上他的》:比起出轨,骗婚显得更可耻,更可悲

你怎么看待同性恋者骗婚现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