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拖延”,事半功倍:斯坦福教授的另類“戰拖”方法助你突圍

巧妙“拖延”,事半功倍:斯坦福教授的另類“戰拖”方法助你突圍

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經驗:有個方案還沒做完,眼看就到截止日期了,可是突然想把雜亂的房間收拾一下;馬上就要考試了,卻抑制不住想看個電影;幾個朋友約好了7點在餐館見面,實際上7點半了人還沒來齊……

讓人“聞風喪膽”的拖延症,充斥在我們生活的這個那個角落裡,似乎耽誤了我們做許多事情。

但是有個人卻不然,他反其道而行之,將自己的拖延症轉變成一種巧妙的做事方法。

這個人就是斯坦福大學的榮譽客座教授約翰·佩裡。

佩裡先生是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已出版和發表了100餘部哲學作品,他還主持著一檔頗受歡迎的廣播節目——《哲學清談》。

然而,他最受歡迎的作品卻不是這些“深刻而睿智”的哲學作品,而是他的一篇短文《結構化拖延法》。

這篇文章自發表以來,15年間一直受到拖延者的追捧,並於2011年幫助佩裡一舉奪得了“初看引人發笑,細想令人深思”的搞笑諾貝爾文學獎。

後來,佩裡將這篇文章連同其他一些表達對拖延症見解的文章集合出版成一本書——《拖拉一點也無妨》。這本書和他的人一樣,初看輕鬆有趣,仔細想來又有所啟發。

巧妙“拖延”,事半功倍:斯坦福教授的另類“戰拖”方法助你突圍

▲《拖拉一點也無妨》

01 結構化拖延法:轉換思路,正確“偷懶”

為了克服拖延症,人們通常的做法是,減少手頭上的事、少向別人做承諾,以為這樣就能減輕拖延,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方法。按照拖延者的基本天性,這隻會讓你什麼都不做。

為什麼會這樣?這就要從拖延者心理說起。

想一想你拖延時的場景吧:不想寫論文,於是去削了鉛筆,還順便整理了電腦文件。一看時間,好像飯點要到了,那麼晚上吃什麼好呢?

為了逃避做那些相對重要和較難完成的事情,我們通常會“退而求其次”,去做一些優先級沒那麼高的、時效性更強的事。

這恰恰是“結構化拖延”的精髓所在。

利用這一點,換一換腦筋,便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為有些時候,勇往直前並不是最優解。比如電影《頭號玩家》中,第一關的通關訣竅是並不是一路拼殺、過關斬將,而是反向行駛。

巧妙“拖延”,事半功倍:斯坦福教授的另類“戰拖”方法助你突圍

▲《頭號玩家》第一關

“結構化拖延法”應運而生。

它的做法是,藉助適當的任務事項結構,幫助自己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

實現“變廢為寶”。

其實做起來也很簡單:通常,我們會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列出待辦清單。這時,對於清單上優先級最高的幾項,我們選擇那些看起來有截止日期、看似很緊迫,實際上沒有截止日期也並不那麼緊迫的任務。

這樣,我們為了逃避這幾個“重要”任務,便會去完成清單中後面幾項“沒那麼重要”但是實際上很有價值的任務。

舉個簡單的例子。最近家裡很亂,我將“把家裡整理徹底一遍”作為週末的首要任務。同時,週末還想看看書、寫寫字、做做飯。

到了週末,為了逃避整理,我突然對買了很久的一本書來了興致,居然一口氣讀完了。然後,肚子餓了,給自己做了晚餐,還順便把洗衣機裡的衣服給洗了。雖然“首要任務”沒有完成,但是做了許多其他的事情,不失為一個充實的週末。

再比如,作者佩裡,在斯坦福的學生公寓裡擔任公寓指導老師期間,儘管每天有教案要準備、作業要批改、委員會的事情要處理,但他還是會跑去和學生們打乒乓球、聊天。最終贏得了學生們的讚譽。

02 幾個“戰拖”小技巧

1)每日清單,大事化小,先易後難

列每日清單是個非常好的做事習慣。因為無論事情有多麼的小,當我們又完成了一項,打上鉤的那一刻,便能體會到成就感。它能敦促我們繼續追求這種感覺。

不妨將大任務分成小塊,並且先從清單中相對簡單的項目開始做起。這樣,邊做邊產生流暢的成就感,越做越帶勁兒。

我在寫稿子的時候就深有體會。如果一開始就寫一些相對深度、鉚足了勁兒想要寫好的文章,遇到障礙便非常容易卡殼,然後就會產生負面情緒,更寫不下去了。

而如果先從一篇由生活中的小事突發靈感寫的小文章開始,之後再去寫一些“老大難”,便相對沒有那麼艱澀了。

2)用“必然事件”打斷上網

信息時代,在集中精力完成某項任務時,我們不能忽視手機、電腦和網絡對拖延之風的助長。

巧妙“拖延”,事半功倍:斯坦福教授的另類“戰拖”方法助你突圍

▲上網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時刻避免,但是可以儘量在某件肯定會發生、能打斷我的事情快來的時候再上網,比如快餓了,或者很快就要到和某個人約定見面的時間。用這些事情來打斷上網,就能有效減少它所消耗的無意義的時間。

3)與不拖延的人合作

無論這世界上有多少拖延人士,卻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做事麻利,基本不會拖延。與這樣的人合作,就跟定個鬧鐘差不多,不用擔心會拖到完不成任務。

同時,你還可以盡情發揮你結構化拖延的長處。比如去買個午飯,放點音樂,讓他們高高興興地帶動你幹活。

03 由此延展的一些哲思

在偏重數理分析的社會科學,比如經濟學中,十分倚重“人是理性動物”這一概念,而心理學和社會學卻證明了人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動物,除了理性,人還有感覺、情緒、慾望、情感、信念、衝動等等,是個複雜的集合體。“完美理性並不存在。”

所以,精確地控制和要求人的行為,是不現實的,比如完全消除拖延。

偉大的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曾經說:“在社會生活中,比起有控制中心的組織,自發形成的組織往往更高產,比如人類語言和市場體系的發展。”

結構化拖延者也許效率不高,但是,“如果能讓她的想法自由自在地飛翔,自動自發地分配時間,或許她能完成各種各樣的事情——

若是非得讓她按照更有條理的方式做事,她很可能根本做不到這些。

比如藝術創作,就是不能完全用時間去框定和衡量的。


巧妙“拖延”,事半功倍:斯坦福教授的另類“戰拖”方法助你突圍

▲藝術


而如何最佳地運用時間,也並沒有標準答案。

“把時間浪費在做白日夢上,想著做一檔不切實際的廣播節目,可沒準到了最後,這比寫文章、時評、備忘錄什麼的有價值得多。”

誰又能說學會圍棋技巧比在海邊散步一下午收穫更大呢?

⌛️⌛️⌛️

《拖拉一點也無妨》是一本不同於其他討論拖延症的書的作品。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比較“佛系哲學”的感覺。

它沒有為拖延辯解,也並不能解決拖延。它告訴我們,雖然拖延,但你依然可以完成許多有價值的事情。而且,你大可以“順勢而為”,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更何況,有的時候拖延也可能帶來額外的福利。

比起千方百計想改掉拖延的毛病,不如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世事不可能盡如所願,輕鬆一點,也許巧妙迂迴,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最重要的是,要享受人生。

- End -

「我是 @粥粥Laraine ,歡迎和我一起讀書、成長,成為氧氣十足的有趣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