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昨天再一次被“归化”刷屏了,原因是有媒体提出足协要完全否定归化,于是各路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有分析原因者,有辨别真伪者,有爆料者,有评论者,也有辟谣者,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就对归化有些迷糊不清的媒体们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大肆争论一番,只不过足协以及国足主教练李铁对于归化“三缄其口”的态度还是让人无法猜测其意愿到底为何,为什么在其他各国都非常常见的归化到了我们这里要遭受如此多的的评议甚至是质疑呢?既然开启了归化之路为何又走的如此艰难?本文也跟个风,从多个角度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题记 绿茵小萌新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此路通不通?


体育无国界,我们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应该给与归化足够的包容


其实我最想说的就是,体育无国界。其实这句话我们一直在说,尽管有各个俱乐部,有不同的国家队,但是足球还是我们人类宝贵的财富,很多时候足球带来的是团结,是凝聚力,是一种守望相助的力量,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戴上有色眼镜来看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奥运会的那些项目是这样,篮球是这样,足球同样如此。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田径项目归化人数前五位


有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运动员归化地图》,详细介绍了世界上运动员的归化情况,很显然,归化在体育并不少见,尽管偶尔会有争议,但是归化依然成为了一个主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理解。根据一些数据调查汇总显示,田径项目上,归化人数最多的是美国,巴林,西班牙,土耳其,法国,橄榄球运动归化人数最多的国家是英格兰,澳大利亚,美国,苏格兰,日本。


还有一项统计数据比较有意思,那就是被其他国家归化的我国的运动员,根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3年,我们向国外输送的乒乓球运动员多达21人,其中也不乏李佳薇、冯天薇、田志希这些名将,除此之外我们向日本输送的篮球运动员也有6人,其中三名男运动员三名女运动员,另外羽毛球4人,足球两人,垒球1人,体操2人,排球1人,举重2人,花剑1人。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我们也是输出者


当然了,在足球的领域中,归化更为常见,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近40年的世界足坛中,一共有超过600名运动员完成了归化,让人意外的是,法国其实也是球员输出大国,几十年中一共输出了104名球员,其中29人去了阿尔及利亚,12人加盟了塞内加尔。


说这个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说,归化虽然不能说流行,但是也是目前世界足坛的一种趋势,归化非常的常见,大家都知道,我们的40强赛的对手菲律宾更是归化球员的大国,目前已经归化了几十名球员,而且还在归化中。所以面对我们自己的归化,我们不应该戴有色眼镜,而是应该用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从十几二十年前就开始探讨归化的可能性,如今已然归化成型,那么就应该给以一定的包容,只不过要正确的运用这一个政策罢了,而不能把他当做救命稻草。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支持归化吗?


恒大的无奈,鲁能的尴尬,国安的意外,归化是闹剧还是进步?


为什么要用这个标题呢?去年一年的归化之路一直在各种争议以及在各种讨论中展开,看上去时间不长的归化之路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因为每天都在有人讨论,每天都在有人猜测,其中恒大的无奈,鲁能的尴尬,国安的意外,谁又能懂得?


恒大可谓是归化的带头人,更是冲锋者,用现在的话说是“吹好人”也不为过,艾克森加盟上港,但是却必须要回到广州恒大进行归化,这引发了人们的巨大争议,纷纷探讨此举的目的和原因何在,随后阿洛伊西奥,高拉特,费尔南多等球员,也纷纷成为了恒大的球员,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恒大一直在争议中前行,结果归化即将完成,足协新政来了,恒大归化了的这些球员不能全在恒大队中,恒大无奈吗?是不是让人感觉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归化的外籍运动员


鲁能也算是归化政策的响应人,但是德尔加多的归化有些让人看不懂,谁都知道,进行归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国家队的实力,更加直接的说就是为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但是德尔加多曾代表其他国家U系列球队参加国际A级比赛,按照国际足联的有关规定,德尔加多即使归化成功,也不具备代表中国队参赛的资格,这就引发了人们关于鲁能归化德尔加多的讨论,甚至鲁能的球迷认为鲁能不会那么傻,肯定有办法让德尔加多代表国足出战。结果德尔加多不仅没有进入国家队,也逐渐淡出了鲁能的阵容……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李可落选国足


国安归化了李可,可以说绝对超值,李可在里皮的国家队中也逐渐站稳了脚跟,上个赛季在北京国安出场25次,打进了2个进球,传威胁球的次数是9次,抢断63次,排在中超第7位,解围22次,成为了国安非常重要的一道中场大闸。

里皮时期的国家队,李可的表现也基本得到了认可。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国家队换了主帅之后,李可竟然被排除在了大名单之外,国安重点培养的归化球员还是遭遇了“意外”滑铁卢。


所以问题就出现了,为何进行的归化在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遭遇了“滑铁卢”?到底是归化出现了问题还是决策出现了问题?是不是目前已经违背了当初归化的原本意图?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归化治标不治本


归化政策治标不治本,要学会用好这个短时期提升实力的救命稻草


其实还想说一个问题,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就不展开来说了,放在这个标题下面吧,本来想要的标题名字是“不表明态度本身就是态度,足协和李铁不表态足以质疑归化政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1、去年开始归化的时候足协虽然并没有明确表明支持归化,但是如果不赞成的话,归化恐怕很难完成,包括各种手续,以及足协专门制定的“容缺注册”制度。


2、陈戌源不支持归化,这在他之前很多次的讲话中都有提及,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艾克森要回归恒大才能归化,而且目前很多关于归化的讨论以及国家队的名单,很多球迷认为也和这位足协新掌门人的态度有关系。


3、李铁对归化球员的含糊其辞。李铁并没有公开表明支持归化,也没有反对,只是曾经明确表示,归化球员也要“竞争上岗”,这或许就位他下一步不使用归化球员埋下了伏笔。果然,新一期的名单中,被称为强力后腰的李可落选。


尽管这两天有不少媒体站出来辟谣,表示李铁和足协支持归化,但是种种迹象,估计谁都看得明白。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李铁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


关于归化,我还想说明的问题是,目前我们的归化和其他国家的归化并不一样,例如法国队球员基本上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它有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再例如菲律宾,对于球员的归化是长期坚持,而我们的归化,看上去有些“头脑发热”的临时的行为,无论是否赞成归化,目前需要达成的共识就是,归化治标不治本,可以短时期内提升国家队的水平,但是如果想要真正有提升,还需要“从长计议”。


所以对于我们的归化,虽然他治标不治本,但是却可以成为短期内的“救命稻草”,例如我们一直在追求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有了这些归化球员的加盟,概率的确是大了很多。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用好这根“救命稻草”,个人认为应该实行两步走的战略。


1、利用好归化球员,积极做好40强赛甚至是12强赛的备战,正确可以利用这些球员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尽全力打进2022年世界杯,这是最现实也是最实际的一个目标。


2、做好本土球员的培养工作。我们可以利用归化球员的间歇期,可以去做好本土球员的培养工作,让归化球员带动本土球员一同成长,毕竟艾克森等人的年龄也不小了,做好本土球员的培养才是重要的重点。


足球也是“爷孙树”,短期的“政绩工程”要不得,长远规划是王道


银杏被称为是“爷孙树”,意思就是爷爷种上树,至少到了孙子那一辈才能长成,开花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其实对于足球这项运动来说,也可以这么形容,毕竟一个国家足球想要发展,想要有所进步,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发展,短期不会看见成效,更不会有所谓的“政绩工程”,所以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足球人前仆后继,坚定的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朝令夕改”只会让足球的沉沦下去。


也谈归化,足坛的归化为何在我们这遭受质疑,跌跌撞撞前行?

任重道远


韦迪上任的时候,提出了中国足球的一些目标,其中对于男足和女足的目标,其实很现实,但是到了蔡振华时期,这个目标依然没有实现,没想到的是陈戌源上任之后,在他的发言中,人们惊奇的发现了和韦迪时期近乎相同的目标,10年过去了,目标依然都没有变,这是说明中国足球没有任何的进步吗?


抛出来这个问题或许有些尖锐,但是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共识,足球短期时间不会有大的改善和进步,更不会出短暂的“政绩工程”,足球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脉络,应该是在一个长远规划的前提下,严格的遵守,严格的执行,至于在执行的过程中,其他的一些政策和制度,应该都是服务于这个长远规划的,但是显然,目前的中国足球没有做到这一点,“朝令夕改”成为了常态,导致了我们的足球一直停滞不前,甚至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超越。


对于归化政策,既然制定了,既然已经归化了,那么就要坚定的用好它,我们现在该讨论的其实根本不应是到底要不要归化,用不用归化球员的问题,该讨论的是如何用好归化球员的问题,如何做好下一步归化球员的使用问题,如何利用归化球员来带动我们本土球员成长的问题。


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