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干货(七):世界时间管理大师的异曲同工

大家好,在前面,我们分享了GTD的思想,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思想与另外的之前提及的时间管理的方法来一并做个分享。

所有的理念都是相通的,这叫大道至简,最终的道理都指向一个。

记得我们谈到过德鲁克先生讲过的:要做要事!

我们也记得讲过的:《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所提倡的---做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件。

我们也谈到过“吃青蛙”的理论:马克·吐温讲,每天早上起来我们要活吃一只大青蛙。

那我今天就把这个青蛙的理论继续深入地讲一讲。

博恩·崔西把马克·吐温这个理念发展成为吃3只青蛙,也就是说重要的事情要做3件,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在于把重要的事要首先做、用心做、做到极致!

大卫·艾伦所谈到的GTD,让我们把所有的事物:大脑的想法、接收到的信息......装在一个收件框里面,把它写下来,或者装在移动手机的app的收件箱。

只有把一切收集下来,我们才可以对事件进行分类,分成日历,分成清单,清单可以再细分成为有截止日和没有截止日的,按照情境分的清单。

但总的分两种:日历和清单。

日历上面是特定时间要完成的,没有重要不重要。

当然了,也许你约定了给某个人打电话或者回电话,它不够重要,但是跟你约定了,你还是必须要做,必须做的事就要写在日历上。

这里的“必须”指的是:特定时间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这么来理解:叫固定时间和日期的行动。

除此之外的事对时间的要求就降低了,根据情境可以适应变化,所以这样的计划能够赶上变化。

当然了,日程表上你还是会选择相对比较重要的事,但是它少,它不太影响大局。

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管理清单上的事物,清单上的事情是多的。

那怎么办呢?

我们就要做到要事优先!

因为我们把事物都写下来了,而且也用软件很容易去做到分类,所以我们就可以标出重要的事情,我们把它称作“青蛙”,青蛙一天不能太多,3只足矣。

“3” 其实是个概数,当你做完3件重要的事,你其实可以标新的3件重要的事情。

所以 “3” 其实是一个概数,不一定指具体的“3件”。

当我们能够从清单上找到要事,那我们首先也能够做要事,我们就会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不断出成果。

即使你做不到早上一起来就吃活青蛙,但你可以做到要事优先。

比如说:在你具体的某一天,你可以先做日程表上的事情,到点就要做,比如早上10:00,你要给人打电话,下午2:00你约定有个外出,那你在这个特定的时间,你一定要完成。

除此之外,你就打开你整个的清单,你的清单上面有很多事,你就首先看到你现在所在的这个情境,比如在办公室,你觉得这里可以很好地办公,也没有什么打扰,你就可以先吃掉最重要的青蛙。

也许你在做的过程中有紧急的事件发生,你就临时去处理一下,回过头来你还是去做这个重要的事情,这就是青蛙理论。

所以当我们运用GTD的思想,把所有的事都记录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分类。

当我们有了分类以后,我们就可以标出那些重要的事情,然后就可以根据我们所在的情境,优先选择去完成。

当然,你可能听了这么多节课,你还是做不到。

很多人告诉我说:“我有拖延症,我还是不能够专注。”

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在后续的课程会陆续分享。

但是今天我们核心讲的就是“吃青蛙的理论”,是要建立在收集和对事件分类的基础上,我们把它称作时间管理的3个流程:搜集、排程,以及我们下一步要讲的执行。

这3个流程足以让我们能够收集所有的事物,并对事情进行分类,轻重缓急,然后挑出要事,执行的时候我们就做要事了。

下一节我们来讲讲执行是怎么回事,清单上的事情怎样才能执行完成?

时间管理干货(七):世界时间管理大师的异曲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