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企,解僱53%員工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一药企,解雇53%员工

為了資助公司核心品種的臨床研究,藥企解聘53%員工,主要從事銷售推廣和行政職務。

1

一藥企、解聘53%的員工

昨日晚間(4月7日),國外生物製藥網站 Biopharma Dive 發佈消息,生物技術公司Sage計劃解僱340名員工,約佔公司總人數的53%。大多數人從事銷售推廣和行政職務,特別是公司獲批的用於產後抑鬱症的Zulresso有關的職務。

一药企,解雇53%员工

據瞭解,Sage此次裁員約650名員工的一半以上,意在大幅削減開支,將資源轉移到位於馬薩諸塞州的生物技術公司所進行的抑鬱症實驗治療。

Sage的第一個藥物Zulresso是其唯一批准用於產後抑鬱的藥物,但因為使用不方便,需要連續靜脈滴注60個小時,所以市場銷售欠佳,此外,因為新冠肺炎的迅速蔓延,使Sage出售Zulresso的能力進一步受到懷疑。

為此,Sage通過艱苦的化學實驗找到了Zuranolone,其不僅口服生物利用度很高,而且半衰期達到16小時,適合長期用藥。華爾街預測該藥物zuranolone可能是一種速效且安全的抗抑鬱藥。

但一項關鍵後期研究的結果失敗破壞了這一預期 ,並迫使Sage在3月重新制定了其對zuranolone的開發計劃。該生物技術公司旨在開展三項新的臨床試驗,收集足夠的新數據,以應對FDA的要求。

現在,為了資助三項新的關於zuranolone的研究,Sage決定削減開支。公司首席執行官傑夫·喬納斯(Jeff Jonas)表示:我們認識到重要的一步是減少運營費用以及減少員工人數。

Sage預計裁員和減少營銷Zulresso的開支,將每年節省約1.7億美元的成本,其中大部分與薪金支出的減少有關。該公司估計,這將有助於將其現金流維持到2022年。

公開資料顯示,因為很多中樞疾病是人類特有,很難通過動物行為預測,再加上安慰劑效應比較高,所以中樞藥物是新藥研發的重災區。多數大型跨國製藥企業已經撤離該領域。

Sage全公司上下對Zuranolone寄予厚望,為了資助該藥物的三期臨床,不惜裁員53%,其在阿爾茨海默症、腦損傷、失眠等臨床急需的新藥都有一定前景,但這仍需要長期艱苦的探索。

2

多家跨國藥企,叫停臨床試驗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北京時間8日7時11分,全球確診新冠肺炎1426096例,死亡81865例,累計治癒300054例。

隨著全球疫情持續擴散,各國進一步收緊疫情防控措施:伊朗政府計劃向400萬戶低收入家庭提供貸款;法國巴黎8日起禁止市民白天出門鍛鍊;安倍宣佈東京等7個都府縣進入緊急事態。

新冠病毒的肆虐,也對很多大型製藥公司帶來影響,不少藥企都叫停了臨床試驗。3月20日,生命科學行業市場諮詢公司Evaluate曾撰文指出: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生物製藥領域投資人必須開始考慮部分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延期或者終止的風險。

文章統計,大約有315項、涉及172104例受試者的關鍵性臨床試驗受到影響。

路透社3月26日報道,為了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輝瑞已經暫停了多項正在進行的和新的臨床試驗註冊。同日,默沙東也表示,暫時中止了正在進行的研究和新研究的啟動。

3月25日,BMS在文件中指出,暫停在細胞療法中的篩查、招募和採血。該決定不會影響其最先進的兩個臨床項目——多發性骨髓瘤療法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或bb2121)和B細胞淋巴瘤療法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JCAR017)的監管審批,這兩種藥物已經擁有相對充分的研究證據。

3月23日,禮來宣佈將延遲啟動大多數新研究,並暫停多數正在進行研究的註冊,這是第一家在研發工作方面停止臨床試驗註冊的大型跨國藥企。

某種程度上,因為醫療資源需要提供給更多需要急救的患者,總有部分臨床試驗會中斷數月,這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3

醫藥行業,仍有正向作用

國際勞工組織7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在全球33億勞動人口中,已有81%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其工作場所被全部或部分關閉。報告預測,疫情將使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勞動人口總工時縮減6.7%,相當於1.95億名全職僱員失業。

報告指出,今年全球失業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疫情發展和相關措施實施情況,全年增加的失業人數可能遠高於此前預測的2500萬人。

有研究機構表示,由於疫情的持續進行,員工返工受到影響,各行業受到較大影響,而由於企業在收入下降的同時,人員薪酬、房租、融資成本等支出仍將持續,本身規模較小,現金流較為緊張的中小微企業將面臨較大危機,並將影響傳導至其上下游。

但需要注意的是,從具體行業來看,因限制人員流動,本次疫情會對餐飲、旅遊、交通運輸等行業存在較大負面影響,而對醫藥醫療、遊戲、互聯網服務等行業則存在正向作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湧現出來的類似在線辦公等新興業態將得到蓬勃發展。

據新康界數據,與去年一季度相比,各個企業的業績波動明顯增大,35家企業中有多達11家企業變動幅度超過±100%,受疫情推動作用業績大幅預增的企業集中在醫療器械和中藥兩個行業,比如九安醫療、沃華醫療、陽普醫療等醫療器械企業,以嶺藥業等中藥企業。

由此可見,疫情對一些現金流較為緊張的中小藥企可能帶來裁撤員工、降薪的影響,但對一些疫情相關的企業也帶來了正向作用——我們仍然能聽到好消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賽柏藍,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