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只要给我15秒,我就可以让你爱上我。”


说着,“千颂伊”一边撩动着栗色长发,嘟起嘴扮作猫咪,嘴边浅浅梨涡,既能魅惑,也能娇俏。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等等,待你定睛辨认一番,“千颂伊”长发下的那张圆脸蛋和敦实身形……


这不是我国喜剧界翘楚贾玲女士嘛?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人们早就看腻了偶像剧中俊男靓女的传统组合。


贾玲才是剪辑圈大佬们的心头好。最近,不少人用剪辑软件将贾玲和当红的偶像男星(们)凑成“一对儿”,合力形成贾玲CP宇宙。


权志龙、许光汉、易烊千玺、朱一龙?呵,谁也逃不过你玲的神秘魅力。


在B站,她先是与南韩顶流权志龙上演名场面“霸道总裁爱上保洁小妹”,伴随洗脑BGM“迷魂记”,你玲穿着保洁服,抛了记媚眼,嘴里念叨着:


“每个男人见到我都会无法自拔。”


权志龙则成了在五万平米大床醒来,名下上百家公司的男主角。在标准玛丽苏式相遇中,他就这么被“耿直又不做作”的保洁小妹贾玲吸引了。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对了,这位南韩顶流和贾玲女士还有专属称号——“甲(贾)醛(权)CP”。(一入CP深似海,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你迈进这个圈子可能就出不来了。)


靠台剧《想见你》破圈的新晋小生许光汉,在剪辑手的奇思妙想下,他穿着衬衫仔裤向学姐“黄雨玲”羞答答地告白:“我喜欢你”。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充满青春气息的台剧《想见你》1秒变作乡村爱情故事——《想见玲》。


还有B站巨作:贾玲与朱一龙的《家有河东狮》。看完你才发现,原来壮实乐观的贾玲搭配起孱弱美男子朱一龙,别有一番滋味。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看完视频,心情略微复杂。


贾玲女士的美,犹如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一千个人,能给你整出一千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但神奇的是,不论谁来解读,只要看到这位女士眯起眼,笑起来嘴角边的梨涡,和那口整齐的小白牙,你绝对讨厌不了她。


在此之前,当红男星的粉丝们是出了名的不好惹,倘若哪位女星和自家偶像被凑对,她们总会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


粉丝们的抗议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不知何时开始,贾玲却成了那个例外。


你在浏览视频网站时总能不经意间看到她“演绎”的绝美爱情故事,或痴情感伤,或俏皮动人。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曾经强烈抗议偶像被凑CP的粉丝们非但不反对,还恨不得四处宣布这个好消息:


“她来了,她终究还是来了。”

“看来哥哥是真的火了。”

“恭喜哥哥加入贾玲的后宫。”


在当下,贾玲似乎能和任何当红男星组成CP,能否加入贾玲CP宇宙也成了测试男星人气的试金石。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看到这里,年龄稍长的资深少年少女们,小小的脑袋或许装着大大的疑惑:CP是啥?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先解释下,CP是网络流行词,简单来说就是配对,同性、异性的亲密关系都包含在内。


和真实配对不同的是,哪怕被凑成CP的两人在现实毫无交集,只要有人觉得两人看上去相配,就能产出一些脑洞清奇的短视频和同人文,从而满足自己的精神食粮。


在博大精深的CP文化里,万物配贾玲还真不算另类。毕竟,你可以看到各类平日里八竿子打不着的组合:


李白和杜甫,特朗普和普京,甚至还有伏地魔和林黛玉。


关于CP,最常见的说法是意同于英文词汇Coupling,发源自日本宅文化圈。到了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俨然发展为我国年轻人热衷的亚文化之一。


而CP文化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其中的娱乐性和受众黏性,格外受娱乐行业青睐。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曾说过:


“消费社会的生活越来越具有符号特征 ,人们不再是单纯地对商品的消费 ,更多地是对商品所赋予的符号价值的消费 ,而获得各自的身份认同。”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CP文化亦如是,有些年轻人连恋爱也不谈了,他们通过关注CP从而满足自我创作与对爱情的需求,加上借此获利的娱乐业推动,从而达成表面的双赢。


别以为只有长相优越的男女艺人才受欢迎,在CP文化圈,万能CP从不是俊男靓女,而是贾玲、沈腾和岳云鹏这样的喜剧明星。


这种情况下,万能CP贾玲的出现,似乎也并不奇怪。


互联网用户对贾玲的好感度奇高,纵使挑剔如豆瓣鹅组,在最受喜爱女明星榜单里,贾玲力压网民好感度本就不错的孙燕姿、刘雯,甚至是老牌港星青霞、曼玉,稳居第一。


多年好友沈腾总结得最为贴切,贾玲的最大优势是:男人喜欢她,女人不嫉妒她。


首先,这和贾玲讨喜又很少出错的性格有关。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图源:2014年金鹰节发布会


2014年,金鹰节新闻发布会上,轮到她上场,不知为何气氛一度凝固。贾玲非但不在意,反倒乐呵呵地追问记者:


都没有问题啊?

我已经不火成这样了吗?

就没点儿绯闻要问了吗?”


通过友善的表情和直击灵魂的三连问,她巧妙地缓解了现场气氛,接着贾玲主动热场,笑眯眯地装作苦恼:“我今年32了,一直没有男朋友”,现场征婚,逗得记者们开怀大笑。


玩笑是玩笑,到了该认真的时候,贾玲一点也不含糊。


2016年,包贝尔的婚礼引发众议,结婚原本是好事儿,柳岩作为伴娘,被几位伴郎抬起来想要丢进水里。“闹伴娘”的旧俗本就饱受争议,人们不明白,这事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也就算了,怎么明星也来这一套?


更何况,伴娘柳岩始终在挣扎,显然并不情愿。而此时,同样是伴娘之一的贾玲出现,她先是把拉着包贝尔的几位男士拉开,见这几人仍不放弃,贾玲直接席地而坐,挡在了柳岩身前。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贾玲脸上表情一如既往地乐呵,不让气氛尴尬,但身子岿然不动,始终为柳岩遮挡。


提到娱乐圈的高情商艺人,人们下意识会想到何炅、黄渤等人,贾玲很少入选在内。但仔细想想,贾玲完全满足了人们对高情商的定义。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贾玲之所以讨喜,还有一个很少被人提起,听上去没那么正当的理由——


她看上去毫无攻击力。


从大众对贾玲有印象以来,她好像永远是这样,越来越丰腴,爱拿体型自我调侃,看上去活像邻家爱唠嗑的大姐。


知乎上,有人提问:“如果贾玲不是这么胖,能红吗?”


谁也给不出真正的答案。


在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中,栏目组找出嘉宾们18岁的照片,贾玲指着00后小花欧阳娜娜,一脸诚恳地说:“我18岁的时候,跟娜娜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众人笑成一团,沈腾反问欧阳娜娜:听了这话,你还想长大吗?


节目里,这是笑果,也是“包袱”,为的是逗乐观众。


但是翻看贾玲的往日照片,她的确瘦过,彼时穿着粉色碎花上衣,眼睛亮而有神,笑起来浅浅梨涡,任谁看了都会赞声清秀佳人。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认识贾玲比较早的那些朋友都说,这是一“挺漂亮的小姑娘”。


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在大学没毕业时就拿过全国性相声赛事一等奖,却在毕业后的多年里始终沉寂,难翻浪花。


在人尽皆知的小品《喜乐街》前,贾玲也上过春晚,表演的是新式相声《大话捧逗》。


虽然获了戏曲类二等奖,但是那年春晚,人们更关注的是“唱《传奇》的王菲是否宝刀已老”、“变近景魔术的刘谦哪儿有破绽”,很少有人能记住她。


真正让贾玲在喜剧领域奠定位置的是春晚小品《喜乐街》。


贾玲被安排与名模瞿颖同台,扮作“女神和女汉子”,女神瞿颖“眼大嘴小身材S型,被男生前呼后拥”,女汉子贾玲则“有胳膊有腿,只会和男生掰腕子。”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图源:小品《喜乐街》


这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前者精致讨喜,有明显的女性特质;后者相貌平平,性格也粗犷不已,成为别人调侃取笑的对象。


有人说这个小品在污名化女性,但更多人通过这则小品记住了贾玲。


在贾玲越来越受欢迎的同时,她在舞台上的女性特质也日益削弱。


此后几年里,眼见着贾玲身形越发圆润,喜剧表演也越发豁得出去。


她常不顾形象地装扮成糙汉。师父冯巩打开电视,恰好看到贾玲扮成男人,吓了一跳,立马打电话问她:“把自己弄成那样,你以后还嫁不嫁人了?”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综艺《百变大咖秀》剧照


郭德纲也劝过女孩别讲相声,喜剧演员本就不容易,自己乃至嫁人,是要被当作“包袱”和“梗”抛出去的。


女性喜剧人更不容易,制造笑料的同时,往往需要丑化自己,如三十岁扮老太太的宋丹丹,电影里咋咋呼呼的吴君如。


倘若尺度没掌握好,还会背上“损害女性形象”的名头。贾玲曾描述自己的困境:


“我最早的时候瘦瘦的,在说相声也在搞笑,观众觉得你不好笑。然后后来我胖了一点,我再搞笑,是好笑了,可观众觉得你侮辱女性了,你自黑了。”


那么,漂亮苗条的女孩,就演不了喜剧吗?


当然可以,另一位小品演员张小斐和贾玲是老朋友了,张小斐是喜剧演员中少见的美女,盘亮条顺。


可无论是在舞台的笑料包袱,或是观众心中的认可度,苗条漂亮的张小斐,始终比不上贾玲。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细究贾玲的走红有很多表象因素:外表无攻击力,性格讨喜,专业能力过硬。往深了想,也蕴藏着人们对传统审美的解构与反抗。


在传统审美中,女性是被凝视的,她们被男性目光期盼着永远精致美丽。


即便是偶像剧热衷于塑造灰姑娘式女主角,也常常会由一位样貌远超普通人的女明星饰演,假装“平平无奇”。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王子变青蛙》剧照,扑面而来的古早气息


毫无说服力的画面,容易让人生出一种荒诞感。


留披肩长发,有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和流水似的尖下巴就是美吗?偶像剧里只能存在俊男靓女的组合?


未必吧。


“万物皆能配贾玲”的出现,侧面可以证明,年轻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厌倦了被传统审美所裹挟。毕竟贾玲短发、圆脸,和人们心中的美女大相径庭。


这种对审美的反抗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比如前年通过选秀节目一夜爆红的王菊,不同于常见少女偶像的“白幼瘦”审美,她肤色偏深,身材丰满,画着色彩浓郁的眼影和口红。


一部分人认为她和少女偶像相距甚远,但另一部分人认为她拓宽了少女偶像的定义,阳光、独立、自信是外貌替代不了的东西。


人人谈论着这个“不太一样”的年轻女孩,隐隐有种“王菊现象”。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你不投我不投,菊姐何时能出头?


审美相对传统的东亚外,在欧美国家,这种反抗更为常见:


时尚圈开始出现大码模特,对审美最最严苛的时尚秀场中,模特们不复往日般瘦骨嶙峋,曾经被边缘化的大码人群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


连迪士尼公主的选角,也不再只有金发碧眼的白种美人,接连出现黄皮肤的木兰,和黑皮肤的小美人鱼。


人们对美的理解,似乎正在被一步步解构与重建。


如今的青年人热衷于各式各样的亚文化,而亚文化的最初含义本就是“与主流、强势社会全然不同的价值与规范”,是对主流文化的反抗。


贾玲成为偶像剧万能CP的背后,既是打破了对女性的传统审美。也同样蕴含着一种反抗因子:年轻人不再需要被资本、传媒或是长辈教导什么是美,他们有自己的选择与观点。


反抗驱动人类社会进步。要不然,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怎么会让罗密欧爱上世仇之女朱丽叶?《西厢记》里,养尊处优的小姐为何会跨越阶级与穷酸书生相恋?迪士尼童话中,漂亮姑娘贝儿又怎么心甘情愿陪伴丑陋的野兽?


这些作品表露出的思想都是对当时社会主流的反叛。无论是阶级、财富或者样貌,一步步被固化的主流思想,似乎永远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现象。


回头再看,贾玲何以成为人见人爱的贾玲?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她不是那个幸运的天选之人,只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才能与妥帖被人们发觉,又悄悄滋润了你的心,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亚文化icon。


当影视剧中外貌性格都毫无瑕疵的明星,无法代替人群中的大多数,一切都该被重新定义了。


图源:《百变大咖秀》、《欢喜密探》及B站剪辑视频剧照。

1.B站贾玲剪辑视频。

2.X博士《贾玲才是真正的偶像剧女主角》

3.周靖姣《时尚界开始拥抱大码女性》

4.沈晓晓《新媒体中的腐女亚文化及其商业收编》

5.李倩倩《娱乐节目“CP 文化” 奇观化解读与反思》

6.杨不欢《从李宇春到王菊,中国选秀13年有没有真的“颠覆审美”?》


谁能逃过贾玲的神秘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