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口罩月入1000萬的小夥,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註定窮一輩子!

很長一段時間,老貓一直有個疑惑:


為什麼有些人似乎輕輕鬆鬆就能發財致富、順利過上富貴無憂的上等生活,而有些人卻一輩子都在為錢奔波勞累呢?


這次疫情,深圳一位賣口罩月入1000萬的小夥子的故事,讓老貓對上面這個問題產生了深刻的反思。


1


疫情爆發後,人們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各行各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社會發展好像被按了“暫停鍵”,但同時也孕育了新的商機


比如口罩行業。


深圳小夥周文,是最早一批跨行業投入到口罩生產和銷售的“高級玩家”,他親身經歷了這場“暴富遊戲”的全過程。


周文原本在深圳做電子煙生意,受疫情影響,電子煙銷售慘淡。年前,他從國外購買了一批口罩打算家人囤著用,但救命的口罩一直卡在海關,遲遲進不了國,這個時候,他開始嗅到了商機。


“我買不到口罩,家人朋友買不到口罩,大多數國人都買不到口罩,但又急需用,為什麼不直接生產口罩呢?”


說幹就幹。


於是,周文和朋友合作,開始備齊各種生產和銷售口罩需要的許可證,然後籌辦生產線、買口罩機、買原料、設廠等。


因為之前有辦廠的相關經驗,再加上政府開通的綠色通道,他們少走了很多彎路;但在買口罩機和原料上,他們該踩的坑一個沒少。


因為在這個特殊時期,關於口罩的任何買賣,都太瘋狂了!


周文說:“把口罩機比喻成印鈔機,一點也不誇張,一臺口罩機,隔天轉手就能多賺100萬。”


賣口罩月入1000萬的小夥,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註定窮一輩子!


2月份他們定了兩臺價格為28萬一臺的口罩機,3月份交貨的時候,老闆一看口罩機火得不行,一口氣加了10萬,38萬才肯賣。


3月中旬,他們又買了兩臺口罩機,全款95萬,一分不少,這種口罩機,在非疫情時期,價值也就十多萬,翻了整整10倍,但還是有人搶著要。


熔噴布是做口罩過濾層的材質,它被譽為醫用口罩的“心臟”,可隔離病毒。


平常,熔噴布的價格在2萬元一噸左右,但現在,熔噴布的價格基本穩定在35-40萬一噸,最貴的時候甚至飆升到50萬元,整整翻了20多倍。


成本大,利潤更大。


一個口罩成本5毛錢左右,銷售基本在2元左右,一臺口罩每天能生產出10-16萬個口罩,按照早期二十幾萬一個的口罩機來算,兩三天就能回本,後面就是純利潤了。


因為最早嗅到“商機”,周文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靠著賣口罩他輕鬆實現了月入千萬的收入。


想想,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


疫情之下,多的是失業、離婚、被房貸和車貸壓得喘不過氣的人,但周文卻憑藉過往經驗、資源以及過人的思維方式,一個月賺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2


周文的故事給老貓的感悟,和最近老貓在看的紀錄片《富豪谷底求翻身》,有很多共通之處。


這個節目設置是這樣的:


讓身價過億萬的美國富翁葛倫,帶著100美元現金、一輛破卡車和一部沒有聯繫人的手機,去一個陌生城市,不能使用自己以往的任何資源,包括自己的真實身份,從0開始。


他需要在三個月內創造價值100萬+美元的企業,否則自掏腰包100萬美元,以此作為懲罰。


僅僅100美元,顯然難以維持三個月的基本生活,一般人可能會想著先維持生計,再創業。


讓我們看看這位“富人”是怎麼做的。


最開始,葛倫沒有急著去找工作賺錢,而是掏出手機查了下這個陌生城市的物價水平,三個月大概需要3300美元。


賣口罩月入1000萬的小夥,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註定窮一輩子!


於是,葛倫計劃一週內先賺足未來三個月的生活費。


“窮人”往往著眼於眼前,走一步看一步;而“富人”往往著眼於未來,善於制定長遠的計劃。


節目中,還有一個細節能看出葛倫的與眾不同。


為了賺第一筆錢,葛倫什麼工作都嘗試過,刷馬桶、賣氣球、撿廢品……


雖然是在做苦力,但葛倫的腦子並沒有閒著。


在撿垃圾時,他了解到,他所在的城市有很多廢棄工廠,於是他縮小撿垃圾的目標,定位在廢棄工廠相關的求購物件,比如輪胎,這樣收入就有了保障。


賣口罩月入1000萬的小夥,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註定窮一輩子!


不管是在撿垃圾,還是在刷馬桶,葛倫從沒停止過思考。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他最終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創造價值75萬美元的企業。這也讓老貓明白了,為什麼很多窮人要日復一日忙於生計,而只有100美元他,卻能瞬間轉變為”富人“。


就像世界首富洛克菲勒曾經說過:“即使把我丟到沙漠裡去,剝奪我的一切,只要有商隊經過,假以時日我依然可以成為百萬富豪。”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美國億萬富翁、世界首富都離自己太遠了。那麼,老貓舉一個很貼近我們生活的例子。


鄉下有一個堂弟和表弟,他們年齡相仿,計劃一起在家鄉搞養殖業售賣土雞蛋。剛開始創業時,兄弟倆都沒有經驗,蛋雞經常病死,由於餵養不佳,生的雞蛋很小個,賣不出去。


遇到困難後,表弟受不了每天起早貪黑的日子,並且認為賣土雞蛋沒什麼前景,一個雞蛋才一塊多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賺到錢,於是他毅然放棄了這次創業機會,轉而去外地打工。


但堂弟堅信賣土雞蛋能賺到錢,遇到問題也不氣壘,而是堅持上網查資料、諮詢同行和專家……瓶頸期度過後,堂弟養殖業發展順風順水,產業越做越大。


多年後,表弟依舊在外地打工,拿著死工資,為了買房買車背上了幾十萬的貸款;


而堂弟,在市裡買了一套房子自己住,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爸媽住,夫妻倆一人一輛車,養殖廠也價值上百萬……


這對兄弟倆,雖然有同樣的生活背景和發展起點,但因為思維方式不同,最後形成了鮮明的窮富階層差異。


很多時候,真正能讓一個人貧窮的,不是落後的生活環境、低廉的工資收入,而是沒有希望的“窮人思維”。


3


在“中國人買房”這件事情上,能非常直觀地看到“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差異。


作家李剛曾經說過一個關於自己買房的真實故事。


幾年前,李剛的妻子想買一套學區房,但他們倆的存款加起來也不夠付首付。


這時候李剛就想打退堂鼓,想賺足了首付再買房,但妻子執意要現在買。於是,他們東拼西湊最後還是把首付湊齊了,買了房。


結果沒過幾年,那套房子的價值翻了幾倍。


李剛到後來才煥然大悟:買值了!


這就是典型的“窮人”和“富人”的思想差異。


錢不夠,富人想的是怎麼解決問題;而窮人想的是等時機成熟了再行動。但不出意外,那一天可能永遠等不到。


“富人”一直在不斷地尋找新的奶酪,而“窮人”總做著天上有餡餅掉的美夢。


賣口罩月入1000萬的小夥,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註定窮一輩子!


“窮人思維”的人,還有一個非常侷限的點,就是把眼前的小錢看得太重。


老貓一學妹,畢業後就去深圳工作,公司位於深圳市中心,剛開始為了省房租,學妹在離公司10多公里的郊區租房。


錢,雖然省下來了;但身子,也快累垮了。


10多公里的距離,每天上下班通勤就得花兩三個小時,晚上加個班,回來就九十點了,第二天早上六七點就得爬起來趕公交和地鐵。


每天下班回家後都是一身疲憊,之前做的晚上學習規劃,一個也沒精力實施。


半年後,學妹咬咬牙,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個新的房子,房租雖然貴些,但通勤時間壓縮到半小時以內,省下來的兩個小時,學妹沒有拿來睡覺,而是學習。學習工作中涉及的專業知識,還擠出時間開了一個副業,並利用別人的“通勤時間”充實自己。


一段時間後,學妹靠副業賺的錢,比自己在市中心租房花的錢還多。


“窮人”把眼前的錢看得很重,把時間看得很輕,往往習慣拿時間換錢;但“富人”往往相反,他們願意花眼前的小錢買時間、買經驗,換未來的大錢。


從“看中小錢”到“獲得大錢”,是一個思維的跨度和轉變。


賣口罩月入1000萬的小夥,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註定窮一輩子!


賣口罩月入1000萬的小夥,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註定窮一輩子!


在《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爸爸。


窮爸爸總說:我可付不起;

富爸爸卻說:我怎樣才能付得起;


窮爸爸教他寫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簡歷,以便找到滿意的工作;

富爸爸教他怎麼寫雄心勃勃的事業規劃,為以後創業做好準備;


窮爸爸鼓勵他認真工作賺錢;

富爸爸引導他怎麼讓別人為自己打工;

……


由此可見,富人的思想真的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


人們常說: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模型。


如果你,

不想拘泥於固化的思維模式中,

不想在新時代浪潮中被割韭菜,

不想在三十歲以後還活成窮人,


那麼,你一定要學學富人的思維模式,利用“富人思維”為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做新的迭代和升級。


只有思維改變了,其他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變,才會接踵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