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C大三金融小学弟,获CFA投资分析大赛华南区季军

@格瑞丝学姐:在烨铮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乐观,积极,憧憬未来,渴望成长,听了他的分享,于我个人而言也是所获颇丰的。

杨烨铮目前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 ,大三Finance专业,备考托福&CFA一级中。

有个双胞胎弟弟,在西交利物浦读的2+2项目。弟弟大一上学期刚入学就报名了高顿CFA的学习,后来寒假的时候我也开始接触CFA,了解到CFA作为一个金融证书,和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作为本科学习的补充都很适合,权衡之后也在高顿报了名。

平时比较喜欢游泳,喜欢静静的在泳池中慢慢浮上来的感觉。

其实自己该约饭的时候也约饭,宵夜其实也没少吃,偶尔晚上也会约上同学一起“吃鸡”,天气好的时候也喜欢去跑跑步。毕竟只会埋头读书的书呆子也不是我想成为的样子吧。

上学期和大四的学姐组队参加了CFA投资分析大赛,在学姐和导师的帮助下,努力了几个月,最后入围了华南区的决赛,成功的拿下了季军,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家的努力,为学校小小的争了点光。

其实我自己还没有考CFA,能分享的东西有限,不过如果能告诉身边也在备考CFA的伙伴们,你们并不是孤身一人,也是挺好的。

UIC大三金融小学弟,获CFA投资分析大赛华南区季军

CFA投资分析大赛华南区决赛 季军奖杯

关于学习的时间安排

无可否认,UIC的学生时间安排上是很忙的,很多学弟学妹也咨询过时间安排的问题。

以我自己为例,我之前就知道大三下学期会比较忙,所以我把课安排的时间比较集中。基本上每天就是早上到下午三点的课,三点之后晚上尽量空出来,这样从三点到晚上十一点就会有比较大段的时间可以做安排。

三点上完课之后我会先回到宿舍休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四点之后开始把今天上课的内容再消化一次,完成吸收。

一般下午会去运动一下,游泳或者跑步,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也可以给自己解解压。我喜欢享受水给的浮力,能自由伸展身体,能在游泳的时候放松和思考。

晚上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托福的学习上,偶尔也会和朋友约个饭或者玩玩游戏,劳逸结合。

周末的时间集中的去学习CFA,CFA学习是一个比较需要系统化训练的东西,所以整段的时间学习会效率更高。

关于本科规划

当初高考发挥失常,到了一个不感兴趣的专业。当时我就想,我以后希望从事什么职业,希望人生的道路怎么样发展,成为这样的人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结论是我想成为能在金融行业施展拳脚的人。

那么我必备的条件就有三个:

系统且专业的学习金融知识——我需要转到金融相关专业

认可度高,能体现专业水平的证书——我开始备考CFA

一份含金量高的实习——我需要有知识和实践能力去获得

不断的积累知识,积极参加各项和专业有关的活动以及竞赛,将所学运用到实际。

当把上面的东西列出来之后,每一个目标要做的事其实就能够清晰的浮现在眼前了。

关于社团活动

很多UIC的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忙,然后可能放弃了证书,放弃了语言考试等等。或者是觉得拖到大三再去准备。

其实大三当然是比大一大二还忙的,如果你大一大二没准备好,指望着大三的时候自己能够把所有事情都好好的完成,结果往往会不尽人意。

很多同学觉得忙,事情多,甚至比高三还繁忙。当然,UIC的学制短,课程重,考试多,这个无可否认。但是平心而论,很多时间其实是被我们自己浪费了,过多的饭局酒局,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活动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

社团活动不是不可取,社团也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体验,但是过多的社团协会活动会使得我们大学生活本末倒置。就我自己而言,参加像学业辅导班的选拔,一方面能够结识其他人,丰富社交,一方面教人也是巩固自己学习的好方法,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梳理知识点,抓住重点,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公共演讲能力。

所以我觉得,社团生活要适度,想锻炼自己,结交友人,丰富经历,是有很多其他办法的。

关于CFA

我觉得CFA可以无愧于“金融第一考”这样的称谓。

当初大一开始学的时候,其实很多知识点没有弄明白,因为自己基础还比较薄弱。但是后来渐渐的开始学专业课就会发现,提前学习CFA其实是给自己打下了很好的金融知识框架,再辅以专业课的知识巩固,其实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等于你提前做了一个很好的预习,对于自己专业课和绩点的提升也是很好的帮助。

实际上在大一学习CFA对我后来大二大三的专业课学习帮助很大。

当初接触CFA的时候高顿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在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是理论框架,而企业看重的是你即插即用,及时产出的能力。在这个时候CFA的知识体系就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CFA的十个科目,很多科目单独看起来之间可能没有联系,但是在学完之后,老师给我们画了思维导图,我才发现是CFA的原版教材和知识体系设计得真的是非常巧妙。

cfa知识点非常多,光看可能非常繁琐还有杂乱无章,但是真正系统性学习和总结后,会发现整个教材还有框架非常严谨清晰。

我有时候在想,设计出这套知识体系的人真是太聪明了。

还有一点,我认为在校期间GPA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衡量我们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申研留学的帮助,绩点就是生命线。但是在将来踏上社会工作之后,不同学校的绩点无法在一个标准下衡量,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尺子来衡量我们的专业水平,这就是证书的重要性。

CFA学习与备考

我寒假的时候在老家,实在太冷,不想出门,就把CFA的七门科目网课再刷了一遍。

我觉得备考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把之前学习过的十个科目,再去细致的过一遍。

二是将每个科目整理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和学习笔记。

三是刷题,CFA原版教材后的每一个题目都需要融会贯通。

我现在大概准备到第二步和第三步之间...其实自己也偷了点懒,买了高顿的CFA中文版讲义让自己进度能快点哈哈哈哈。

杨烨铮所在团队决赛路演PPT(已模糊化处理)

关于CFA投资分析大赛

当时我是被选上的孩子,和几个应用经济学的学姐组成了队伍,由学校的教授进行辅导。

其实我们自己是缺了会计专业的成员,所以后来在基本面分析的财报上,很多时候是边做边学,强行给自己提升。

选分析标的就选了很久,太小的公司没有太多分析的空间,太大的公司涉及业务太广,很难在短时间内分析全面。说起来,后来我们选择的公司,我还买了些他的股票,小赚了一笔。

这次的比赛对于我自己是个很好的锻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这次是真正的将所学知识呈现成了一份拿得出手的研报,面对台下众多的业内大咖,怎样才能将所学知识和见解去体现出来,其实既有压力,又很令人兴奋。最终能拿到华南区的第三名,其实也感觉没有让自己的努力白费吧。

【给大家的话】

要实现大目标的话,可以先分析清楚需要做到哪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即使最后可能大目标依旧有些遥远,但是却能实现小目标和中期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收获很多,成长很多。

就像在拼图,可能你在安装一个一个的拼图中,觉得这个事情很辛苦,很繁琐,但是如果你记住当初你开始的原因,那么在你慢慢的看到拼图渐渐成型的时候,你会觉得之前的每一块拼图,都是有它的价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