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過的朋友,乾了這杯酒

20世紀末,港臺歌星周華健絕對算是紅過半邊天。而80年代生人,可以說都是聽著他的那一首《朋友》長大的。

“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這是KTV的必點曲目,也是很多場聚會的壓軸曲目。

唱一首歌,喝一杯酒,回憶起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總是讓人情不自禁。

而如今,當年陪我們唱那首《朋友》的朋友,都去了哪兒?

一起走過的朋友,乾了這杯酒

01

五一回家時,陳雙見到了當年最好的閨蜜閔兒。她們倆是整個十一中最鐵的死黨,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一起追星、一起掛科,甚至同時追過一個男生。那時候,她們倆有說不完的話,有一肚子的小秘密要跟對方分享。

後來上了大學,陳雙去了北京,閔兒留在了省內,慢慢的聯繫也就少了。

有好幾次,陳雙想找閔兒,都找不到手機號。

回家見到,陳雙很興奮,她激動的問閔兒最近怎麼樣,現在在哪個城市,有沒有男朋友了。閔兒很隨意的回答了她。在互加了微信後,閔兒就跟一旁的小姐妹聊起了手上的戒指,略帶不屑的說,那個死男人非要送給我,不要還不行。

回到北京後,陳雙沒事就在微信上找閔兒聊天。但往往得到的回覆都是“嗯”“沒有”“剛在忙”諸如此類。閔兒的朋友圈發的永遠都是她和朋友聚會的照片,或者剛剛做了一個漂亮的美甲。

慢慢的,陳雙也不再找閔兒了;慢慢的,她終於明白,

多年以後,她們已經漸行漸遠,再也不能融入對方的生活了。

02

第一次見到天偉的時候,他站在馬路牙子上,腳邊放在一個碩大的旅行包,身後則是滾滾的車流。

他是我一個朋友的朋友,來到杭州找工作卻暫時無處可去。我正好這大半年杭州和全國各地來回跑,就讓他住在了我租住的房子裡。

天偉很努力,沒幾天就進了一家地產公司做銷售。每次回杭州,一大幫朋友鬧起來,我都要把天偉帶上,吃飯喝酒唱歌,只要是出門的活動基本都帶上他一起,給他介紹幾個朋友,讓他儘快融入這個城市。朋友們也都挺喜歡這個精神的小夥子。

然而沒過半年,在外地出差的我接到了朋友小陶的電話:

“怎麼了,小陶”

“風哥,你把你那小朋友收了吧”

“啥意思”

“天偉啊,我們都快被他搞瘋了。這孩子,平時跟著你出來也就算了,你不在,我們聚會他不請自來,來也歡迎。從不掏錢,從不買單,到地方就跟自己家一樣,吃喝隨便,有幾次還帶著小姑娘,感覺把我們當冤大頭吃著了”

“啊……”

掛了電話,我也沒好意思問天偉。後來小陶又跟我吐過幾次嘈,終於有一次說清淨了,我們跟他吵了一架,他灰溜溜的走了。

等我回到杭州,發現租住的房子已經沒人了。

就像剛到這個城市一樣,天偉又消失了。

03

小珂有個男生死黨阿光,那是從初一就玩起的關係。小珂喜歡隔壁班的學霸,而阿光喜歡小珂的閨蜜。小珂和阿光坐前後桌,種種因緣際會之下,他們倆成了好朋友。

成為好朋友之後,才發現大家的三觀如此之合,迷戀王小波,不愛吃排骨,吐槽歷史老師的口頭禪,還有都愛那句“那煙盒中的雲彩,那酒杯中的大海,統統裝進我空空的胸懷”。

即使在不同的城市求學,他們也還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在網絡上討論彼此的文章,在短信裡分享昨日的趣事。

再後來,小珂結婚了,阿光也有了女朋友。

有一天晚上,小珂激動的要跟阿光分享升職的消息,是阿光女朋友接的電話。

“喂”

“喂”

“啊,那個,我找阿光”

“他在洗澡”

“哦哦,不好意思,那我回頭再找他”

第二天,小珂並沒有再找阿光。之後很多天,阿光也好像沒有主動聯絡。

就這樣,他們又變回了陌生人。

一起走過的朋友,乾了這杯酒

04

時間可以抹去一切,包括生命中那些重重的印跡,那些曾經遇到的人,一起坐在星空下,行走在鬧市中,一起嬉笑、打鬧,為明天的明天共同期許的人兒。

而成長,就是時間的長針,一格格的走過,一圈圈的轉過,在這光陰裡,所有人都天旋地轉。偶爾停下來,卻發現早已物是人非。

人的一生中可能會認識好幾千個人,但是能談得來的只有兩百個左右,而能成為朋友的更是寥寥。

那些陪我們唱過《朋友》的朋友,在一個人生路口,大家走上了不同的岔路。就如你一樣,他也會有新認識的人,有新的朋友。

我們懷念過去,不如珍惜當下的朋友。

遇見,經歷,分開。再遇見。

這可能就是時間的力量,也是成長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