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母乳的媽媽怎麼樣才能知道寶寶吃的多少?

狂嗨之後的寂寞


對於親喂的寶媽,最大的疑惑就是寶寶母乳吃了多少?母乳不同奶粉,無法像奶瓶那樣可以看到刻度,如果是胸小的麻麻更是要擔心“我這麼小的胸,能產多少奶?寶寶能吃的飽嗎?”那麼對於親喂麻麻,怎樣知道寶寶吃了多少奶?是否充足?

吸奶器

這是有些強迫症麻麻最能接受的方式,只有看到才能確認!才能心安!

然而用吸奶器將奶吸出放入奶瓶也不能精確知道寶寶吃了到底多少奶,因為母乳是邊吃邊生產的,寶寶吮吸越久,吃到的就越多,大多情況下親喂的量要比吸奶器吸出的多一些,因此這個方法僅供參考……


大小便

充足:小便次數6-8次,顏色清澈無明顯異味;大便金黃松軟水狀或膏狀;

不充足:尿少顏色深發黃;大便呈暗綠暗褐色。


身體發育曲線

0-3個月:平均增長1000g左右/月;

4-6個月:450-750g左右/月;

7-12個月:220-370g左右/月;

精神狀態

充足:吃奶時聽到明顯吞嚥聲,奶後神情滿足,自動放開奶頭,排出其他外因情況下不會一直哭鬧,吃奶間隔根據不同月齡持續2.5-4小時;

不充足:吃奶時看不到明顯吞嚥動作,吃奶時間半小時以上仍不放嘴,一旦放開就大哭,吃奶間隔持續少於1.5-2小時。


其實對於親喂麻麻,不必糾結寶寶到底吃了多少,而是要根據觀察寶寶的狀態來得知乳汁是否達到他的需求,每個寶寶因人而異,不是隻有大胃王才是正常的,不必因為寶寶吃的比別人家的少就著急,我們如此關注寶寶能吃多少,不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健康寶寶嗎?

如果你有更好建議或任何疑問,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PS: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侵權立刪


小皮育兒經


作為正在哺乳期的純母乳媽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相信每一個母乳媽媽問這樣的問題,並不是真的想知道寶寶吃了多少毫升的奶,而是在關心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

我是通過兩個方面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的:

第一,寶寶是不是在吃完奶之後,能夠安安靜靜的睡一段時間,或者精神狀態很好的玩一段時間。

如果是,那麼我會比較放心。但如果寶寶在吃完奶之後,還會哼哼唧唧不時哭鬧,坐也不舒服,抱也不舒服,躺著也不開心,那基本上我就會覺得寶寶沒有吃飽,會把他抱過來,再讓他吃兩口。

第二,寶寶的生長是否符合規律?這個通過生長曲線來判斷。

我主要參考的是一些硬指標,比如身高體長的增長量。每一次帶寶寶去打疫苗的時候,我也會專門去,讓醫生幫忙量一下這些方面。從目前的情況看,我的寶寶都挺正常的,水平處於中上,所以我並不擔心。

補充一點,我並不推薦我媽媽把奶水擠出來在,通過奶瓶的刻度來看看寶寶到底吃了多少毫升。

這樣做並不準確,而且也沒有必要。只會讓自己徒增煩惱,所以我建議還是用以上的兩個方面來判斷寶寶是不是沒有吃飽就好了。這些分享希望能幫到母乳餵養的姐妹們。

我是頭條認證的育兒作者,在悟空問答和頭條號上持續分享原創走心的育兒經驗,曾獲得悟空問答優質問答獎,並兩度獲得頭條號原創文章禮遇獎金。
感謝您的閱讀轉發,評論和點贊。歡迎您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