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偷懒就算了,还反对别人996,怪不得你那么穷


自己偷懒就算了,还反对别人996,怪不得你那么穷



马云关于996的言论,在近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很不幸的是,反对996的声音居多,这其中包括人民日报,以及像林采宜这样的证券公司经济学家,太不应该了。

还有一些自媒体甚至认为996会导致工作岗位减少,造成工人失业消费减少,进而引发经济萧条,此类推理滑坡的逻辑谬误竟然得到大量读者认同,实在令人遗憾。以此论之,政府应该规定大家每天只上半天班,把挖掘机改成锄头,把电脑改成算盘,这样就没有人会失业了,经济也会更加繁荣?

还记得小时候,天很蓝,人心很纯朴,一些农民伯伯,虽然没读过书,但也懂得起码的价值伦理,谁种地勤快就会夸赞,谁懒惰就会嘲笑。

现在,到处是985与211高材生,然而人们的三观却崩坏了,居然理直气壮反对别人996。自己偷懒,不想上班,或者找份只做半天的兼职,不愿奋斗,没追求,得过且过,也就算了,可是看到别人勤快工作,拿高工资,居然要去反对,这是什么德性啊?这是什么觉悟啊?世道咋变这样了?

我觉得,这些反对者真是不如大字不识的农民伯伯啊!

996本来就不是个问题,然而却被这些人看成是问题。实在是不理解,人家上班多久要你管吗?你既然反对,你是不是给别人发补贴呢?

何况有人愿意勤快干活不好吗?不干活财富怎么创造出来呢?人家创造出来财富,挣到更多钱,就会形成更多的买单,带来更多商业机会,说不定你也会受益,这样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吗?

再说了,人家既然不辞职,就说明是自愿的。自愿的协议比天大,民意与法律也不能干预别人的自愿选择。管好自己就得了,还操心别人996,在阿里上班的人也不是傻瓜,人家收入高着呢。

反对996也没用,要知道,员工的薪水与工作时间,是劳资双方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政府也没办法规定,媒体更没办法影响,市场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也是合理的,无可厚非。

假设同样的岗位及其待遇,你不愿996,另外一个人愿意996,那么机会就属于他了,你就失业了。同样的工作,中国人不干,东南亚人抢去干了,就这么简单。

在全球化大市场,每个人都受到竞争的约束。工人的竞争对手是工人,老板的竞争对手是老板,老板既不高尚也不猥琐,员工同样,既不高尚也不猥琐。劳资双方自由博弈,最终决定劳动力价格。

我记得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工厂工人每天上班都是16小时,而且整月无休的,为什么现在的境遇变好了?不是老板发善心了,而是资本多了,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加了。

当多数老板抢着要少数工人,工人的待遇自然提高,工作时间也会更短,工资也会更高。

如果同样待遇,阿里公司是996,而其它公司是855,我相信阿里公司肯定招不到人。这就是竞争的约束。

所以说,想改善工作时间,提高收入,只能靠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财富出来,积累更多资本出来,当大家都有钱了,生活富足,没有人愿意996,那自然就不存在996工作制了。

所以,大家都散了吧,别再聊996了,挺无聊的话题,媒体也别起哄,看到很多评论都挺无知的,气得我不行,政府更不能掺和进来,这事市场会自我调节,没什么大不了,要尊重人们的自愿选择,尊重市场的自发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