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總讓我們心頭一熱

志願精神,奉獻二字

在這場沒有旁觀者的人民戰爭中

意義格外不同

2月22日,宜昌五峰縣長樂坪鎮捐贈的85噸蔬菜等物資送達武漢。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五峰縣長樂坪鎮村民將蔬菜扛至裝車點。五峰縣宣傳部供圖

積雪尚未消融,這是大山裡的村民們,揹著籮筐、蹚水踏雪,一點點從山上背下來的。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五峰縣長樂坪鎮村民腳踩積雪將蔬菜送往裝車點。湖北日報社供圖 閆京東/攝

長樂坪鎮距離武漢500多公里,質樸的村民們不少人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沒到過武漢,卻願意為這座陌生的城市拿出家裡、地裡所有的存貨。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五峰縣長樂坪鎮村的老人揹著蔬菜臘肉送往裝車點。湖北日報社供圖 閆京東/攝

同樣的故事,武漢市也在發生。

武漢市東西湖區菜農秦大安騎了40多公里電動三輪車,終於到達國家中醫醫療隊等駐地酒店。

他的車上,裝了24箱蔬菜。

聽說醫療隊住在這裡,45歲的秦大安把自家菜園子的蔬菜摘了一堆,又從其他菜農手裡買了一些,獨自前來送菜。

因為不熟悉路,又不會用導航,40多公里的路,他花了3個多小時才到,臉和手都被風吹得通紅。

但他很開心,告訴酒店的人:“這是最新鮮的!我只有這麼多了。”

卸貨時,酒店工作人員注意到,秦大安的左手幾乎沒有手指。

“這是以前打工的時候傷到的,是醫生保住了我的胳膊。”他說,從那之後,他特別尊敬醫生。

“沒有醫生辛苦付出,就沒有老百姓的健康平安。治病救人我幫不了什麼忙,只能送點菜。”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菜農秦大安騎著電動三輪車為醫療隊送蔬菜。湖北日報社供圖 張萬軍/攝

再樸實不過的一句話,再平凡不過的一個善舉,在這場艱苦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閃耀光芒。不分職業,無論老幼,守望相助,眾志成城,無數人與武漢站在一起、與湖北站在一起。

“我親愛的醫護,加油!”

2月19日零時45分,35歲的快遞小哥汪勇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字裡行間滿是不捨。

他剛剛接到公司通知,安排他自2月20日起擔任公司礄口分部經理。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快遞小哥汪勇搭建起醫護人員後勤保障線。湖北日報社供圖

回想過去熱血沸騰的近一個月,他心緒難平。

1月24日,大年三十除夕夜。

汪勇無意間看到一條求助信息,是金銀潭醫院的醫生髮出來的:明早6點下班,沒公交沒地鐵,4個小時還沒有網約車接單。

“大家都不去,要不我去?”汪勇決定出車。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就趕到金銀潭醫院,護士在他車上感動地哭了。

新年第一天,他送了30個人,腿抖了一天。“畢竟每個人身後都有一個家庭,我怕連累父母妻兒。”但轉念一想,“我送的不是快遞,是救命的人啊。”

從那以後,他搬到公司倉庫裡住,每天義務接送醫護人員。順豐小哥汪勇,變成了志願者汪勇。

一個人的力量不夠,那就組團服務。

他組建志願者團隊,對接滴滴、摩拜等企業,滿足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的出行需求。

從出行到吃飯,從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到羽絨背心、羽絨服、秋衣秋褲,再到剪頭髮、修眼鏡、買拖鞋,志願者團隊服務的事情越來越細,和醫護人員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我們是一起經歷過生死考驗的朋友,是生死之交。”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臨別前,援鄂醫療隊員在快遞小哥汪勇的衣服上簽名。湖北日報社供圖

非常時期,像汪勇一樣平凡的人們,爭相做著不平凡的事。

在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音樂老師、“90後”志願者華雨辰到方艙醫院擔任播音員。

走廊盡頭的一角,一張1米多長的茶几,一個塑料板凳,便是這裡的廣播臺。

話筒前的華雨辰放慢語速,拉低聲調,溫柔甜美的聲音在院區迴響。

“雖然不知道這位播音員是誰,但她的聲音真的很好聽,讓人感到很溫暖。”患者陳先生說。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2020年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國務院新聞辦記者見面會,邀請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普通工作者講述他們團結奮戰的故事,並回答記者提問。圖為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在記者會上。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在隨州市,曾都區北郊辦事處九間屋村,村委會委員王進一家6口並肩戰疫。

王進白天或巡邏值守,或摸排人員,或配送物資;晚上在村委會輪流值班,應對突發情況。妻子主動當起村裡物資採購員、配送員。

王進的哥哥成了組內巡邏員。曾做過護士的嫂子看到團區委發佈的招募令後,報名成為第一批青年志願者。

王進的父親,在村裡值勤。母親除了帶孩子,還給村裡的志願者們做早餐。

在廣水市,市民徐豔萍把自家離醫院僅100多米的飯店騰出來,為醫護人員提供食宿。

每天早上5點,她和丈夫王茂勇,加上一個廚師、一個電工共4人,就開始一天的忙碌。

為啥要這麼幹?她說,再難也沒有白衣天使難,一定要撐下去。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廣水市民徐豔萍和丈夫王茂勇為醫護人員盛飯菜。湖北日報社供圖

抗疫一線工作者奮不顧身、救死扶傷的精神,讓越來越多的人行動起來了。

血庫告急?你們來了——

短短12天,459位武漢市民的義務獻血量,足以幫助789位危重患者。

居家時間過長,市民有心理困惑?你們來了——

宜昌市夷陵區天使心理諮詢志願服務隊30名隊員,全天候通過電話、QQ、微信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幫助老百姓疏導情緒。

这些人,总让我们心头一热

宜昌市夷陵區天使心理諮詢志願服務隊志願者正在為群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湖北日報社供圖 袁平/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