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 麻油西施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女子,原本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在未出嫁前,也是青春靓丽,惹人喜爱,也能算得上是个"麻油西施"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后来嫁入了封建家庭的姜公馆,成为残废二少爷的妻子。

姜家二少爷并不能给她想要的爱情,她的内心也总是觉得委屈。

这也使得她锱铢必较,总想着要给自己争一口气,说话也总夹枪带棒。

慢慢地她深深陷入内心的泥沼之中,越来越不相信人,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后来她有了一双儿女,这两个依附于她的幼小生命更是让他不再相信任何人!

只相信金钱,因为金钱才能让他们活下去,让她有安全感。

现实的残酷和对金钱的渴望,激起了这个女子对钱财的无限占有欲!

10年后她熬死了丈夫,拼了命争夺家产,搬出了姜公馆,也将她熬得心理重度扭曲。

她屡次破坏儿女的婚姻,使得两个儿媳悲惨死去,一个郁郁而终,一个吞金自杀。

不准女儿上学,还让她裹小脚,沦为亲友的笑柄。

为了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不仅破坏女儿好不容易拥有的爱情,甚至不惜造谣败坏女儿的名声,阻止她嫁人。

这个女子就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如果消除内心的不安全感,去掉她的受害者思维模式,她的人生一定能拥有另一种可能,但悲剧已然如是。

还好,生活不全是悲剧。

勇于冲破生活桎梏的传奇女子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位出生在平民窟的女性,敢于打破受害者思维模式,用自己的力量获得安全感和幸福。

她就是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女士。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她十多岁那年迫于生计沦为青楼卖唱女,却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她的乐观、睿智也吸引了心仪之人提出为她赎身时,但她回拒了。

她要自己想办法逃跑,并向夏之时提了三个要求:带自己出国学习,不做小,结婚后共同经营家庭。

她将自己多年攒下的积蓄一部分买通了看守逃跑,剩下的全都留在青楼。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董竹君与丈夫婚后的生活并不像童话里描述的那样美,在她患肺病隔离的那段日子里,夏之时都从未去看过她。

夏之时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也很重,并不赞同四个女儿去读书,可她却认为教育对女子同样很重要。

在长女出麻疹时她专门腾出房间看护,直到女儿四十多日后康复才搬出来。

为此夏之时却很不高兴,认为董竹君不该为了一个女孩全然不管其他了。

面对思想差距越来越大的婚姻,董竹君没有逆来顺受,也没有与他大吵大闹,而是用更聪明的方法与他离了婚。

后来她带着女儿开始在上海创业,此间历经磨难,终于慢慢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就连当时上海滩青帮、洪帮的头面人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是这里的常客,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董竹君把自己的心血捐给了国家,锦江饭店就成了上海第一家国兵馆。

同样生活在封建礼教的时代,同样出生卑微

可在面对不幸福的婚姻人二者的抉择完全不同,这也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走向,改变了下一代的人生走向。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不一样:

曹七巧总觉得自己委屈,自己是受害者,而董竹君面对命运的不公选择换种思维克服困苦!

若是你察觉自己有这种思维模式该怎么办呢?

想要打破受害者思维,需要先了解它的特点


1、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我们当地有一句很糙的俗语:“拉不出屎怪茅厕”,话糙理不糙,自身的原因却总是一直怪别人就不好了。

比如曹七巧本可以在搬出姜家后选择与儿女和睦相处,但她内心深处却见不得儿女幸福!

如恶魔般破坏了他们的婚姻,却把责任推给别人,要么说媳妇不好,要么说女儿找的那个男人靠不住。

2、安心做坏事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踢猫效应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

踢猫的孩子觉得我受气了没有人哄;打孩子的男人觉得我受气了没有人理解;

上司觉得我受气了太没面子;

所以"我们"向弱小者发泄自己的情绪,都是情有可原。

3、找到团队一起分享“凄惨故事会”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假如你今天被老板骂了一顿,很快就会被吸收进公司的受害者小队,一般会在中午聚餐时一起讨论自己的老板有多奇葩。

4、用受害来获得同情和帮助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看到这儿你会想到谁?

我的第一反应是祥林嫂,她的一生自是很悲惨可怜的,但她逢人便讲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

开始乡亲们还特意来听祥林嫂的故事,渐渐被乡里厌恶,最后沦落为乞丐,悲惨离世。

5、自我伤害、绑架他人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使出各种作,迫使儿女给他买房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如何打破受害者思维?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在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就有拆掉这堵墙的大榔头!

一、后知后觉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1、找到自己的受害者情景

问问自己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最没有掌控感,最没有力量?

那就是你的受害者模式。

2、找到受害者故事背后的模式

受害者的故事其实是受到过去某个时刻的故事,往往是:面对......我没有办法

3、给自己一个新的掌控故事

把过去自己不能掌控的事当成别人的事,用第三人称给自己提出建议:我觉得你可以做的是......


二、当知当觉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1、尽快意识到自己的情绪

受害者情绪往往伴随着一种凄凉的自怜情绪,一旦有这种感觉,就要给自己敲响警钟啦!

2、让自己与这种模式待一段

欲速则不达,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让自己与这个模式待一段时间,真正理解和认清这堵墙的高度和厚度再下手。

3、尝试拆掉它!

根据自己的故事尝试拆掉他,注意要循序渐进哦!


三、先知先觉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感知受害者思维出现时的场景,提前调整好心态


四、不知不觉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有时候我们看来凶猛无比的拦路虎

也许只是一只纸老虎

当真正跳出这种思维后就能拥有一种久违的掌控自己生命的感觉。

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特蕾莎修女说:上帝不需要你成功,他只需要你尝试。

只要开始行动,就一定能有收获。

也许这时有人会说我没有受害者思维

只是缺乏安全感......


只是用了N多种性格测试、职业测评都找不到那个内心真正喜爱的事业......


只是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


只是忍不住与别人比较......


只是无法对抗生活的不公......


感受不到生活中的幸福......

那建议你一定要看看《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

这是一本“人生开窍手册”:涵盖了心理学、职业规划、人生哲学。

作者古典老师是新精英生涯总裁,美国生涯教练国际认证CBCC中国首席导师,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师。

古典老师说:拥抱生活的人,生活也拥抱他。远离生活的人,生活也远离他。

这本书会用心智模式来帮我们向思维的墙敲出第一锤!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过去,我们却能改变对于我们过去的看法。

哪怕曹七巧拥有财富她的内心也是压抑,甚至扭曲的

哪怕董竹君捐出自己的心血,她的内心也是富足快乐的

敲破思维里的墙,你在职场中心态才能更平稳,也更容易获得晋升!

拆除思维里的墙|歇斯底里的恶妇也能成为“麻油西施”

愿你我都能打破思维的墙,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我是四月末


✨1.孩子出生坚持亲子阅读1460天+,每年阅读量1000+。

✨3.今日头条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关注我,持续更新,带你深度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