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謊之神:國漫再度“抄襲”,還是借鑑?

關於驅魔跟嗜謊設定的問題,我記得很多年前也有人質疑過,當時還是在網易的評論裡解釋的,動畫播出有人再次提這個話題,其實在我意料之中。


嗜謊最早的設定大概是2010年左右,當時我還在大學,驅魔少年也正火熱,這部漫畫算是我教科書一般的存在,當時晚上拿來做繪畫練習的也是以這本漫畫為參考,我從不否認對驅魔的喜愛,微博裡以前也經常發有關信息。

嗜謊之神:國漫再度“抄襲”,還是借鑑?


嗜謊是我第一部原創長篇漫畫,早期內容上有很多的不成熟,也不清楚未來的方向,只是有個模糊的想法,一步步的畫下去,可謂摸著石頭過河,也就造成了一個如今看起來很不好的後果,即視感強烈。

我現在回頭看看漫畫第一部的內容也覺得如此,在創作方面,即視感是個躲不開的話題,很多作者在職業初期都有模仿借鑑的痕跡,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沉澱,經驗的累計,會逐步走出自己的道路,包括我自己。

嗜謊之神:國漫再度“抄襲”,還是借鑑?


漫畫創作到第二部之後至今,嗜謊的獨立性上便有了本質的不同,往後的故事走向與設定也更加清晰明瞭。擺脫了初期的迷茫,我知道自己想講什麼故事了。

嗜謊之神:國漫再度“抄襲”,還是借鑑?


那麼回到抄襲這個話題上,抄襲是個很嚴重的指控,需要嚴謹的證據做支撐。如果是漫畫的畫面人設抄襲需要有石錘對比圖,如果是劇情上抄襲需要有完整的劇情鏈對比,當然大家現在關心的肯定是設定抄襲,也就是所謂拼接怪,然而大家仔細思考一下。

嗜謊之神:國漫再度“抄襲”,還是借鑑?

嗜謊連載七年,將近300話,從故事邏輯到劇情發展,真正能撞車的有多少?如果真的是拼接怪那麼多讀者都是漫畫小白啥都不懂看不出來嗎?除了我承認的早期跟驅魔雷同的即視感,到底哪裡拼接了?

嗜謊之神:國漫再度“抄襲”,還是借鑑?


當然你也可以揪著早期不放,但即便在早期的劇情上我也可以完全不慌的說,故事是我自己想的。而設定上相似其實就看大家接不接受而已。國漫發展到現在一直有個讓人很困擾的現象,就是讀者觀點太極端。要麼是崛起要麼是“爛片”,平和看待,相對客觀並且理性的聲音太少。

嗜謊之神:國漫再度“抄襲”,還是借鑑?

設定上的雷同在法律上來講並不屬於抄襲,不然你讓那麼多遊戲跟網文怎麼生存,但除了法律還有道德批判,而道德批判籠統又範圍寬泛。很容易就被帶節奏成為一場狂歡,對此我還是很清楚的。因為以往看見的案例太多。

嗜謊之神:國漫再度“抄襲”,還是借鑑?


再此我只想跟讀者說一句,嗜謊多年來帶給你的真的只是那些設定嗎?你的快樂跟感動是複製驅魔得來的嗎?如果不是,那就相信我,嗜謊有很多缺點甚至黑點,但我會揹著他繼續前行。對於我曾經喜愛的驅魔少年,我會努力去超越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