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联校,留在我心底的记忆(回忆录下)

文:关继顺

二商联校高考补习班同学都是来自二商系统的职工,除食品公司外,蔬菜公司、香坊区商业局、平房区商业局占多数,年纪大致相仿,其中张英、田淑云、丁淑珍等几位大姐年纪比我们大些,那时这些大姐都很爱护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处处礼让,生活上对我们有很多照顾。随着我们毕业参加成人高考,几十年过去了,除张英大姐和我们保持联系外,田大姐和丁大姐几十年没有联系,而我们每次相聚时,张英大姐都以最美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那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就像夕阳染红天际,时刻感染着我们,在这里我衷心希望所有的学哥学姐们健康快乐!

有谁还记得我们班级曾经有位特殊学员?那是一个七十几岁满头银发的老人。2014年10月19日哈市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天气虽冷,但教室里却传出阵阵笑声,原二商局一个离休的丁姓局长连续几天都赶来我们班级听课,起初我们都不大理解,那么大年纪了,不在家享福,却冒雪赶来和我们一起听课?在交谈中我们知道了老人的想法,他认为人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吸收新东西,而学习就是在吸取知识的营养,离休了整日在家那就是浪费生命。在老人的影响下,年轻的我们认识到学习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如今我们也已迈入夕阳,会不会用我们自己的行动感染我们的孙辈那?

一个学年的补习时光甚是短暂,而有些留在心底的往事却随岁月的推移越发清晰。那是1985年的6月29日,星期六,晴朗的天空和我们的心境不太一样,天空飘过的白云犹如我们心底的惆怅。那一天,是我们在二商联校上课的最后一天,以后大家就要解散回家备考了。而前一天发生的一件事,成为了我们发泄分别情绪的导火索。那一天学校食堂卖鸡蛋炒菜,但没有卖给我们补习班学员,而是只卖“厂长班”学员,即将分别的柔弱情绪、马上要参加成人高考的压力由“鸡蛋”引爆了,我们在学校的揭示板上写下:“怪怪怪,本校食堂可真怪,同是学员两样待,一等吃鸡蛋,二等吃毛菜,请问是何故,我们不明白”的顺口溜,大家情绪激动,要找校方理论。

第二天一早,教务主任孙爱国老师来我们班解释,被大家轰了出去。后来班主任杨老师来到班级,对我们说今天是我们在校复习的最后一天了,明天我们将离开这个班集体,不知何时再相见,并祝大家能考个好成绩,说着杨老师留下了眼泪。啊,我在一起学习的同学呀,明天我们将离开学校回家复习,短暂的朝夕相处让我们彼此有了同窗情谊,平时没觉得怎样,要分手了真有些依依不舍,望着老师真诚的目光,很多同学也哭了。泪水平复着我们的情绪,我们极力控制着自己,不让眼泪让老师看到看到。都说人有悲欢离合,我们总是要分开的,而真正到了分别的时刻,心底那种依依不舍化作热泪洗涤着彼此的心灵。几十年以后听说杨老师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祝愿杨老师在天堂好好休息。

二商联校短暂的学习生活结束了,我们班多数同学考取了成人大学。高考结束后的1985年7月22日,我们几位同学来到学校,为同学写鉴定,评优秀学员,中午,李跃忠、苗景全等十一人(其他人我记不住了)骑自行车往家返回途中,路过城乡路上一个小饭店,我们便走进饭店,喝了在二商联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次酒,那时每人兜里都没有钱了,大家每人凑了3元钱(那时物价水平相对便宜),溜肉段、烧茄子等摆了一桌,喝的是罐头瓶子散装啤酒,至今在我的心里,小饭店里的那种离散的感觉还有些记忆。而7月24日,我和李跃忠、王太、张军、霍彤、蔡淑香6人去平房区同学家作客,受到孙东红、魏学民、王晓明、董颖等几位同学的接待,这是我第一次到平房,几十年过去了,唯有魏学民没有音讯,也不知他过的好不好。

7月26日,星期五。天晴朗、水碧青、人欢笑、船儿漂,这一天我和苗景全、张军、李景东、杨易发及妻女、金英、霍彤、魏学民、牛学斌、李跃忠及其表弟等一行人来到松花江游玩,我们租了条小船在江心岛上驻营,划船时打起水仗,当船儿快靠岸时,李景东率先往下跳,没想到脚下是个大坑,景东一下掉进水里扑腾起来,李跃忠见状跳下水,和牛学斌一起把景东从水里拽了上来,看见景东湿透的样子,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都说岁月无情,它总是在你对某些事情留恋的时候把你拉开,而把你的留恋变成了记忆。二商联校补习班已经是30多年前的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儿,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一些人永远离开了我们,而不忘的却是我们之间的那份纯真情感。在近几年的相聚中,每个人都表现出青年时代同窗间的相互珍惜和亲切,不管自己是什么样的生活轨迹,也不论自己是啥样的生活状态,在一起相聚时唯有同学情谊是不变的中心思想。那就让我们挽起手臂,一起迎着夕阳向前走,把生活的苦恼和影子一起抛在身后,因为头发花白不是你懒惰的理由。

写于2019年11月1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