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三舊改造是廣東省特有的產物。作為經濟大省,廣東長期面臨用地不足的難題。經國務院同意,國土資源部批覆《廣東省建設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範省工作方案》,時間為2008年至2012年,政府提出產業轉型、城市轉型和環境再造的議題,作為破題之道,針對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的“三舊改造”應運而生。2008年,廣東在全省範圍內鋪開三舊改造圖斑入庫工作。其本質是建設用地集約節約利用,在現狀建設用地緊缺的情況下,要從原有的建設用地中進行更新改造,提高利用效率。

廣州自2009年開始實施“三舊改造”,一批原本沉寂的土地經過改造和更新,變形為城市中心的黃金旺地,獵德村、廣鋼新城、廣紙片區、金融城等相繼誕生,共同締造了廣州改造特色。作為一座城市自我更新的手段,三舊改造折射出暴富、拉鋸、過去、未來、消亡和再生,在廣州樓市大時代裡上演著一出活生生的變形記。

2001年,當時的總理朱鎔基在廣州走了一圈,委婉地感慨:來廣東走了一鎮又一鎮,鎮鎮像農村;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鎮。可見當時廣州城中村的普遍性,在人性方面,眾多的城中村又讓廣州市比深圳多了一些包容和樸實的生活氣息。

2010年,廣州成立“三舊改造辦”,2012年底的統計顯示,廣州市符合改造政策的“三舊”規模約399.52平方公里,約佔現狀城鄉總用地的1/3。隨後,廣州重點加大了推進成片連片項目改造力度。“三舊改造”中最受矚目者,當屬舊村改造。廣州市138個城中村佔地面積達87.5平方公里,占城市規劃建設總用地的22.67%。

1.琶洲村:廣州第一個企業主導改造的城中村

1998年,廣交會定址琶洲,琶洲村田地被徵,村民“洗腳上岸”,平均每戶領到了20萬元補償。廣州第一個完成整村改造的城中村,是保利主持的琶洲。

2008年,和往常一樣,政府在琶洲主導了一場拆遷。為了修建琶洲塔公園,政府拆掉了琶洲塔周邊150多戶。每個村民收到了120平米上限的住房賠償,和4500元每平米的貨幣賠償。有幾戶農民本來不在這次拆遷範圍內。他們到處找關係,也要被拆掉——他們成功趕上了這班列車。但一年之後,他們就後悔了:因為琶洲之後的改造主體,從政府變成了保利地產。

2009年10月,琶洲村土地掛牌。摘牌企業是保利地產;2010年3月,保利進駐琶洲村,開始動遷。

保利主導的動遷,標準顯然要比政府主導的動遷高很多。琶洲村聯社黨委副書記徐志恆說,只相差一年,2008年政府主導的琶洲塔公園拆遷,每戶村民相比少了1000萬補償。

保利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這是他們第一次接手整村改造項目,懵懵懂懂的他們,剛開始是完全不知道中國基層社會里的利益糾葛、階級碰撞。半年後,書生意氣的保利動遷隊,基本完成了琶洲村全部簽約,整村完成拆平。

2014年10月,6000多套回遷房通過搖珠形式回到琶洲村村民手裡。琶洲村2000戶村民,平均每戶約3套房產。


2.獵德村:廣州首個整體改造的城中村

2008年1月15日,作為廣州首個整體改造的城中村,獵德改造工程正式動工。2011年後,37棟復建房拔地而起,6000多獵德村民遷入新居。改造後的獵德憑藉緊鄰小蠻腰、珠江水、地處珠江新城正中心的地理優勢,一舉成為“廣州第一村”。

2010年亞運會之前,廣州市曾經提出過“10年內改造138條村”,然而,城中村改造大幕才剛剛拉開,獵德模式隨後被證實不可複製——多年過去,第二個獵德始終沒有出現。


3.林和村:模仿者中的幸運兒

2010年4月16日早上6點,鉤機入村,擁有450年曆史的林和村拆遷正式開始。它拆得很徹底,600平方米祠堂已不見蹤影。2014年後,林和村改造完成,開始回遷。林和村改造項目總佔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其中南面包括七棟超高層商品住宅及一棟公寓,由地產商和林和村共同組建項目公司進行開發,其中,地產商擁有70%的股份。北部將建成回遷區,共有6棟合共2107套回遷房,屬703名回遷戶所有。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搬遷最後一天,林和村一位村民在村裡的榕樹下祭拜

4.楊箕村:命運坎坷

獵德村、林和村、楊箕村呈現三足鼎立之勢,早在2009年廣州提出全面推進“三舊”改造時,楊箕村改造赫然在列,是廣州第三個通過公開拍賣為城中村改造籌集資金的集體。和人們對城中村的固有印象有些不同,楊箕村地處城市中心,早在改造前就已相當富庶,向開發商富力地產開出的補償要求相當高昂。

剛開始,楊箕村的進度飛快,第一個月就有90%以上的村民簽訂了協議,3個月內則達到了99%。然而,18戶“釘子戶”扼住了楊箕村改造的喉嚨,原定2014年回遷的楊箕村復建房一拖再拖。

三年時光在僵持中流過。直到最後兩個留守戶李啟忠和李健明終於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楊箕村改造才重新步入正軌。

2013年8月2日,廣州楊箕村動遷工作正式開啟。

5.冼村:代表了廣州城中村的所有典型問題

廣州最知名的城中村,恐怕就要數有近800年曆史的冼村了。從2008年啟動改造,到2018年最終回遷,這十年濃縮了了中國城鎮化的所有問題。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冼村位於珠江新城核心區域

上世紀90年代,由於廣州城市迅速向東擴展,冼村的耕地被全部徵用,冼村人“洗腳上田”,一批村民外出務工,村民身份改為城鎮居民。隨著90年代初的國企改制,這批外出村民失業回鄉,由於身份上屬於城鎮居民,不能同時享受作為冼村一般村民應得的權益,頓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經過多番談判,這部分“有村不能回”的村民最終獲得了“社會股東”身份,只能享受村裡每年的股權分紅,沒有選舉權利,不能參與村務管理,而一直留在冼村的人則擁有“社區股東”身份。雙方因利益爭執不休,分化為兩大陣營,這也為冼村改造困難埋下了伏筆。

一晃十年。2010年4月,冼村啟動改建工作,開始與村民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一年時間簽約戶數達到佔全村的80.29%。2011年03月31日,冼村正式開拆。僅一個月後,少數未簽約村民與拆卸房屋的施工單位因工地圍蔽發生糾紛,國務院糾風辦介入並要求拆遷停工;從停工之日起至2011年11月底無一人新增簽約,自主改建陷入困難與危機,村公司前期向銀行、市財政局借貸的拆遷資金已消耗殆盡,面臨破產的危險。

2011年4月,冼村正式開拆,此後由於政府沒錢,拆遷一度陷入癱瘓。

2012年,央企保利接手了這個難啃的骨頭。隨後,保利通過中標加入冼村改造工作,冼村改造迎來轉機,截至2013年5月,保利地產完成了近300棟、166戶、5萬平方米的新簽約,同時冼村首期回遷房奠基啟動,宣告冼村改建進入到一個標誌性的推進階段。

2013年8月,包括冼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冼章銘在內的至少4名冼村班子成員涉嫌嚴重經濟違紀問題被立案調查,冼村腐敗鏈條隨之曝光,高官、村霸、地產商“腐敗鐵三角”浮出水面,冼村的“蝴蝶效應”開始顯現,一批人員因此落馬,廣州市原副市長曹鑑燎,廣州市協作辦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繼雄相繼接受調查,牽出多家地產、物業公司。巨大壓力下,冼村改造再度停擺。經過又一輪僵持,2013年8月,保利琶洲團隊加入冼村改建,局面逐漸緩和起來。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一片冷清的冼村中,兩位老人孤獨的背影

2014年開始,保利按季度為村民發放臨遷費,村民情緒逐漸平復。

2016年天河區發文宣佈冼村舊改全面啟動。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2019年10月,珠江新城冼村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了一項決議:扣除未簽約者的相關分紅和福利待遇。此時,距離2009年冼村整體改建工作啟動,已經過去了十年。在這場不記名投票裡,3868人到場,3652名股東同意,不同意216人。目前,珠江新城冼村整村拆除率超90%,簽約率92%,有村民早已入住回遷房。


6.掛綠湖水利工程:增城最大規模的拆遷,涉及9個村

掛綠湖原名荔湖,是掛綠湖水利工程的主體。掛綠湖工程對增城影響非常深遠,掛綠湖工程成為增城有史以來最大的拆遷,數以萬計的掛綠湖拆遷村民成為了新城市人,變了有錢人。這些農民有錢了,很多利用拆遷補償款去買房,買車。在短暫的時間內為增城消費經濟打了一支“興奮劑”。瞬間數萬人的房子被拆湧入市區居住,把市區房價,租房價推至新高點。掛綠湖工程從2006年規劃開始,至2019年大部分回遷,歷時13年。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掛綠湖水利工程是原荔湖調蓄區工程的升級版,2006年,為解決掛綠湖所在地片區洪澇災害,荔湖調蓄區開始規劃、建設。

2008年當時規劃中的湖堤工程建設只有5.5公里。

2011年底,荔湖根據徵名改為掛綠湖,是為掛綠湖的來源 。隨後掛綠湖規劃建設不斷升級。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2011年,增城被規劃為廣州三個城市副中心之一,掛綠湖水利工程被提出。

2011年12月,曹鑑燎主政增城,隨即開始準備掛綠湖工程。

2012年開始,官方信息掛綠湖工程造價94.09億元,湖區面積8平方公里,環湖控制區110平方公里,核心區65平方公里土地需全面由政府統籌,絕大多數房屋要拆遷。2012年2月27日,掛綠湖一期開園暨二期開工。

2013年初,曹鑑燎為此專門召開8000多人參加的動員工作會議,要求全力以赴推進該工程,力爭到2014年底形成8平方公里的水面,兩三年後建成掛綠湖核心區65平方公里、綜合保護區110平方公里。正式明確了將對掛綠湖水利工程核心區域內涉及的荔城街羅崗村、明星村、五一村、光明村、太平村、西瓜嶺村以及石灘鎮增塘村、謝屋村、麻車村共9個行政村實施全徵、全拆、全安置。

2013年7月底,掛綠湖水利工程核心區三甲醫院奠基。掛綠湖水利工程核心區重點區域(荔城湖區)超九成農戶簽訂徵地補償協議。

2013年8月20日,掛綠湖水利工程核心區石灘組全面高效推進徵地工作。

2013年10月12日,增城市召開掛綠湖水利工程核心區建設項目監察審計工作會議。

2013年12月,曹鑑燎被查,兩週後,新任市委書記歐陽衛民上任。在此期間,增城市長羅思源多次調研掛綠湖工程進展和安置區推進情況,強調對掛綠湖工程四個“不變”(徵地拆遷方案不變、徵地範圍不變、分配方案不變、安置方案不變)等。

2014年1月20日,掛綠湖一期工程引水蓄湖。

2014年7月 公示調整後的掛綠新城(即65平方公里的掛綠湖核心區,在掛綠湖北湖周邊)規劃圖中,原先的重要市政工程大劇院、大球場(橄欖球場)用地變為“發展備用地”,湖面中島嶼數量由7個變為3個,湖區中水道形狀也有變化。

2014年10月底,掛綠新城再次為控規優化項目招標,招標書稱,規劃區內掛綠湖水面方案進行了較大調整,北三環高速和荔新快速路已明確不外繞、安置區和留用地選址等項目也進行了局部調整。

增城區在尊重村民安置意願下,在掛綠湖周邊確定了11個安置點,將用於安置6000多戶共計23000多名村民。對比9條村舊村莊居住用地面積,安置新社區將節約騰挪出建設用地規模約2000畝,掛綠湖11個安置新社區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50萬平方米,規劃居住戶數14850戶,規劃居住人口47520人,人口擴容率超2倍。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2018年底蘿崗村村民的回遷,這批迴遷村民將成為掛綠新城城市中心的首批新居民。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掛綠湖徵地拆遷讓多少人一夜暴富,又讓多少人走上了維權的路呢?在增城羅崗村就有一班農嫁女在走match著一條艱苦的維權之路。“興奮劑”過後會出現多少後遺症?至今,還讓人們褒貶不一。


7.簡村:增城舊改第一村

簡村舊村改造是增城舊改第一個吃螃蟹的村,同時也是增城首箇舊村改造示範村,是增城第一個通過區府立項審批並獲得區城市更新部門批覆的舊村改造項目,具有重大意義,簡村由富力地產操盤。從2009年納入標圖建庫到2019年簡村村舊村改造項目安置房啟動區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封頂,走過了十年光陰。

截止到目前為止,增城區域內與舊改關聯上的村已經高達近50條村!涉及人數,數以10萬計!這個舊改村的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這樣的事在以前,根本就是,做夢都都不敢想的事。如果順利,這些項目都能落實的話,增城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離別老村,回憶滿滿,但更多的是祝福和對更加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真心祝福每一條舊改的村,未來更加美好!

覺得有用的,可以轉發或收藏,以備後面需要用的時候方便找~


下方留言“進群”,可加入行業交流群,和老吳一起學習探討舊改 、城市更新和房地產開發相關~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廣州和增城舊村改造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