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情懷韻致兩相宜

——近讀吳雪書法

蘇士澍

王羲之、蘇東坡的書法寫得好,我們都知道。其實,他們的文章也寫得好。讀二王父子雜帖,讀《蘇軾文集》,高逸厚朴,篇篇都是絕妙好辭。中國古代文人習書,不以書家自居,亦不以書家為榮,一如左宗棠不以進士為榮。古人的趣味,向來金貴大文化人的翰墨,歷代書家都是大學問家大文章家。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書法講究字外功夫。所謂字外功夫,就是經史子集,就是人情練達,就是世事洞明。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何止如此,腹有詩書字也是華的。

吳雪是安徽亳州蒙城人。蒙城始建於殷商,是一代先哲莊子的故里。吳雪生在古城,好讀古文,人有古風,書有古意。吳雪說自己從小喜歡書法,初習唐楷,後研漢碑,繼而專攻行草。以碑為師,以帖為師,難得師古不泥,更難得食古而化,他的字差不多是《筆陣圖》的路數,起承轉合,提按頓挫,結字大小腴瘦很講究。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240cm×120cm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林泉清致,68cm×68cm


吳雪寫字,一撇按得長,一捺一豎稍放,且微帶波折,這是筆墨中透露的一點點豪情一點點韻致,顯然得了宋明人的法度。吳雪的撇捺與長長的刻意丕顯的率意,橫劃一筆,遲澀峻疾,韜然頓收,更有法度可尋。吳雪的行書,乍一看有些像蘇子瞻,豎鈎右捺,仔細一打量,二分像伸長腿的黃山谷。

吳雪的楷書大字小字月明星稀,山靜水清,一看就知道有童子功,有情感有情懷。當下某些書法,缺的就是童子功,缺的就是情感、情懷。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清·李方鷹·蒼松怪石圖題詩,180cm×48cm


吳雪書法見過不少,面目豐腴。前幾年見過他的魏碑唐楷,即有自家面目。近年公餘閒暇一心臨池,越發變了體格換了門庭,圈內友朋紛紛說吳雪書法當刮目相看。

時光如水,不捨晝夜。時間過去了,世事也隨之變易,人的書藝也漸漸進步。這次看吳雪書法新作,字字康阜,難見懈筆,練出大書家的功夫了,我算是親見輕舟過了萬重山,真是可喜可賀的事。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清·鄭燮·詠竹石,30cm×40cm


書要多看,字要多寫。磨盡三缸水,一點像羲之。這話我信。古人真勤奮,趙孟頫苦練小楷經年,運筆如飛,一天能寫上萬字。文徵明每日起床先寫千字文一遍才吃早飯,八十多歲了,還能寫蠅頭小楷,眼力沒話說的。鄧石如遺得失、忘寒暑、窮晝夜以習書。我是老派的人,傳統的人,信奉孔子說的那句話:敏而好學。敏是題外話,好學才是書家的根基書家的本色。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宋·徐璣·新涼 136cm×68cm


寫字與做人是一脈相承的。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提出,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寫字不單是提筆落筆,也是通過書寫、通過筆墨紙硯來展現自己的內心。

吳雪的作品集即將出版,書此文以示祝賀。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與吳雪共勉,與書界同仁共勉。二〇一九年二月 北京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對聯 136cm×30cm×2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追夢,136cm×68cm

情懷韻致兩相宜——近讀吳雪書法

吳雪 安徽蒙城人。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安徽省文聯主席,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安徽大學兼職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