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五月“破咒”!養殖老農真傳:這個方案能治小龍蝦偷死病!

一、養殖背景

每年的4-5月是小龍蝦養殖的黃金階段,同時也是小龍蝦病害高發期;尤其是進入5月,隨著氣溫的升高,發病死蝦的塘口越來越多,死蝦量也越來越大,初步統計潛江市場小龍蝦發病率不低於80%。由於死蝦前蝦子無明顯症狀,死亡初期數量不多,大多是死亡後腐敗變紅漂浮於塘邊、水草上或者死於地籠中,且病因複雜,難以防治,被業內稱為“小龍蝦5月魔咒”,但從專業角度看,稱之為“小龍蝦偷死綜合症”會更加準確。

小龍蝦五月“破咒”!養殖老農真傳:這個方案能治小龍蝦偷死病!

二、小龍蝦偷死綜合症

主要症狀:病蝦通常表現為爬邊、反應遲鈍、行動遲緩,攝食減少或停食;與健康蝦相比,病蝦體色偏暗,無光澤;撈起表現四肢及螯足無力,頭胸甲極易剝離,且內側有一層薄膜,類似脫殼不遂;剝離頭胸甲見肝胰腺腫大、壞死、顏色變深或變淺,空腸、空胃、腸道分節伴有藍色色素積累;發病初期死亡量不大,往往以死大蝦為主,隨後死亡量逐漸增加,中蝦、小蝦陸續死亡。

病因分析:小龍蝦偷死病因複雜,往往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綜合死亡,主要病因可歸結為環境惡化、體質差、病原微生物侵入等三大因素。

小龍蝦五月“破咒”!養殖老農真傳:這個方案能治小龍蝦偷死病!

(1)環境惡化

小龍蝦生活在養殖水體中,水質、底質的惡化都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導致蝦子發病死亡;水環境的惡化導致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同時迫使蝦體抵抗力減弱,為病原微生物侵入提供條件,導致龍蝦發病死亡;如水質渾濁、溶氧低、無水草、水草過多腐爛、氨氮亞鹽過高均是環境惡化的體現;另外水環境惡化,遇到暴雨、天氣突變等情況容易引起應激死亡,也應該值得注意。

(2)體質差

在相同情況下,小龍蝦的體質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體格健壯,活力好的蝦免疫力好,抗病、抗應激能力強,病原微生物不易侵入蝦體,應激等對龍蝦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3)病原微生物侵入

在疾病三環理論中,病原微生物是引起病原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大部分病原微生物都是條件致病的,適宜的水溫為20-30℃,這也是小龍蝦4-6月集中發病的原因所在;常見的致病菌有:弧菌、嗜水氣單胞菌、弗氏檸檬酸桿菌等,常見的病毒為白斑綜合症病毒(WSSV),另外還有纖毛蟲等病原,患後面兩種病的小龍蝦往往會被條件致病菌感染。

小龍蝦五月“破咒”!養殖老農真傳:這個方案能治小龍蝦偷死病!

三、防治思路與效果案例

3.1 防治思路

(1)解毒抗應激

發病的蝦塘水質通常已經惡化,可使用有機酸+納維素+乳化鈣進行解毒抗應激處理,一來解除水質惡化帶來的毒素,二來增加蝦子的抗應激能力,三來補充鈣等微量元素提高蝦子體質避免進一步被侵害。

幫邦超濃有機酸,五倍濃縮,一瓶頂五瓶,可以快速清除清塘藥瓶殘留,重金屬,藻毒素等有毒物質,解毒碧水排毒促長。緩解養殖動物中毒及應激反應,加速體內毒素排出,提高水體透明度,穩定水體pH值。

(2)內服強體抑菌

病蝦體質弱、肝胰腺病變、腸道受損,可每包飼料拌料內服生力泰+甘力健,增強小龍蝦體質,修復受損肝胰腺與腸道,恢復消化吸收能力,抑制體內病原微生物。

幫邦生力泰,富含有機酸和雜合小肽。預防腸炎 抑菌調水拌料。買3瓶送1瓶,共發4瓶!腸道衛士,調節腸道,減少患病,抑菌調水;減少患病風險,加速傷口癒合,防止病害復發。

(3)消毒改底補菌

水體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是小龍蝦發病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弧克可有效殺滅水體中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減輕感染;消毒後可使用菌多多補充水體有益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同時使用速效改底片改底,改善底部環境,減少病原菌滋生。

小龍蝦五月“破咒”!養殖老農真傳:這個方案能治小龍蝦偷死病!

四、小結與建議

小龍蝦“5月魔咒”病因複雜,難以控制,每年給小龍蝦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也是養殖戶盈利水平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正確的診斷、合理用藥是治療該病的關鍵,通過以上方法,可有效治療小龍蝦偷死病,成功率在60-70%,遇到病毒病大量爆發也只能夠緩解死亡,目前還做不到藥到病除,因此做好平時的預防工作才是小龍蝦成功養殖的關鍵;考慮到食品安全問題,這種健康養殖的理念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平時預防投入成本要遠遠低於發病治療成本與死蝦能賣的錢之和,養殖朋友不要顧此失彼。

小龍蝦五月“破咒”!養殖老農真傳:這個方案能治小龍蝦偷死病!

預防建議:

改底:速效改底片,每10-15天一次;

消毒:弧克,10-15天一次;

補菌:菌多多+em菌,每次消毒後第二天全塘潑灑;

補礦:超能乳化鈣,蝦苗5-7天一次,成蝦7-10天一次;

強體:3月底開始,使用甘力健+生力泰,喂3天,停3天;

起捕:蝦苗/成蝦達到規格不管價格高低應及時起捕疏蝦,降低密度與發病風險。

注:以上方案除拌喂外,均應選擇晴天進行操作。

小龍蝦五月“破咒”!養殖老農真傳:這個方案能治小龍蝦偷死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