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背《論語》免費遊三孔,這些經典語句一定要背下來

會背《論語》免費遊三孔?

這真的不是開玩笑哦。曲阜的三孔景區現在長期開展“背《論語》,免費遊三孔”的活動,只要能在規定時間內背出隨機抽取的《論語》內容,就可以獲得證書,用這個證書在一年內可以免費遊玩三孔景區一次。

這充分驗證了一個真理——多讀書總是好的。我們在讀書時一定都背過《論語》,那些經典的句子你還記得嗎?

會背《論語》免費遊三孔,這些經典語句一定要背下來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求學篇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學了知識然後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君子不會致力於飲食及居住環境上追求安飽,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謹慎地說話,又能主動地向志向行為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這樣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望文生義,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故知新)

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懂得了仁義的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舉一反三)

不到他(她)努力想弄明白卻不得明白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她)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教給他一個方面,他卻不能以此來說明另外三個方面,就不要用同一種方法重複教他(她)了。

9、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發憤研究學問,常常忘記吃飯,一旦有所收穫便又高興地忘記了憂愁,連自己的漸趨衰老也沒有感覺到。

10、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古代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於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然後去為國家、人民服務),現在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於給別人看(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作為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韌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到了每年天氣最冷的時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堅韌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於改變初心。

品德篇

15、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仁德很遠嗎?我想要為仁行善,那麼仁德就自然而然的到了,而不必去想著天天怎麼追求仁德,太刻意反而是虛偽做作,心存善念。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自身言行正當,即使不下命令,別人也會跟著行動;若自身言行不正當,即使三令五申,別人也不會跟著行動。

17、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花言巧語,裝出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心裡不會有多少“仁德”(這種人不會有真正的愛人之心)。

18、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有了過錯,別人都能看到;改了,人們都會敬仰他。

19、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20、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一個人的高尚的品質和外在的表現一致,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21、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樣(只有一種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環境都能發揮君子的作用)

2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卻可用小事情考驗他。

2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殺身成仁)

有志之士和仁人,不會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只會勇於犧牲來成全仁。

24、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講解】做不應該做的事從而做官發財,對我來說,好比是天空浮來浮去的過眼煙雲。

2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聰明的人不會疑惑,實行仁德的人會憂愁,真正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2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聰明智慧的人愛水,有仁德的人愛山。聰明智慧的人愛活躍,有仁德的人愛沉靜。聰明智慧的人快樂,有仁德的人長壽。

27、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在實行仁德之事的時候對自己的老師也不要謙讓。

2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29、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靈公》

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真叫過錯呢。

30、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君子不因為別人的話說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為別人的品德不好就廢棄他的正確意見。

31、孝弟(tì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根本。

3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看見賢人就應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則應在內心自我反省有無類似缺點。

3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不怕東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貧困而怕不安定。

處世篇

3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君子胸懷坦蕩,無憂無慮;小人心胸狹隘,常常憂愁哀慼。

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不怕別人不瞭解我,怕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

36、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別人也不會尊重你),學習的知識就不會紮實。做人重要的是講求忠誠,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錯誤,就不要害怕改正。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自己要在社會上自立,就要使別人能在社會上自立;自己要在社會上通達,就要別人也能在社會上通達。

38、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名分正當,說話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說話必須理由正當而充足。

3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4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人家惡事。

4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自古以來,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對政府不信任,國家就立不住。

4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一個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麼可以做人!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勝任工作,必須先學好本領。

45、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論語·季氏》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實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46、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見到自己應當做的正義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

4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憲問》

凡事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避開怨恨了。

哲理篇

48、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 《論語·八佾》(盡善盡美)

孔子談到《韶》這一樂舞說:“美極了啊,又好極了。”

4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過問那方面的政事。

50、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過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將來的事來得及改正。

51、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不求速成,不要圖小利。想求速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譯文參考網絡,翻譯如有不妥,歡迎留言討論。

我不是懶

我只是慢

喧囂的世界

我們一起做一隻樹懶

在書的世界裡慢慢體味生活

樹懶讀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