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於實施“兩保一加快”措施推動重點項目儘快落地的通知》(內附全文)

3月23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印發了《關於實施“兩保一加快”措施推動重點項目儘快落地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從“保用地”“保用礦”“加快行政審批”三個方面提出了10條政策措施,為全省“防疫情、穩增長、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

現解讀如下


《通知》的出臺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部署,切實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全力保障各類重點項目落地,持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實施。


《通知》的結構


➣全力保障項目用地。包括統籌規劃空間佈局、保障用地計劃指標、促進土地高效集約利用和創新產業用地模式4個部分。


➣全力保障用料用礦。包括優化砂石資源開發佈局、加快重點項目砂石供給、促進砂石資源綜合利用3個方面。


➣全面加快行政審批。包括壓減審批環節和辦理時限、探索開展“告知承諾”和“容缺審批”、全面推進建設項目“多合一”改革等3個方面。


《通知》的政策要點


規劃計劃方面

提出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網絡體系,提高城市綜合防災和安全設施建設配置標準,探索規劃“留白”機制,突出保障醫療防疫、環境衛生、防災減災等應急基礎設施等政策。改革以因素法測算分解的用地計劃指標管理方式,提出要素支撐跟著項目走的計劃指標分配機制。此外,還提出單獨選址項目所需用地指標應保盡保,這些都是保障重點項目落地的“乾貨”政策。


土地利用方面

探索預告登記轉讓制度。以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點狀供地”等方式,保障鄉村振興重點項目用地。探索混合用地模式,促進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探索工業用地“帶方案出讓”,為製造業發展提供用地快速通道;鼓勵建設標準廠房,縮減產業項目落地時間。


砂石保障方面

優化砂石資源規劃佈局。發揮國企和平臺公司作用,保障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砂石供給。鼓勵對廢石、廢渣、尾礦進行綜合利用,鼓勵綜合利用泥石流攔擋壩內堆積的砂石,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單位自產自用建設產生的砂石料。這些舉措,體現了拓增量、挖存量的思路,有利於就近有效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砂石物料需求。


行政審批方面

通過“綠色通道”“遠程直報”“容缺審批”和“多合一”等審批改革政策,對行政審批前置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對重點項目實行專人跟蹤服務模式,逐步實現“不見面審批”。清理審批前置事項,力爭到2020年底審批申請材料減少50%以上,實際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平均減少70%,實現“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和“區域評估”。


《通知》提出的政策舉措體現了省廳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擔當,屬於我省自然資源系統保障重點項目落地的管總文件,提出的各項政策,還將在後續的操作性文件中進一步細化,使之落地落實。




以下為《通知》全文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關於實施“兩保一加快”措施推動重點項目儘快落地的通知

川自然資規〔2020〕4號


各市(州)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廳機關各處(室、局)、各直屬 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經研究,決定實施“兩保一加快”(保用地、保用礦、加快行政審批)措施,推動全省“防疫情、穩增長、促發展”重點項目儘快落地。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力保障項目用地

(一)統籌空間規劃佈局。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優化各類用地佈局,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網絡體系,提高城市綜合防災和安全設施建設配置標準。探索規劃“留白”機制,保障醫療防疫、環境衛生、防災減災等應急基礎設施建設。對列入本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點項目建設清單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單獨選址項目,所需規劃指標應保盡保。對城鄉建設類項目所需規劃指標,可以在本市州範圍內調劑或使用增減掛鉤節餘指標等方式分期分批解決。


(二)保障用地計劃指標。改革以因素法分解用地計劃指標的管理方式,實行土地要素支撐跟著項目走。單獨選址項目所需用地計劃,由省級統籌保障,應保必保。全力保障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和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以及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三)促進土地高效集約利用。對公共衛生、環境保護、防災備災、應急救援、抗疫用醫療器械生產等省級重點項目,符合規劃且在2020年內開工的,可統籌安排先行用地。支持醫療機構進行院區改造和功能拓展,允許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合理合規提高容積率。醫療機構院區搬遷或擴容,符合條件的,可繼續按劃撥方式供地。根據產業類型,可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 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靈活供應工業用地。探索實施預告登記轉讓。支持各地通過區位調整、批文撤回、批文失效方式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加快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通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點狀供地”等方式,保障鄉村振興重點項目落地。


(四)創新產業用地模式。聚焦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探索工業、倉儲、研發、辦公、商業等混合用地模式,明確宗地兼容規劃用途類型和比例。探索工業項目“標準地” 改革,實現按標準出讓、施建、監管等,將拿地後開工週期縮短3至6個月。探索工業用地“帶方案出讓七試行將編制規劃設計 方案、審定總平面和單體建築設計方案環節前置至土地出讓環節前。鼓勵地方政府規劃建設標準廠房,縮減產業項目落地時間。


二、全力保障用料用礦

(五)優化砂石資源開發佈局。摸清砂石資源稟賦、供需形勢、實際產能和開發利用現狀,優化砂石資源規劃佈局,統籌考慮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砂石資源保障。取消砂石等礦產資源儲量登記事項。


(六)加快重點項目砂石供給。

拓寬砂石資源來源,積極保障礦產資源有效供給。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重點項目規劃區附近砂石採礦權儲備,做好就近保障。鼓勵國有企業、地方國有平臺公司參與砂石資源採礦權市場化競買,定向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等工程建設項目砂石供給。


(七)促進砂石資源綜合利用。支持礦山企業對生產產生的廢石、廢渣、尾礦進行綜合利用。鼓勵綜合利用泥石流攔擋壩內堆積的砂石。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單位自產自用項目紅線內開山、 挖洞、場地平整等建設產生的砂石料。


三、全面加快行政審批

(八)壓減審批環節和辦理時限。對列入《四川省重點項目清單》的項目審批開闢“綠色通道”,實行專人跟蹤服務。實行用地、用礦審批“遠程直報”,實現“不見面審批”。清理行政審批前置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力爭到2020年底審 批申請材料減少50%以上,實際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平均減少70%。


(九)探索開展“告知承諾”和“容缺審批”。在項目報批主件齊備的情況下,可實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有關手續,待申請人在承諾時間內補齊其他材料後,再發放正式批文或證書。將承諾時間內未補齊材料的申請人列入信用“黑名單”。


(十)全面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多合一”改革。實行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合併辦理。探索將規劃選址論證、節地評價、耕地踏勘論證等合併,統一編制一個論證報告,開展一次性技術論證,實現“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和“區域評估。


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兩保一加快”的重要意義,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完善推進機制,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干多支”發展等重大戰略部署落地落實提供堅強有力的資源要素保障。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2年。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2020年3月23日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四川自然資源”,獲取更多!

解讀!《關於實施“兩保一加快”措施推動重點項目儘快落地的通知》(內附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