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沒?飛過陝西上空的那些白色“異鳥”

你見過沒?飛過陝西上空的那些白色“異鳥”

陝西化龍山出現的紅眼睛白化灰背伯勞 宋要強 攝

4月13日至19日,是陝西省第三十九屆“愛鳥周”,本屆活動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在這個即將到來的特殊節日裡,給大家介紹陝西一個獨特的鳥類群體——白色飛鳥。

鳥類羽毛顏色的秘密

首先,我們看到的鳥類都是有顏色的,這些“顏色”是未被物體吸收,而被反射的光的波長。那麼,通常生物的顏色是由兩種機制產生,色素色和結構色。

色素細胞分佈在動物身體的許多部位,如皮膚、眼睛、羽毛、毛髮、鱗片和角質層中。色素細胞在胚胎髮育期間的神經嵴中產生,其中所含的色素就表現為各種顏色。成熟的色素細胞根據其在白光下的顏色分為子類:

黃色素(黃色):含有類胡蘿蔔素形式的黃色色素。

你見過沒?飛過陝西上空的那些白色“異鳥”

西安市含光門裡出現的部分白變樹麻雀 寧峰 攝

紅細胞(紅色):含有紅色色素,如類胡蘿蔔素和蝶啶。

黑色素細胞(黑色/棕色):含有黑色和棕色色素,如黑色素。

氰化物(藍色):分佈極有限,但在一些魚類和兩棲動物中發現。

說白了,色素色其實比較簡單:分泌什麼色素,就表現出什麼顏色。

結構色,在鳥類身上多見,由於羽毛上的細微結構,在不同角度下反射光的波長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你見過沒?飛過陝西上空的那些白色“異鳥”

3月14日,於陝北定邊部分白變的灰鶴 吳宗凱 攝

白色的鳥有三大類

1.天然白

天然白,那也就是說動物在天然野生狀態下,就是白色。不存在任何變異或疾病。

2.白變

是由於某些原因,造成鳥類羽毛部分或者完全失去黑色素,而表現出白色變異的現象。

3.白化

白化病被定義為“由於缺乏酪氨酸酶而導致羽毛,眼睛和皮膚中的黑色素完全缺乏。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純白色,沒有其他雜色。那麼,完全白變和白化的鳥該怎麼區別呢?

你見過沒?飛過陝西上空的那些白色“異鳥”

3月4日,陝西大荔出現的部分白變的大鴇 東曼偉 攝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眼睛!白變的鳥,眼睛是正常發育的,擁有和正常動物相似或者更淺一點的眼睛(虹膜)。白化的鳥,由於缺乏黑色素,虹膜顏色透明,我們看到的是視網膜血管透出的淡紅色。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人工選育的大白兔、小白鼠。值得注意的是,家禽裡的白羽雞、櫻桃谷鴨、獅頭鵝等白色品種,都是白變,不是白化!

你見過沒?飛過陝西上空的那些白色“異鳥”

天然白的鳳頭葵花鸚鵡 杜靖華 攝

總的來說,白色異常的鳥類,出現率並不是很低,大概在1/20000甚至更高。大家印象中頻繁發現的白色異常動物,更要歸功於更多的觀鳥者和拍鳥者,“觀察者效應”放大了這種幾率。我們更多的觀察,更多的記錄,就會發現自然界更多的奇妙! 杜靖華/文 吳宗凱 寧峰 宋要強 東曼偉/圖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