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到底输在哪

男篮输了,有些麻木。感觉好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一到关键时刻咬不住,除了王仕鹏那年的神来之笔。

可是输不可怕,我们得找到问题到底在哪,才能进步。东京奥运会不知道会不会是易建联的最后一届国际大赛,今后的中国男篮要怎么办?

思绪万千,想说的太多。篮球的魅力也就在于场上的瞬息万变。有时候只是去按照战术打是不够的。这需要球员的创造力。

中国男篮到底输在哪

那咱就想起什么说什么。

先说内线吧。毕竟这也算是从王治郅,姚明,巴特尔开始的中国篮球骄傲。那么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优秀的年轻内线,可到底差在哪呢?

第一,篮下终结能力。几场球下来,经常能看到我们的内线球员背打到篮下以后手都举不起来,就被按住了。是肩部力量上肢爆发力不行么?还是下肢力量不够,挤不开出手空间?都有关系。

第二,策应能力。我们的战术太过单一,要么就是传切,要么就是低位,要么就是高位挡拆。完全没有各种战术的结合。那对手就很好防了。我们的内线球员没有策应能力,不是说不能弧顶拿球,传一个。而是没有那种带有进攻威胁的策应能力。我们经常能看到欧洲的那些中锋,空切接球形成突破,然后你扑上来,人家球传到空位去了。我们真的培养不出来这样的内线球员嘛?

接下来,大前锋。

第一,我们的大前锋(包括易建联在内),拉开空间的能力太差。也就是说,三分球如果不能作为常规武器,那么何来空间?

第二,横移速度慢。无法满足外线防挡拆时的大延误。而且横移速度慢,也影响防守面积,补防速度。

小前锋呢?也许有人会说,丁彦雨航没来。可是真的就是差这一个人的事么?像大前锋一样,我们的小前锋也“瘸腿儿”。

第一,突投结合的能力几乎为零。如今的篮球趋势,其实要求前锋球员是很全面的。可我们的前锋貌似短板很明显。会防守的不能进攻,能进攻的防不住人。进攻端几乎没有支配球和处理球的能力。

第二,人家的前锋和后卫可以错位打我们的后卫。而我们的前锋也不具备打错位的能力。甚至一些世界强队中,我们的前锋甚至顶不动人家的后卫。

后卫呢?几乎已经失去了中国这个位置上的优秀传统。精准的三分球,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说做到了。功能单一,身体素质难以支持高强度对抗。基本功严重欠缺,全世界后卫都会的借中锋掩护后的急停跳投,而我们的球员几乎不会。

战术方面,太多的弧顶交叉传球浪费了好几秒钟的进攻时间。跑动线路极其单一。战术节奏不好,渗透不到有威胁的位置。

希望我们男篮能总结教训,真的搞清楚,我们到底输在哪?我们跟世界级优秀球员的差距在哪。然后,东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才会真的有改变。

中国男篮到底输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