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英红--从功夫女星到实力派演员,是岁月的沉淀,也是生命的升华

说起功夫电影,最黄金的年代还是香港的七八十年代,当时涌现的一大批优秀作品直到现在来看依旧很精彩。而在这些影片中磨炼成长起来的功夫女星,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杨紫琼和惠英红了,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惠英红的故事。

惠英红--从功夫女星到实力派演员,是岁月的沉淀,也是生命的升华

惠英红

身世显赫,却无家可归的童年

惠英红,1960年2月2日生于香港,但是她的祖籍却在山东,“惠”不是她原本祖上的姓氏,她原本的姓氏应该是叶赫那拉,就是我们经常在清宫剧中听到的那个姓氏,属于满洲正黄旗后裔。

惠英红在香港出生,但是她的父亲却不是,在那个年代,作为大地主的惠家被清算,父亲带着家人和七八箱金条逃到香港,置办了产业。但是由于父亲嗜赌如命且不谙世间凶险,将全部家产输给了债主。

至此之后,一贫如洗的惠英红一家只能住到香港山区破旧的木屋里,并且惠英红的四个哥哥姐姐也被送进了戏班以减少开支。

祸不单行,在惠英红三岁时香港又发生了肆虐的台风,据惠英红回忆说,当时的台风摧毁了香港三分之一的木屋,惠英红一家所在的房屋也在其中,大家没了住的地方就只能到处露宿、乞讨。

没了家之后,惠英红的母亲带着全家寄居到铜锣湾大楼楼梯下,没有吃的,就和其他穷人一起每天去饭店领取客人吃剩不要的剩饭剩菜回来吃。为了生活,才3岁的惠英红每天跟着母亲去湾仔码头兜售口香糖。

当时正值1963年越南战争,很多美国大兵会把香港作为休闲度假的地方,最常去的就是湾仔的红灯区。

从小就很聪明的惠英红是售卖口香糖的小能手,嘴巴甜、会说话,卖的不仅比别人快而且也比别人多,所以当其他人还在奔走叫卖时,她可以有时间买点小零食去公园荡秋千玩。就因为这样她还曾被母亲用鞭子抽打,是她的父亲当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惠英红,后来访谈中惠英红说起这件事情也是对父亲充满了怀念,怀念像朋友一样的父亲。

就是这样每天十几个小时叫卖的日子,惠英红过了10年。

在父亲的支持下进入影届

在这“乞讨”的十年里,惠英红看到了很多人,很多事。她说道“不想一辈子都看到吧女喝酒、赌博、吸毒死掉”。

因此她想要改变命运。怎么改变命运呢?当时的湾仔有个很大的戏院,很多电影的首映在那里举办,经常有风光无限的明星出入。

13岁的惠英红看到了这些,并且萌生出要做明星的想法,可是怎么才能做明星呢。她听说有些明星是在夜总会跳舞被挖掘的,所以在13岁这年,惠英红开始在夜总会做舞女。

由于身形单薄,在夜总会惠英红只能扮演舞狮中的幼狮,无法露面。就这样一年以后换到了当时全香港最大的美丽华饭店的夜总会当“学习工”。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贵人——张彻。

惠英红的第一个角色来的很幸运,当时角色原本定的女演员不演了,在张彻的举荐下才由惠英红顶替出演了《射雕英雄传》中的女二号穆念慈一角。

之后邵氏想和惠英红签长约,但是给出的价钱却不高,只有500元,这只是她之前跳舞收入的三分之一。

刚开始母亲很反对签约,因为当时家里弟弟妹妹还很小,父亲又患有癌症,急需她的收入贴补家用。但是她的父亲很支持,父亲在病床上说道“不要怕,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我相信你,你去做”

就这样,惠英红和邵氏签约,开始了演员的生涯。当时的香港电影以功夫片为主,惠英红将自己柔美的舞蹈动作和刚硬的武打动作结合起来,并注重手上的细节处理,在一众女打星中演出了自己的风格。

后来,惠英红加入刘家班,得到刘家良的提拔,主演了多部武打片,并在1982年第一届香港金像奖中凭借《长辈》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影后。年轻的她当时并不知道这座奖杯的意义,甚至觉得不如将奖杯换成钱来的实在。

武打片是极其辛苦的,特别是在当年那个保护措施还不完善的时代,惠红英也因此受了很多伤。

曾经在肚子上被男演员连续击打40多拳,然后去旁边吐完接着挨打。还有被要求只系一根钢丝从十六楼往下跳,替身死都不愿意做,只有惠英红自己跳,结果后背被楼外墙的钢丝划伤,血肉模糊。

最严重的一次是腿摔断了,还要被武术指导扛着拍上半身的动作,受伤的腿就在空中摇。这样的回忆让惠英红在多年之后的采访中说道“想起来都害怕”。

就是这样的不要命,肯吃苦,让惠英红坐稳了邵氏“金牌打女”的地位。

急转直下的日子,是生命升华的催化剂

可惜好景不长,90年代中后期,香港武侠片江河日下,各路类型片不断兴起。

当时的香港涌现出了太多外貌、演技出众的女神,张敏、温碧霞、邱淑贞、王祖贤、朱茵、林青霞等等等等,太多太多这样的女星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武侠片的没落让惠英红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她也认识到了当时的情况,也想转型,但是邵氏公司的阻挠让她的演艺事业跌到了谷底。不让转型又没有合适的资源,惠英红只能接拍一些姐姐、阿姨的小角色,甚至后来都无戏可拍。

此时的惠英红才33岁,从风光无限的云端,到零落成泥的无奈,多年拍打戏落下的一身伤病,再加上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惠英红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洗漱不打扮不见外人,甚至看到镜子就会对镜子里的自己咒骂。就这样,一天她吞下了30多片安眠药,幸好家人发现的及时被抢救了回来。

等再次醒过来的她看到妹妹和母亲哭肿的双眼,她重新明白了活着的意义。当年乞讨的日子都挨过来了,现在有钱有房子什么都有,只是没了名气,没了戏拍,再争取就是了。

“既然上天不收我,不如积极地生存”。

坚持梦想,从头再来,收获的更多

她果真从零开始,放弃原先吃苦拼命拼出来的一切成就,去香港中文大学重新学习表演,甚至连英语和风水科目都认真学习。同时她还考到了情绪治疗师的牌照,开了间诊所,当了九个月的情绪治疗师。

这些所有的准备既是帮助她重塑自己,也是为了再一次以新的面貌进入演艺届。她放下身段,主动去敲门寻求机会,不在乎角色类型、戏份多少,只要有的演就一定全力以赴。

《幽灵人间》、《妖夜回廊》、《神经侠侣》,她的作品一部又一部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虽然都是配角,但是惠英红的出色表演依旧让大家再次认识了她并让她获得了多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惠英红不再是大家印象里的那个打女形象,她的戏路更宽了,表演更好了,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都能驾轻就熟。

2009年,惠英红凭借《心魔》中控制欲极强的母亲角色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之后凭借此片她也获得了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此时距离她获得第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已经过去了28年。而惠英红这一年已经50岁了。

她在第二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时说道,

“我很想拿这个奖。拿了第一次之后,我风光了十几年,然后不知道为什么会跌到谷底,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找我,不知道为什么逼自己进入死巷。我把自己藏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办好。我连放弃自己的生命都试过,因为真的不知道自己将来怎么样。但我现在很有信心,我知道我是属于电影的,哪怕是一天、两天,只要是好角色,我都会尽量做好。”

之后惠英红的经历简单概括就是“要么在拿奖,要么在拿奖的路上”,她的演技和她的作品不断的被更多的人看见并赞叹不已。《幸运是我》、《血观音》、《翠丝》,一部又一部作品惊艳世人。

从街边叫卖的小妹,到邵氏公司的金牌打女,从抑郁求死,到再夺影后,惠英红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 生活的折磨、岁月的磨洗,让她现在的表演愈加的自然深刻,一切的角色塑造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让你看完之后觉得就应该是这样才对。

惠英红--从功夫女星到实力派演员,是岁月的沉淀,也是生命的升华

惠英红

面对匆匆而过的岁月,如今的她,拥有千帆过尽后的云淡风清,她说:

“50岁的我仍能再获成功,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60岁的自己,作为女人,我有自信,可以优雅地老去。每个人,都是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