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道德經》是“萬經之首”,天下第一奇書!

有學者雲:

“《道德經》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其包容博大,又豈是我等凡夫俗子能道一二。但能取一瓢飲,亦足以暢快胸懷!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央視名嘴”白巖鬆口中的“生命之書”就是《道德經》,它全篇只有短短的5126個字,就講透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受用一輩子的處世智慧,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一起來看一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20歲求生存,初入社會,自己想要出風頭,攢人氣,但是被一些人穿小鞋,內心很不甘心,於是鋒芒愈加,最後讓自己陷入怪圈,受到傷害最大的是自己。21歲讀《道德經》,它讓我明白事事不能搶著爭先,凡事留有餘地。

“上善若水”

30歲,想要安穩和圓滑,想讓自己變成一個謙和的人,卻發現自己怎麼也拒絕不了別人,成為被人口中的“老好人”。這時候深夜品讀《道德經》知道了“上善若水”。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水能夠包容萬物,但是也可以“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它隨方就圓,任意變形,你把它倒到杯子裡,它就是圓的,你把它倒到池子裡,它就是方的;水無孔不入,抵達萬方,再細小的縫隙也能滲入,不棄小流和汙水,海納百川。

它有小溪的歡快,有滴水穿石的堅韌,有洶濤拍岸的氣勢,有平靜如水,深不可測特質。

“致虛極,守靜篤”

人到40,對自己的健康格外看重,會買大量的補品,金錢流水一般的出去,心情卻是愈加的煩躁,和周圍的人相處的不順心。靜下來翻閱《道德經》,明白了“致虛極,守靜篤”。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你想守住剛猛,剛則易折,你想守住財富,富不過三代,你想保住權力,新生一代早就等不及了。老子提醒我們,要虛。

虛才能放空外物,不把持,不佔有。《論語》記載,曾參稱讚顏回:“有若無,實若虛。”有的好像沒有,實在好像空虛,說的就是這種境界。

虛才能容納一切,不致招來怨仇。虛才能不戀權位,該舍就舍,該去則去。“不要人誇顏色好,要留清氣滿乾坤。”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瞭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的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的才叫強者。知道滿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從前以為敵人是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但是讀了《道德經》之後才知道,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現代人,非常的直接,我給你做多少事,你給我多少錢,你叫我做一件事,我一定要問有什麼利益?物質文明席捲之處,一切以現實的利害作為好壞的標準。沒有顯而易見的利益,值得做嗎?一切是如此的短視和虛浮。

老子這句話是說:“一切事物,有時是受損反而獲益,有時獲益反而是受損。”

古人更看重整體的平衡和長久的和諧。在中國人看來,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陽長陰消,陰進陽退。問題的關鍵不是陽佔多少、陰占多少才合適,而是陰陽平衡才最符合天地之道。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有的時候暫時獲利,但破壞了陰陽的平衡,對將來的穩定有巨大的負面影響;有的時候暫時受損,但有利於維護陰陽的平衡,反而對將來的和諧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所以人常說吉人自有天相,你能夠秉持天道,積德行善,當然天會眷顧你。

《道德經》的妙處,就是它的原文僅有5126字,但是我們解讀出來,卻能有著上千萬字!作為“生命之書”,真正受益的人,是從書中窺探智慧,照見自己的人生。

《道德經》雖是道家的思想,但是對於教育、文化、婚姻、人生、經濟和人脈等等都是有非常大幫助的。

世人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但其實,讀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經》智慧,就足以讓你過好這一生。

所以,它也是無數名人、大咖的“枕邊書”:

魯迅曾說,不讀《道德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

馬雲行商數十載,只有《道德經》從未離身,他說,古聖人完全能解讀今天的人心;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更把《道德經》作為的生命之書,30歲後的處世參考;

……

值得一讀再讀。

古文看不懂沒關係,老李這裡推薦一本帶有白話翻譯和評析的《道德經》,裡面也有文言原文,讓你讀起來不會晦澀難懂。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一本好書,它的作者老子,一生從不說教,只實實在在告訴你,人生該往哪裡走。

它是方法書、智慧書,更是一盞明燈,指引了中國人2000年的方向。

讀完《道德經》,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