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紅軍碗”,五代共守候

一隻“紅軍碗”,五代共守候

眼前這一隻瓷碗,一塵不染。乍眼一看,微微發黃的外觀似乎告訴著圍觀者,這是一隻普普通通的、年份久遠的瓷碗。

然而,今年已經72歲的蒙日嬌老人說,這個看似平常的瓷碗,是他們家五代人的“寶貝”,如今已經97歲高齡的母親張堂英,過去就常常跟她講述這個瓷碗背後的動人故事。從她的祖父母,到她的母親,到她自己,到她的兒子,孫子,五代人都將這個碗視若珍寶,共同守護著這個瓷碗,守護著一個感人的紅軍故事,守護著一份寶貴的情誼……

昨日,記者驅車前往仁化縣城口東坑村,翻越一座座深山,敲開了蒙日嬌老人及其母親張堂英的家門,聽她們娓娓道來這個塵封已久的“紅軍碗”的故事。

紅軍路過,借宿一晚

故事還要從1934年的城口東坑半山村說起。

那是一個冬天的夜晚,張堂英的父母——蒙家財、黃乙秀夫婦如往常一樣正在家中休息。忽然,他們聽到了頻繁的狗吠聲,緊接著,幾下敲門聲傳來,一個平和的聲音透過家門傳入:“我們是過路的紅軍,想在你們家煮點飯吃,借宿一晚。”

當時,蒙家財夫婦並沒有吱聲,也沒打開家門。過了一會,給紅軍帶路的本地嚮導用城口鄉音喊道:“蒙家財,是我把他們帶來的。他們是紅軍,是好人,請你開門,借你家煮點飯吃。”

聽到鄉親們的聲音後,蒙家財這才打開門,只見眼前站立著十多個身穿灰色軍裝的軍人,他們衣領有紅領章,頭戴五星帽,揹包上橫著大刀,身上佈滿了大小傷痕,他們身後還有兩位軍人用樓梯做擔架抬著一個滿身血跡的傷員。

當時,仁化長江、城口、紅山是紅軍長征自贛入粵的主通道,從1934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連續十天,仁化境內軍旅匆匆。蒙家財夫婦看到眼前軍人的打扮,想起最近的見聞,斷定他們就是紅軍,便趕緊邀請他們進門休息。

恰巧蒙家財是村裡的土中醫,他迅速仔細地查看了受傷紅軍的傷口,並連夜擔著籮筐,打著火把,上山採挖外傷中草藥給紅軍傷員敷藥療傷。妻子黃乙秀則在家中給大家煮飯,燒開水為傷員清洗傷口。同時,她還把戰士們帶有血跡的軍服全部收集起來,連夜進行清洗,還將自家乾淨衣服拿出來,給戰士們換穿。

據戰士們介紹,帶隊的是連長,姓韓,受傷的是排長,姓徐。休整數日後,韓連長等人出發去尋找大部隊,傷員徐排長則留下來繼續治療受傷的右腿。在此期間,徐排長從隨身的揹包中取出一個平日吃飯、喝藥都用的瓷碗來。

“我這一個碗,給你留作紀念”

十多天過去了,徐排長的傷口慢慢癒合,便決定離開這裡,追趕大部隊,他對蒙家財說道:“真要感謝你們呵,你們是好心人,對我這個素不相識的人這樣關照,又是採藥又是洗衣,我一輩子都會記著你們的,我這十多天就像住在自己的家裡一樣。我也要去追趕大部隊了。”

臨行前,蒙家財不僅為他送上布鞋、衣服,還硬塞了兩塊銀元給他,方便他在路上解決溫飽。徐排長拉著蒙家財的手,流著淚說:“你照顧我這麼好,又治好了我的腿傷,我沒什麼好禮物給你,我就這麼一個隨軍打仗、喝水、吃飯、飲藥的瓷碗,給你留作紀念吧。以後我們革命勝利了,我一定來這裡報答你們的。”

沒想到,這場離別,此後卻再無音訊。

“保管好這個紅軍碗”

直到1967年,蒙家財去世前,他還惦記著紅軍戰士,他拉著張堂英的手說:“要保管好這個紅軍碗,紅軍還會來的”。

就這樣,蒙家財的後代們就一直珍藏著這個瓷碗。從蒙家財到張堂英,到蒙日嬌……包住瓷碗的紅布壞了一塊又一塊,徐排長卻始終沒有等回來。

85年過去了,這隻瓷碗依舊保存完好,當初年幼的張堂英也已經97歲高齡了。蒙日嬌說,母親年輕的時候常常跟她講紅軍的故事,教育她要學習紅軍的精神,她一直銘記於心。自己當了母親後,她又跟自己的兒女說起,孫子出生後,她又向孫子講述,就這樣一輩一輩地傳下去。那位徐排長雖然沒有回來,但當年的故事以及這份深厚的情誼,卻一直保存了下來,被蒙家的後輩們世代銘記著。

“當初,我媽媽跟我講述這個紅軍碗的故事,告訴我要銘記紅軍的精神,珍惜現在的生活,而我又將這個故事、這種精神傳給了我的子女們,勉勵他們要記住這段歷史,奮發向上。現在,它不僅是我們家祖輩的一段故事,更是一種紅軍精神的傳承。”蒙日嬌說,“我會繼續跟我的兒輩孫輩們、向更多的人講述這個紅軍的故事,將這段情誼,這種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