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聰明的孩子,我們管教越需嚴格

少年天才、少年成名,長大後卻趨於平庸、歸於平淡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在少數。最典型的莫過於“江郎才盡”和“傷仲永”了。然而這都還算是比較良性的結局,更有甚者,由於年少的聰穎導致自信心盲目膨脹,妄自尊大、目中無人,一不小心走上歪路,則實屬可惜了。

越聰明的孩子,我們管教越需嚴格

宋代文學家陸游在家訓裡寫道:“後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大致意思是,聰明的孩子最容易學壞,如果孩子特別聰明,父母兄長應該為他感到憂慮,不可以此為喜。我深以為然,因為在自己身邊也曾見過許多類似的事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小學時代的好友小朱。

小朱和我同班,他的父親是我們班的數學老師。可能由於小朱天資聰穎,也可能是因為父親的影響,他數學成績極好,每次考試都是滿分,有競賽也總能獲得名次。為此,老師對他讚譽有加,而他在班裡也意氣風發。感覺他的整個小學時代都圍繞著一層閃亮的光芒。

原以為小朱的人生會一直這樣璀璨耀目,可後來的事情讓我感到無比唏噓。小學畢業後我和小朱各奔前程,我上了一所比較普通的中學,他毫無意外的讀上城裡的重點中學。我偶爾在街道上見到過他,當時的他正和一群哥們有說有笑,看起來依然春風得意。

只是那個時候我似乎已隱約感到他身上的氣質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因為他身邊的哥們都穿著花裡花哨的服裝、留長髮、嘴上還銜著香菸。雖然我也不是那種刻板固化的“好學生”,可小朱這種狀態,很明顯已經是走偏了。

或許因為他太聰明,覺得學習很簡單無趣,無須投入過多的精力;也或許由於他才華橫溢,導致他在性格的養成上稜角分明,喜歡結交社會上的朋友尋求新鮮刺激,此後的小朱慢慢變得陌生。

我再聽到他的消息,已經是高中了,聽說他犯了事被學校勸退,與他一起的那些朋友,有好些“被抓進去了”。當時我心頭一慌,隨之而來的感覺便是無比唏噓與可惜,雖然我不知道他犯了什麼事,可小朱的經歷從此便深深的刻在我腦海中,不斷警醒著自己。

如今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會經常想起陸游這段話來,古人說的真對呀。“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學,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遊處。自此十許年,志趣自成。”

越聰明的孩子,我們管教越需嚴格

現在這個時代太輕浮、太功利,我們在拼命培養孩子的學識,卻忽略了教育他們如何一直通往正道。別忘了在這條道路上有太多的誘惑、太多的危險,我們既然無法一路護航他們走到盡頭,何不及早為他們武裝自己、對他們嚴格教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