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终于把你删了

昨天,我终于把你删了

 刀是温柔的,可以给爱的人削苹果,也是锋利的,绝望起来会扎的千疮百孔。

经常在想我们究竟要积攒多少次失望,才不会念念不忘,我们要多少次将浓稠的幻想变成情仇,才不会频频回头。单枪匹马又如何,这一路我们可以哭,但我们一定不能怂

我是指你喜欢的,或喜欢过你的。

为什么这么问呢?

因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其实删与不删,对你影响不大。

只有你很在乎的人,才会让你纠结,让你耿耿于怀。

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大概就和坐公交车差不多,每个人都从某个站上车,也许会与你相遇,也许不会。

而那些与我们相遇的人,又会从某个站下车,比我们离开得早,或比我们离开得晚。

即使与你一同离开,终究也会与我们走不同的方向。

我们之间的共同点,不过是有一段小小的路程,恰好与对方相同。

当然,也有一些糊涂蛋,可能上错了车,坐过了站,意外地与我们产生交集。

这就解释了很多时候所谓的“各奔东西”,因为每个人要走的本来就不是同一条路。

即使有众多相似之处,也终有一条分岔路会让我们分离。

于是我们会不断地告别曾经的同路者,又不断地遇到新的同路者。

于是我们就懂得了不是每一个同路者都能陪我很久。

但比起那些在错误的节点与我意外偶遇的糊涂蛋,他们能陪

我走得更远。

而且会在我的路上留下更多足迹。

也许也没有什么永恒的同路者。

但我始终相信总有那么几个同路者,始终陪伴着我,直到生命终结。

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某一时刻里会成为了我的亲人,朋友,爱人。

呐,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很有趣是吧。

它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但又是那样的自然而然。

讲道理的人总是很洒脱,谈感情的人却免不了拘泥。

心里一直都明白这种“公交车缘分”,但还是不能做到云淡风轻。

醉千年里面写着那时候,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然而网络时代的谈情说爱,比什么都快。

唯独拿得起放不下的人,想要走出一段感情不太快。

很久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别人删你的时候,系统不会告诉你,因为怕你伤心。你删别人的时候,系统会问你确定吗,因为怕你后悔。”

删除一个人只是一瞬间的事,但狠下心来可能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后悔太正常了,那是曾经认真过的证明啊

有人说,在一段关系中先把感情撤走的人,总会显得比较强势一些。

而承受各种情绪,好像是弱势方要做的事。

也有人说,当某一方先行做出把对方从好友列表中删除的决定,便意味着对方包括以往共同经历的所有欢喜与悲伤,在TA心里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所有意义。

所以我觉得

其实删除对方的那个人,好像比被对方删除的那个人,要难过更多

把一个人从微信列表里删除,可以有很多原因。

但有关爱情的,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不爱了,和太爱了。

不爱了很好理解,分手后形同陌路,见怪不怪。

有多少黑名单,曾互相道晚安。

有一种矫情叫:分开后不能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也不能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

那么取关互删,做彼此的陌生人,好像是最合理的结局。

谁都没有错,只是不同路罢了。

太爱了却往往是因为求而不得,我爱你,你不爱我,再努力也没用。

直到连对方不经意的漠视都会瞬间刺痛你的心,你能怎么办,只好断念了。

毕竟这种双方关系已经严重失衡的感情,完全没有联系的必要了,早断早轻松。

毕竟一件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有结果的事,继续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人总是自己感动自己,希望自己的不舍对方能够感同身受。

但事后回过头来再看,自己也看,对方也看,旁人也看,怎么看都是一个笑话。

把那个人删掉,其实只是为了正视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罢了。

而且这也是绝望的人赢得对方最后注意的方式了。

但其实,那些说着要离开要忘记的人,都还没有走远,更忘不掉。

大张旗鼓的离开都是试探,真正的离开都是悄无声息的。

而真正的忘记,并非不再想起,而是偶尔想起,心中却不再有波澜。

只有删除过或拉黑过别人的人才会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的删除拉黑都是因为太厌恶。

原来我们选择让一些人退出我们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但是没关系的,世界这么大,总有一个属于你的同路者。

而自己要做的,只是坚定自己的路,不要为了与你终点不同的人乱跑。

删除那个曾经爱过的人,只是一个仪式,告诉自己要下决心告别过去,有勇气重新开始。

我删掉你的微信,其实不是为了放过你,而是为了放过自己。

如果注定不同路,就别再联系了,也别再缅怀从前,说什么“还能做朋友”的鬼话。

真的不小心爱上你,却知道我们不会同路所以也不想继续再做朋友,我知道频频回头走不了远路

我知道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狠心一点,删掉你所有的联系方式,断了自己的念想。我知道,只有挥别了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

那些突如其来的脾气,那些积攒了许久的委屈。最后都变成,默默流在心里的血。

人生需要适当的断舍离,所以,我删你,是知道我们之间有不可能的距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