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2019年中國車企除了一汽等鳳毛麟角的幾家實現正增長,大多都“虧”字當頭


出品 | 每日財報

作者 | 魏文

對中國車企而言,2019年除了鳳毛麟角的幾家實現正增長,大多都“虧”字當頭,加上去年底突然而至的疫情,當頭一棒,為各大車企更蒙上了一層陰影。令原本就苦不堪言的車企,更陷入了 “鴨梨山大”的處境。

這一影響直接反映到了2020年第一季度銷量上,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1-2月銷量223.8萬輛,下降42.0%。其中,2月乘用車產銷降幅尤為明顯,同比分別下降82.9%和81.7%。由此可見,市場下行壓力之大超乎想象,疫情對汽車行業運行的影響前所未有。

可以說在這波疫情的打擊下,每一家車企都未能逃脫於事外。

日前,隨著國內自主汽車品牌陸續披露2019年全年財報。根據《每日財報》的統計,截止3月30日,在統計的12家車企中(海馬是業績預報),除了一汽等外,其餘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這是自2018年中國車市進入寒冬以來,再次對車企銷量造成了較大影響,促使了眾多車企的整體利潤下滑。

如今在疫情還未完全消散,在復工難,零部件供應商隔離斷供的背景下,2020年眾多車企如何實現銷量和盈利預期,顯然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死考驗。那麼在這個關鍵時期,如何應對銷量的進一步下滑,各大車企的創新舉措無疑顯得格外重要。下面我們聚焦部分中國車企財報,瞭解一下它們的盈利情況及2020年走向。

蔚來汽車

Ÿ 累計總收入為78.25億元

Ÿ 全年淨虧損114.13億元人民幣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蔚來汽車去年全年累計交付量為20565輛,同比大增82.1%,在造車新勢力中穩居第一;全年累計總收入為78.25億元,同比增長58.0%。其中,全年淨虧損114.13億元人民幣(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較2018年虧損收窄約51.1%。此外,蔚來汽車2019年毛利率為-15.3%。

財報發佈之日,蔚來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斌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今年將繼續實施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以提升毛利,例如NIO House、NIO Space數量基本維持現狀,開拓線上直播買車等。同時坦言“2020年將以追求毛利為首要目標,有信心實現第二季度毛利率轉正,年底毛利率達到兩位數的目標。”

據悉,蔚來汽車年內將投放新款ES8、全新車型EC6以及100千瓦時液冷動力電池。其中,EC6及新型電池需要到今年第三、第四季度才投放市場。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爆發,蔚來汽車在2020年初面臨非常挑戰的市場環境。”李斌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數據顯示,蔚來2020年前2月的累計交付量為2305輛,低於疫情爆發前蔚來設定的目標。全年目標能不能實現,現在看來還無法預計。

但是利好的是,儘管進入2020年,新冠肺炎在中國各地爆發,特別是以新能源車為主的造車新勢力,生產和銷售都受到很大市場衝擊。但在近兩個月中,蔚來累計融資規模高達4.35億美元。在疫情和車市下行的雙重影響下,融資利好或將為蔚來提供活出更精彩的助力。

江淮汽車

Ÿ 營業收入達472.86億元

Ÿ 淨利潤為1.06億元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財報顯示,2019年江淮汽車營業收入達到472.86億元,同比下滑5.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6億元,與2018年的虧損7.86億相比. 有扭虧為盈跡象。

不過在年報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這項卻虧損9.78億元。扣非淨利潤才是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盈利狀況的指標,顯然江淮汽車2019年並沒有實現真正翻盤,實則明盈實虧。

而財報顯示,政府補貼已成為其盈利的主要手段。若不計入政府補貼,江淮汽車實際虧損接近10億元。據資料顯示,江淮汽車2019年分別獲得多項項目補貼,其中包括出口信保補貼、國際市場開拓、對外投資專項資金、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國家進口貼息、新能源汽車研發補助、科技保險補助等十餘項補助項目,計入當期的政府補助總額達11.17億元。而這一數據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6.02億元和12.78億元。

進入2020年,江淮汽車是否能擺脫補貼生存的困境,還要看自身過硬的產品實力和體系能力。根據今年計劃,江淮汽車產銷各類整車及底盤45萬輛-50萬輛,實現6.83%-18.7%的同比增長,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550億元,同比增長5.57%-16.13%;同時還將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其中覆蓋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緊湊型跨界車、小型轎車和小型SUV。而新能源汽車作為公司戰略性核心業務,計劃2020年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銷量比重突破20%。

但不利的一面是,今年前2個月江淮汽車銷量為4.93萬輛,同比下滑42%。在疫情影響下,如果江淮自身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如若不盡快提升上去,隨著補貼撤退、政策收緊,能不能實現全年目標,顯然壓力之下,將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長城汽車

Ÿ 營業總收入達964.55億元

Ÿ 淨利潤44.93億元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2019年財報顯示,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達962.11億元,利潤總額51.01億元,淨利潤45.3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44.97億元,同比下降13.73%。2019年,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全面進階,海外業績表現強勁,營業收入達到55.22億元,同比大漲66.61%。得益於長城汽車四大品牌銷量的穩健增長和品牌提升,以及全球化體系競爭能力的全面構建。

鑑於汽車行業2020年受疫情影響,長城汽車今年率先下調銷量和盈利預期,長城汽車將2020年銷量目標從111萬輛下調至102萬輛,淨利潤從47億元下調至40.5億元,均低於2019年水平。成為今年首個宣佈下調年銷量目標,與盈利預期的上市車企。

作為中國汽車陣營中頭部企業之一,長城汽車也不例外,受到疫情的衝擊。數據顯示,其2月銷量為10023輛,同比下滑85.48%;1-2月累計銷量為90284輛,同比下滑50.05%。在戰略上,2020年,按照既定規劃,除了加速全球化,同時長城哈弗品牌、WEY品牌、皮卡、歐拉品牌等,將在智能化、年輕化配置方面進一步升級,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將在2021年會推出更多全新車型,包含傳統燃油車、混動及純電動車型。

當下,儘管長城汽車下調2020年銷量和盈利目標,但是大和、中信證券(22.890, 0.58, 2.60%)、中金公司、東吳證券(8.270, 0.24, 2.99%)、安信證券等各大證券投行機構對於長城汽車依然持樂觀態度。主要是長城汽車將在接下來的行業整合中,沿著市佔率與毛利率雙升路線,實現高質量發展。

眾泰汽車

全年虧損60億-90億元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眾泰汽車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全年虧損60億-90億元,去年同期盈利8億元,同比下降約850%-1225%。2019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眾泰汽車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4.01億元,同比下降59.59%;淨利虧損7.60億元,同比下滑283.02%。

在銷量方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眾泰汽車銷量約15.1萬輛,同比下降40.1%。

對於業績大幅下滑,眾泰汽車表示,本報告期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汽車行業整體景氣度不高,公司汽車銷量大幅下降,沒有達到預期,根據謹慎性原則,擬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為60億元左右,具體金額尚待相關機構進行評估後確定。此外,由於銷量大幅下降,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降,經營成本相對上升,造成經營虧損較大。

持續的虧損、頻繁的人事變動,讓眾泰汽車經營接連遭遇危機,比如去年就曾一度陷入破產傳聞,雖傳言不屬實,但無疑正經歷著艱難時刻。今年3月17日,眾泰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副總裁鄧曉明先生因個人原因遞交書面辭職報告,而在 10天前,眾泰汽車副總裁陳靜因個人原因辭職,2019年11月,副總裁楊建辭職。

高管離職,疫情衝擊,復工、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影響,讓本就積重難返的眾泰汽車更是雪上加霜,那麼眾泰汽車還能置死地而後生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汽集團

Ÿ 總營業收入6200億元

Ÿ 淨利潤440.5億元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數據顯示,2019年,一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200億元,同比增長4.4%;實現淨利潤440.5億元,同比增長2.2%,平均去年每天淨利約為1.2億元,盈利能力十分優異。

銷量方面,2019年一汽集團整車銷量高達346.4萬臺,相比去年同比增長僅1.3%,穩住了一汽自18年起年銷突破340萬大關的勢頭。

營收方面,2019年一汽總營收為6200億元,同比上升4.4%,其中淨利潤同比上升2.2%,雖看似不高,但實則高達440.5億元,也就是淨賺將近450億.

當然,在國內各大車企產銷同比下滑的大環境下,一汽集團卻創造出了優秀成績,肯定少不了大量旗下主力車企的貢獻。

一汽集團旗下的各品牌車型也都實現了增長,全年整車銷售累計達346.4萬輛,同比增長了1.3%。並且自主板塊中的奔騰、紅旗品牌增勢更是明顯。合資板塊中,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保持著其該有的實力,一汽-大眾2019年年度產銷突破200萬輛;一汽豐田全年累計銷量達到73.8萬輛,同比增長2%。

而自主品牌中,紅旗品牌全年銷售突破10萬輛,提前完成了2020年年銷10萬輛的階段性目標,同比增幅超200%;奔騰品牌全年銷量達12.05萬臺,同比增長了33.4%。可看出,一汽紅旗與奔騰車型,已經在市場中找準了自己的車型定位於消費群體,也體現出一汽集團在自主品牌市場中產品和營銷策略的成功。

面向2020年,曾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表示,一汽堅定把新能源汽車作為集團公司整體及各品牌發展的重點的主體,並把“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生態化”作為汽車發展的方向和突破口,預計一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產品佔乘用車比例將在2025年達到40%,2030年達到60%以上。

海馬汽車

淨利潤9000萬元至1.3億元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ST海馬發佈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扭虧為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00萬元至1.3億元,2018年同期虧損16.37億元。海馬汽車2019年產銷情況,數據顯示,公司累計銷量僅為29,456輛,同比下降56.41%;同時,公司年產量也出現了52.06%的同比跌幅。產銷量都遭遇腰斬,顯示了海馬汽車當下所處的嚴峻形勢。

伴隨行業加速洗牌,海馬汽車已逐漸被邊緣化。為自救,海馬汽車2019年通過賣房途徑成功實現財報數據扭虧為盈。通過賣房籌得的1.2億元人民幣資金,對重資產的汽車產業來說,仍然無法滿足海馬汽車的運營資金需求。

進入2020年銷量慘不忍睹,數據顯示,2020年海馬汽車2月份產量為0,銷量僅為134輛,同比下降92.88%,銷售車型均為SUV。在生產上,自2020年年初至今均為“停擺狀態”,全部為代工的小鵬G3產品。據悉,2020年,海馬7X及全新改款海馬8S將上市,同時還將推出一款PHEV車型。新能源汽車方面,海馬汽車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銷量30%。

吉利汽車

Ÿ 總收益974.01億元

Ÿ 淨利潤81.90億元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吉利汽車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集團總收益974.01億元,同比下降9%;淨利潤81.90億元,同比下降35%。數據還顯示,吉利汽車每股盈利0.90元,攤薄0.89元,較去年的1.40元和1.37元下滑約35%。

2019年,吉利汽車全年累計總銷量136.2萬輛。吉利品牌終端銷量與去年基本持平。2020年,吉利汽車1-2月累計銷量排名第三,市佔率為7.3%,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吉利長遠的規劃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對年初設定的141萬輛的目標目前不作調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吉利攜手李書福公益基金會設立2億元專項基金,援助全國及海外疫情嚴重地區的防控工作。同時,安聰慧表示,“吉利在疫情期間,做到不裁員,不減薪,不延期支付員工的薪酬,我們要通過內部的組織變革,員工效能的提升,以及全新項目的佈局合理地使用員工。”

基於今年是吉利汽車向品牌和技術領先進階的關鍵一年,也是吉利的架構之年和產品大年。2020年吉利汽車將推出6款全新車型:吉利ICON、豪越、Preface,幾何C,領克05、06,以及多款改款車型,進軍全新細分市場。

此外領克將於下半年開始在歐洲銷售旗下產品,並於年內交付。

另外,野村則在研究報告中下調吉利今年銷量預測至133萬輛,低於吉利目標。野村稱,預期“領克”可為吉利在今年及明年的總銷量貢獻11%及14%。但野村認為,在市場銷量大降下,吉利仍優於大市,故重申其“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7.9港元下調至14.6港元。

除了以上車企外,截止目前,長安汽車、東風汽車、廣汽汽車、比亞迪等部分主要車企,還未公佈2019年年報,不過每日財報透過已發佈的前三季度財報,可以略窺一斑,業績均處下滑態勢,加上第四季度經濟環境,以及疫情影響帶來的各種不確定因素, 預計2019年全年報業績也將不同程度的出現下行趨勢。

長安汽車: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營收152.4億,虧損4.2億。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9.50%至451.1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26.62億元,同比下滑328.83%。第三季度的財報雖然自主板塊同比依舊下滑,但主要受合資公司拖累。根據銷量來看,長安汽車1-9月累計銷量約122.6萬輛,同比下降23.6%。其中,長安自主品牌1-9月銷量為58萬輛,同比去年下降19%。

東風汽車:2019中報淨利潤2.46億 同比下降15.46%。三季度財報顯示,東風汽車三季度營業收入為99.42億元,同比增長7.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32億元,同比下降19.76%。扣非淨利潤為3.04億元,同比下滑13.51%,基本每股收益 0.1660元。業績下滑主要受自主板塊影響,難以突破,而神龍汽車經營承壓,是東風集團最大的病因。

北京汽車:北京汽車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80.30億元,同比增長14.78%;歸母淨利潤為30.04億元,同比下降21.06%。而北京汽車(自主品牌)銷量為5.25萬輛,同比下降47.1%。北京汽車旗下的自主品牌銷量大幅下滑,也和今年北汽集團的新戰略有關係。而去年北汽集團正式發佈了全新的BEIJING品牌,自主品牌和北汽新能源將共同使用新的字母標。

廣汽集團:2019年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1-9月廣汽集團營業收入為426.84億元,同比下降19.19%;2019年1-9月廣汽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3.35億元,同比下滑35.75%。而從銷量上看,廣汽集團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為1508018輛,同比下滑3.21%,自主板塊的“不景氣”是該集團整體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比亞迪: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今年7-9月,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約316.37億元,同比下跌了9.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0億元,同比下降88.58%。除了營收、利潤、銷量的下滑走低,比亞迪在財務方面也有一定風險。不過比亞迪在去年1-6月整體營收表現良好,其營業收入與歸屬上市股東淨利潤都有所提升。

還未公佈年報的各大車企2020年1-2月累計銷量。

透視12家車企財報,看中國車企“鴨梨山大”有多大?

通過這6家車企的2019年季報梳理發現,業績均出現下滑,盈利能力明顯惡化,經營效益惡化,預計第四季度財報和年報均不容樂觀。而受疫情影響,進入2020年以來,各大車企1-2月銷量均負增長,受影響程度可見一斑。儘管進入3月份以來,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由此帶來的對消費需求的抑制影響並未消散,零部件廠商及經銷商在今年一季度均面臨較大壓力。這也意味著低迷的消費意願將導致汽車消費前景堪憂。

總結

每日財報通過2019年各大車企財報業績梳理發現,銷量下滑已成為主軸。而在疫情衝擊下,2020年的開局業績也不好看,均大幅下跌。但是針對2020年,各大車企除了疫情期開出的優惠促銷政策,提振市場銷量外。車企們針對2020年戰略規劃以及銷量目標也做了適當調整,並在投放新產品方面,以及成本、人員等市場經營管理上下功夫。

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一季度汽車產銷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產銷量下滑25%左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

但是受到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收入下降的影響,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

經濟環境、需求低迷和新冠肺炎顯然已對汽車產業造成了深遠影響,這對已步入存量市場的中國車市帶來了更加艱鉅的挑戰。在這種情勢下,各大車企們如何在壓力重重的困境中,走出“疫情”的陰影,還有待觀察。不過利好的是,在這危難之際,業內要求政策救市的呼聲四起,而令人欣慰的是,據媒體統計,目前已明確出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有九地。相關政策內容中,補貼購車成為熱門方式。

隨著政策救市的有序推出,2020年各大車企們,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依然令人值得期待。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